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研究
時間:2022-06-16 10:24:11
導語: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英語的學習越來越多地得到了各界教育工作的重視。無論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英語成了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高職院校的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進入高職學習之后同樣需要繼續(xù)英語的學習。但是,這一類學生的英語基礎不牢固,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再加上高職院校在為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設置的英語課程和教材的選取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實用性,使得高職英語教育者們感覺在教學上存在很大的挫敗感。針對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引發(fā)了教育者們對教授這類學生的教學方式的一系列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
1前言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在各個領域已經(jīng)和世界廣泛接軌。因此,自改革開放以來,英語學習在我國的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這樣一個國際化的大市場中,英語的繼續(xù)學習也是各個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基礎課程。英語的重要性幾乎每個人都十分清楚,但是高職院校的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學起來卻非常困難。而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屢屢有挫敗感。那么,針對這些英語基礎極其薄弱的非英語專業(yè)的高職學生,該如何改進教學方式,采用哪些先進的教學手段,使用何種教學資源等一系列的問題引起了教育者們的不斷思考。本文針對以上一系列的問題結合本人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淺談幾點想法,供同行們探討。
2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
2.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導致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的各科分數(shù)和總體分數(shù)年年都具有下降的趨勢。被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錄取的學生分數(shù)更是一年比一年低。許多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其分數(shù)多在50分至80分之間。對于150分滿分的英語成績,這個分數(shù)檔是遠遠低于及格線的。這就意味著這些學生的英語基礎是極其薄弱的,而且,還有少數(shù)學生幾乎連英語中的26個字母都記不全,這樣,他們的英語基礎近乎零。英語基礎薄弱,使得很多學生在報考高職院校的時候,選擇以中文為主的非英語專業(yè)學科進行學習。由于深知自己的英語功底較差,學生們在進入學校后的英語學習上缺乏應有的興趣,甚至望而卻步,沒有信心能繼續(xù)把英語學好。因此,在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設置的基礎英語課上,學生們往往心不在焉,無法將注意力自始至終地集中在課程的學習中。這也使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和任務布置過程中困難重重,無法順利推動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
2.2高職院校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的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的缺陷
很多高職院校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只開設一門基礎英語課程。該課程,多以閱讀、詞匯、寫作和少量聽力為主。而且有的院校將原來的每周6課時縮減到每周4課時。而對于這些本來基礎就很薄弱的學生,每周只用4課時的綜合方式學習英語是遠遠不夠的。授課進度快,語法學習和復習得不夠系統(tǒng),使得學生們在學習中越來越有挫敗感。由于基本的語法和句式結構尚未掌握,學生們在英文寫作方面也會困難重重,錯誤百出。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也對學生的表述感到費解,而無從下筆對之修改。
2.3高職院校基礎英語課程的教材多為“中式”英語教材
高職院校選用的教材多為傳統(tǒng)的、適用于中式應試教育的英語教材。教材中的課文內容及語言不夠與時俱進。習題題型比較傳統(tǒng)老舊,基本偏重于語法與詞義,不適合英語語言的發(fā)展趨勢。“啞巴”式的英語令學生學習起來感到枯燥,因而,使學生缺乏對語言的學習興趣。
3根據(jù)上述現(xiàn)狀,對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提出幾點想法和建議
3.1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的英語課程設置應重新考量,配備適合于學生基礎的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學共4-5個學期,為了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夯實英語語法功底,學校可以在第一學期增設2課時的語法課。幫助學生將英語的基本語法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鞏固學生的英語語法的基礎。到了第二學期,可以考慮增設2課時的聽說課。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的能力。在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分別配備語法課和聽說課的基礎上,再進行4課時的綜合英語的學習,來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另外,開設閱讀俱樂部,觀影俱樂部和口語角的課余活動。利用一系列的與英語相關的活動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甚至,可以將學生們感興趣的業(yè)余活動設置成英文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其中。例如,如今在學生中非常受歡迎的“劇本殺”的演繹,教師可以選取合適的英文劇本,組織學生排練演繹,在體驗劇情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
3.2英語教學工作者為非英語專業(yè)的高職學生選用“本土化”的教學資源
