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分析

時間:2022-05-29 10:52:35

導語: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分析

摘要:讀寫結合教學在語言實踐運用中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學生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大量的閱讀輸入并且結合不斷的寫作實踐,學會“用英語做事”。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在讀寫結合教學實踐探索活動中的一些具體做法:注重選材、讀寫并進;注重積累,讀、寫、評相結合;采用問題法、思維導圖、表格、提綱式結構等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同時解決一些不利于讀寫的問題。通過這些做法做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讓學生樂讀好寫,養成長期的讀寫習慣,從而穩步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

讀與寫是語言實踐過程中的兩個重要技能,是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是孤零零的兩項語言技能,它們在語言實踐運用中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的[1]。讀是輸入,寫是輸出。為了更好地輸出,就必須要有大量的有意義的輸入。所以,中學英語教師就要把讀寫教學處理好,讓語言的輸入與輸出更好地為學生的語言實踐服務。那么,如何做好讀寫結合教學工作呢?筆者多年來孜孜不倦地對此進行實踐探索,認為要做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讓學生樂讀好寫,就必須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大量的閱讀輸入并且結合不斷的寫作實踐,讓學生養成長期的讀寫習慣,穩步提升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從而實現讓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語言教育理念。以下是筆者在讀寫結合教學實踐探索活動中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注重選材,讀寫并進

要做好讀寫結合教學工作,首先,要選好讀寫的素材。選材的依據: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社會,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有梯度的訓練,要符合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規律。所選用的素材要具有時代感、貼近學生生活、生動有趣,要么是能吸引學生眼球的,要么是值得學習與探究,能夠激起學生求知欲的,要么是有正能量的,能激發學生追求向往美好的東西,有助于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既不能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實行拿來主義,也不能好高騖遠,選一些不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素材,拔苗助長,適得其反[2]。總而言之,所選用的材料,不管是讀起來還是寫起來都要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使學生產生共鳴。讀寫的過程就是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學生只有進行有質量的輸入才有可能更好地輸出,反之,為了能夠進行高質量的輸出,學生會下意識地進行有意義的閱讀。因此,做好行之有效的閱讀,讓學生的肚子里儲備足夠的“墨水”,又把這些“墨水”化為寫作的源泉,是讀寫結合教學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3]。只有學生喜歡讀,肚子里有了“墨水”,他們才不怕寫,甚至主動寫、樂于寫。例如,當我們在學習仁愛英語九年級(下)Confucious,QianXuesen,AbrahamLincoln等人物時,我們就開展了閱讀名人活動,提出Whatcanwelearnfromfamouspeople?向名人學習并寫出自己心目中的名人,開展以ILike________為主題的讀寫活動。再如,在教學EnglishAroundtheWorld時,筆者會讓學生去圖書館收集一些有關English的文章,讓大家充分感受英語魅力的同時討論WhymustwelearnEnglish?并以此為題寫出一篇小短文。然后順水推舟,從陳俊編著的《閱讀英語》中選出幾篇介紹英語文化、習俗、學習方法、學習建議的文章,如選擇WhataLanguage,EnglishReadingSkills,TheBestWaytoLearnaLanguage供學生閱讀,讓學生領會到學習語言還要注意語言的文化習俗,并明白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是很正常的,再與學生一起探討他們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并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后,再以HowIlearnEnglish為題寫寫自己的英語學習,讓學生真正做到把讀寫緊密結合,達到了很好的讀寫效果。又如,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很喜歡仁愛英語九年級(下)的幾篇介紹祖國風景名勝的文章,學生每每讀到此處,都仿佛身臨其境,好像自己在游覽祖國的美好風光。于是,筆者趁熱打鐵,把在網上等地方看到的介紹祖國美景的英語素材推薦給學生,特別是介紹福建、介紹泉州的,比如〔美〕潘威廉的TheFujianAdventure。學生在充分閱讀中國、閱讀福建、閱讀泉州之后,再寫一篇MyHometownQuanzhou,簡直是得心應手。當筆者把2017年福建省中考的書面表達即介紹福建省情的小作文RefreshingFujian呈現給這一屆初三學生時,他們頓時覺得考題倍感親切:原來中考所考的東西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就在我們身邊。這讓學生對中考充滿信心、充滿期待。因此,只要我們平時準備好足夠的適合閱讀的材料,我們的寫作能力就能像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詩中所描寫的那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不會望文卻步、望文生嘆了。