1)教師在選取教材時,盡量選用難易適中的原版教材,或是有以英語為母語的教育者們參與編寫的教材在英語教學中選擇適宜的教材時至關重要的.語言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地變化與發(fā)展。選用地道的原版教材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原汁原味的英語文化,還可以讓我們中國英語教育工作跳出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利用原版教材的知識體系與練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院校選取的《捷進英語》就是有著英國教育者參編的一般高職英語教材。教材的整體結構借鑒了劍橋英語體系的課程設置,知識體系比較全面,涉及了閱讀、語法、聽力、口語和寫作的全方位學習。聽力音頻是英國當?shù)乇就裂輪T錄制,發(fā)音純正;課文及口語內容也很貼近高職學生的大學生活。語法也是針對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編寫,既系統(tǒng)又基礎。這樣,學生在學習起來不會因為困難重重而望而卻步了。而且,針對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應用能力有了很大的幫助。選取的教材最好按模塊設計,分別訓練聽、說、讀、寫、語音、語法、詞匯和日常用語等語言技能。內容分別涉及文化與生活,文學與小說,可以讓學生領略不同的文化特色,賞析不同的文學作品,目的是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并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會感到乏味,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選取以學生教材為依托的配套練習冊。這樣,一方面給學生提供更多操練機會,鞏固所學內容,應一方面,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巨大潛力和學習興趣。2)選取適合于高職學生的音頻文件鍛煉聽力在英語聽力的音頻文件的選取上本著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而且,音頻文件要由以英語為母語的工作者來錄制,這樣可以幫學生熟悉正確的發(fā)音,在聽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多模仿音頻內容,也可以幫助糾正學生之前的錯誤發(fā)音。聽力內容,多以日常對話,簡單的電視節(jié)目,天氣預報,學校的通知,或廣告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為主。這樣,更便于學生理解音頻中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正確理解率,從而增加學生逐步的學習興趣。3)寫作題材多選取與日常應用相關的文體或與學生生活貼切的主題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本身英文表達能力有限。寫作題材內容不可以設定得過于復雜,文體格式不要過于學術化。因此,在日常應用相關的文體中,最為常用的便是信函的撰寫。題目可以設置成根據(jù)給出的郵件寫一封回復,必要時可以給出回復的提示詞。或者,按照相關內容撰寫一封郵件。這種文體,可以培養(yǎng)并鍛煉學生的書面交際能力。在平時寫作的練習中,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配有相關英文內容的英文海報,可以盤練學生用簡短語句進行表述的能力。4)改變口語的盤練方式以往對高職學生的口語盤練多是老師提問題,學生回答。或者,根據(jù)給出的內容,由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對話練習。學生往往在完成這樣的口語練習時,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將對話寫下來進行背誦。結果,學期末,學生多以背誦對話來應付最后的考試。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個學期學下來,學生自己也感到自己的口語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為了能夠真正有效地提高高職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口語能力,平時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設定一些學生生活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提問,并根據(jù)每一課的主題,給出具體情節(jié)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必要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可以讓小組輪換表達不同的觀點和想法。如果學生不知如何表達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關鍵詞或詞組,引導學生用所給的詞匯進行造句表達,這樣可以鍛煉學生掌握正確的詞匯使用,而不僅僅是識記詞匯的大意。對于一些沒有太多想法的同學,教師也可以先全班進行頭腦風暴,再小組進行討論的方式拓寬學生的思路并豐富表達內容。
4對高職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考核方式和評價體系多樣化
高職院校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考核仍然以綜合筆試為主。考試題型也停留在老式的題型中,例如,詞組翻譯,填空,選擇,閱讀理解和寫作等。為了突出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核,可以將口試與筆試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評。筆試的題型應突破傳統(tǒng)的題型,以應用型題型為主,例如,根據(jù)短消息,促銷廣告,警告牌等生活中常見到的場景進行信息匹配;將所缺少的語句填入文章中的合適位置中;與日常生活貼近的閱讀理解,以及不同形式的完形填空(包括詞匯的正確使用,和固定搭配的運用等)。對于作文題目,不要僅僅局限于一篇文章。可以選擇突出交際性的郵件回復和文章撰寫。對于文章撰寫,可以以給出開頭的句子作為開頭,編寫一篇小故事,這樣可以使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覺得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或者,可以虛擬一個場景,例如,虛擬寫作比賽通知,通知里注明詳細的寫作要求,讓學生根據(jù)要求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觀點。這樣虛擬場景的題目要求,會讓學生具有情景感,從而梳理自己的想法進行書寫表達。在進行作文評價時,以結構的合理性,表達語句的完整與語法正確與否進行評價。而且,鼓勵學生使用教材中用的所學到的重點詞匯和語句進行表達,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到可以學以致用。口語考試,不能僅僅局限于回答問題和根據(jù)情景對話。可以給出學生一定的情景,并給出可參考的資料,讓同學隨機分成2人或3人一組根據(jù)情景和參考資料進行現(xiàn)場討論。這樣的方式,可以鼓勵學生有勇氣開口說英語。在口語評價標準中,除了必要的語音,語法的考核外,可以考慮學生的表達是否可以用完整的簡單句或復雜句進行表達。這樣,也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口語表達語句完整的重要性。
5總結
在高職院校中,無論是學習哪一門專業(yè)的學生,英語是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盡管,學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方向有可能用到英語的工作不是太多,但是英語作為世界上最被經(jīng)常用到的一門語言,是將中國與世界連接的一門語言工具。因此,掌握這種基本的語言工具,也是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者們,應該根據(jù)高職學生的特點,從教材的選用到課程的設置突出實用性,并將能力目標放在首位,努力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的基本應用能力,增強學生們在就業(yè)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馬丁.韋德爾外語教學與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欣.LouisRogers捷進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4]資燦.高職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
[5]熊素娟.高職應用英語專業(yè)1+1+X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9.
作者:劉曉麗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yè)學院
精品范文
10高職教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