二、注重積累,讀、寫、評相結合

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者在平時的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很注重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要求學生人手一本筆記本,無論是課堂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做好閱讀筆記,同時把文中好詞、好句、好段摘抄下來,并下意識地加以領會、進行背誦甚至默寫,把它們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做學習的“有心人”。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懂得欣賞文章的美與好,筆者從文章的立意、謀篇布局、邏輯思維、文采等方面與學生共同探究文章到底美在哪里、好在哪里。每星期筆者會進行一次佳作欣賞活動,讓每名學生在星期一上交一篇佳作,可以是自己的習作,也可以是他人的文章,并寫出推薦的理由,然后把它們展示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中。此外,筆者還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這些佳作進行閱、評,在自己喜歡的佳作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在這一讀一評的過程中,筆者注意到學生會帶著自己的積累筆記本邊閱讀欣賞邊把這些佳作里面值得摘抄的東西記錄下來,簡直把魯迅時代的“拿來主義”學到了家,充分吸收了他人的精華。每周五由科代表把獲得簽名最多的前十名同學的佳作交給教師,教師每半個月組織一次佳作賞評課,邊展示這些被選上的佳作,邊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它們被選上的理由、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小組成員要記錄討論的內容,然后派代表上臺點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課后,教師再請組長幫忙把有代表性的點評附在每篇被選上佳作的后面。每個月月底,教師組織幾名書法比較好的同學把這些佳作匯編成冊,并取名為《英語佳作共賞》,然后交給學校圖書管理員,把它們放在學校圖書閱覽室供全校師生欣賞。每一位習作被選上的學生都覺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這樣的讀寫活動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讀寫的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樹立了自主讀寫學習的意識,還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觸類旁通,學以致用

《周易•系辭》有云:“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睂W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做到觸類旁通,由此及彼,讓教師感到無比欣慰。在進行讀寫教學時筆者主要通過以下幾點訓練方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寫作方法,把讀寫巧妙地、充分地結合起來,做到觸類旁通,學以致用[4]。(一)問題法。在進行閱讀教學前,我們可以根據所要閱讀的材料設置幾個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找出答案。如我們在學習仁愛英語八年級(下)HealthyEating時,就設置了這三個問題:1.Whatkindsoffoodshouldweeattokeephealthy?2.Howshouldweeattobehealthy?3.Whatshouldwedotokeephealthy?當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讓學生討論一下這三個問題與文章有什么關系,大家很快就反應過來:原來整篇文章就是圍繞這三個問題來寫的。接著,教師拋出一個話題,如SafeLiving,讓學生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圍繞這個話題進行寫作,應該圍繞什么樣的問題來開展。學生可以根據前面所學觸類旁通地設計類似這樣的問題:Whataresafetyproblems?Whatmaycausesafetyproblems?Howshouldwedokeepsafeinourdailylives?這樣,我們就很巧妙地把閱讀跟寫作結合起來,有了這樣的思路,我們就不用擔心學生對于所讀的不理解,也不用擔心他們不會寫了。(二)思維導圖法。思維導圖在讀寫教學中很實用,所以近幾年來很受歡迎。它便利、清晰、充分、簡潔明了,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組織構架,形成粗略的綱要。比如在學習仁愛英語九年級(下)WestLake這篇文章之前,筆者會讓學生思考假如這篇文章由他們來寫,會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并要求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同時請兩名學生把它們畫在黑板上(見圖1),然后請學生進行閱讀,閱讀完再根據文章內容畫出本文的思維導圖,同樣請兩名同學在黑板上畫出本文的思維導圖(見圖2),最后讓學生把自己畫的兩個思維導圖進行對比,并請幾名同學來說說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這樣,學生不僅對這篇文章的幾個寫作要點了然于胸,而且很容易進行類似文章的寫作。2017年福建省中考英語的書面表達采用了思維導圖的形式,學生一看到此思維導圖感到非常熟悉,他們可以隨即動筆。因此,平時讀寫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訓練學生多畫思維導圖,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讀,又能促進學生的寫。(三)表格法。表格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非常普遍,同時也是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很容易制作,另一方面能很清晰地呈現出所要讀寫的要點,提供了一種簡潔的信息呈現方式,使學生應用起來得心應手[5]。例如,在教學仁愛英語八年級(上)TheInternet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在pre-reading這一環節讓學生根據表格預測一下所要閱讀文章的主題,學生應該很快就能猜到是TheInternet,這是學生感興趣的、有感悟的、有話說的一個話題,教師接著引導學生進行因特網優劣的討論和采訪:Asweknow,theInternetplaysanimportantpartinourdailylives,buteachcoinhastwosides.Ithasboth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Whataretheadvantagesandwhatarethedisadvantages?學生先分組討論,然后派代表進行采訪,并要求其他同學以表格的方式記錄下受訪者的觀點(見表1)。采訪結束后,再讓學生打開書本閱讀原文,讓學生看看書上有什么樣的觀點,邊完成書上的表格,邊比較:是同學的觀點好還是作者的觀點更能突出網絡的優缺點。最后在布置作業時,要求學生回家后跟家人討論一下手機的優缺點,并制成表格,然后根據表格上的內容以TheSmartphone為題寫一篇小短文。這樣的讀寫結合教學活動讓學生順利地完成一個從讀到寫的知識和能力的遷移過程,使學生受益匪淺,因而很受學生歡迎。(四)提綱式結構法。提綱式結構是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中最重要的方法和工具之一,它能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提綱式結構,綱舉目張、層層緊扣,是作者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很適用于議論文,它能很好地展示出一篇文章完整的基本骨架,使議論文的結構完整統一,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全局觀念,拓展學生思路,啟發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以仁愛英語ProjectEnglish九年級上冊Unit4Topic3SectionCTheImportanceofComputers這篇閱讀為例,這是一篇議論文。在閱讀此文過程中,我們可以先讓學生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每一段的中心論點,然后再請學生看看作者是如何有條理地組織材料展開論證的,并要求學生邊閱讀邊完成1b的diagram(見圖3)。同時還要求學生注意作者所寫的每一句、每一段是否緊扣文章主題、是否為文章服務、有沒有說服力、整篇文章是否首尾呼應,等等。緊接著,讓學生學習diagram的制作方法:由總及分、重點明確、條理清楚,讓人一目了然。提醒學生一個diagram的制作要做到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簡明扼要,要能達到提綱挈領的效果。通過這種提綱式結構的學習,學生能很容易掌握這篇文章的全局要領。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通過提綱式結構鞏固學生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理解,又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運用這種方法來草擬提綱。在這一課最后布置作業的環節,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以“TheImportanceof_________”為題的小短文,橫線上的內容由他們自己決定,寫作前要擬一個diagram,擬好的提綱跟作文一起提交。當然還要提醒學生注意diagram是“骨架”,寫出來的作文要做到“有血有肉”。教師在講評學生作業時,可以把寫得比較好的提綱、作文加以展示,以鞏固這一學習內容。圖3四、在讀寫結合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在我們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活動時,不同的教師會采用不同的方法。筆者建議不要把讀寫結合教學活動課上成精讀課,整堂課教師忙于講解詞義、短語、句型、語法。教師想要做得面面俱到,擔心學生這個不懂,那個不理解,反而顧此失彼,會給學生帶來負面情緒影響,讓他們覺得這樣的課很無聊,不愛上。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要講解單詞、短語、句型、語法,可以換種方式講,比如,把所要學習的文章重新設計,把它變成完形填空或短文填空,讓學生通過上下文語境去學習對比、去領會這些東西。再者,就是不要把讀寫硬生生地分開,切忌進行單一的閱讀教學,而后布置一些脫離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作文,導致學生無話可說、無從下手,一遇到寫作就厭煩甚至害怕。對于學生交上來的作文,教師不能隨便打個分數草草了事,這樣做對學生是不負責任的。批改學生的作文確實很辛苦,講評也很費時間和精力,但只要教師足夠用心,批改、講評的竅門還是有的。當然,前期工作教師要先做到位。學生開始接觸寫作時,教師要勤于批改、及時講評,有時候還要面批,進行面對面的指導,鼓勵學生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多讀書。當學生達到一定讀寫水平時,可以讓學生自評、互評,甚至展示出來大家一起評,當然教師要加以有效引導??傊?,就是要盡量避免使一些不利于學生讀寫能力提高的策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要通過讓學生“用語言做事”來培養語言能力,提倡教師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語境,設計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結合具體的教學環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要,采用各種既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生學習成效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6]。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讀寫結合教學,竭力打造生動有趣、能激發學生讀寫欲望和讓讀寫有效結合的課堂,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讀寫活動,并使他們能外化于行、內化于心,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語言教學的目的。如何做好讀寫結合教學還有待我們繼續研究,筆者愿意與英語同人們一起不斷探究、實踐并加以完善,為中學英語教育盡自己的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邢文駿.概要視角下高中英語讀寫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7(04):47-50.

[2]胡德剛.高中英語生態寫作教學的實踐探索[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7(03):47-4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屈孝蘭.基于讀寫結合的初中英語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210.

[5]楊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學科讀寫結合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90-91.

[6]羅欽榮.英語教學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9(10):14-15.

作者:吳桂品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華僑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