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融資融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2 03:17:00

導語:市場融資融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場融資融券管理論文

摘要:針對目前證券市場即將展開的融資融券業務的產生背景和模式以廈時證券業和證券市場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融資融券業務展開已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融資融券業務展開對證券業提供了重要的業務轉型機遇,給證券市場開拓新的資金來源,增強證券市場的活力,有助于構建成熟資本市場,對市場構成長期利好。

關鍵詞:融資融券;證券;券商;市場;業務轉型

1.融瓷融券即將拉開序幕

2006年1月。中國證監會出臺了《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該辦法將于2006年11月1日施行。在該辦法中。提出了證券公司為客戶買賣證券提供融資融券服務的有關規定。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確符合條件的券商Ⅱ丁以進行融資融券業務,并提出券商提供融資融券服務的風險控制指標。據悉,證監會機構部也在擬定《證券交易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該辦法將爭取在今年上半年。

2006年2月22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在京召開了融資融券業務專題研討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黃湘平表示。目前積極推動融資融券業務已具備有利條件。融資融券業務相關規則正在制訂中,并建議先IPO融資,再推股票質押融資,融資對象首選上證50指標股。而近期上交所也在不同場合印證融資融券業務將成為近期工作重點,由此可以確定融資融券業務的展開已經進入實質性準備階段。

融資融券業務的展開對證券市場長期穩定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國際成熟資本市場都將此作為重要的交易輔助手段,對活躍市場,開拓新的資金來源,強化價值投資理念,發展衍生產品市場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處于轉型中的國內證券市場,其重要的作用在于促進證券業務轉型,增加市場資金供給,消化擴容壓力以及提供更多的交易創新手段等。融資融券業務的展開意味著未來國內證券市場股指期貨、備兌權證、券商新型理財產品、銀行中間產品等金融衍生產品具備推出的基礎,有助于構建成熟資本市場,對市場構成的長期利好

2.融資融券交易簡介

融資融券存在于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市場,是成熟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簡單地說,融資就是由券商或者其他專門的信用機構為投資者購買證券提供融資。而融券就是做空機制,客戶可以從證券公司或者其他專門的信用機構借來證券賣出,在未來的某一時間再到市場上買回證券歸還。

3.融資融券交易的特點

(1)融資融券交易具有財務杠桿效應。投資者通過向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擴大交易籌碼,可以利用較少資本來獲取較大的利潤,這就是信用交易的財務杠桿效應。

(2)證券融資融券交易中存在雙重信用關系。第一層次的信用關系存在于投資者與券商之間;第二層次的信用關系存在于券商與證券金融公司或金融市場中資金、證券的擁有者之間。

(3)證券融資融券交易以現貨交易為原則。證券融資融券交易從交割方式角度來講,其交易方式與現貨交易基本一致。融資交易成交后,買賣雙方都必須及時結清交割,在交割時買賣雙方都以現款或現貨進行交割。

4.融資鼬券交易的運作模式

融資融券在世界范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以歐美、中國香港為代表的分散信用模式。由券商等金融機構獨立向客戶提供;二是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集中信用模式,成立專門的證券融資公司,向客戶提供融資融券,或通過券商或直接向客戶提供。

對于我國融資融券可能采用的模式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應采用集中授信的專業融資公司模式。在我國券商多數信用等級較低的情況下,應考慮成立專門金融機構,對券商進行統一的凈資本管理和集中授信。這一方面能有效控制融資融券風險;另一方面也能突破證券公司自有資金限額,擴大融資量,將社會合規資金順利引入股市。

第二種觀點則認為,應采用市場化的證券公司直接授信模式。理由是,在目前分業管理條件下,靠一個專業融資公司推動信用證券交易難度大;證券公司實施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和集中交易,能控制融資風險。此外,該模式還能引入競爭機制,有利于提高融資敬率,增強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

根據對監管層此前文件的解讀,國內融資融券參考美國模式的可能性很大。這是一種一步到位的做法,同時也遵循國際上融資融券的主流。

5.證券業面臨業務轉型機遇

融資融券業務展開對證券業提供了重要的業務轉型機遇。國內證券公司長期以來以傳統經營模式經營。傭金、自營投資等為主要的收入來源,融資融券業務的展開為證券公司提供新的業務平臺。

融資融券業務有利于增加股票市場的流通性。據研究。美國和日本的信用交易規模占證券交易金額的比重為l6%一20%,在臺灣,這一比例甚至高達40%。即使我們按照較低的15%推算。以05年上證日均大約75億的成交金額為基數,該制度推出后。上證日均成交金額

將提高到88億元。

我們對美國證券行業1980一2003年收入結構進行分析后發現,美國信用交易的保證金貸款收入占手續費收入的38%左右。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國內券商融資成本、融資渠道、風險控制能力及投資者結構等因素與國外的差距,預計融資融券業務為國內券商帶來的凈收人大致可達到手續費收入的20%。以去年兩市31099億元的A股總成交金額計,并考慮融資融券業務帶來的增量交易金額4665億元,預計融資融券業務可為券商帶來息差收益28.6l億元。因此,僅傭金和息差兩項每年就可為券商帶來近50億元的收入。

此外,融資融券業務除了可以為券商帶來數量不菲的傭金收入和息差收益外,在各類金融產品創新日益活躍的同時,交易方式和產品創新機會大大加強,券商的業務種類逐步增加,將會有著越來越多的收入來源。而《證券法》的修改為創新類券商相應的拓展業務打開了大門。依托融資融券業務能有效整合券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做市商)以及理財業務,有利于拓寬券商的盈利模式,通過將融資融券業務合法化、規范化,可以有效降低金融風險,對證券市場的穩定有積極的作用。

6.融資融券業務展開對市場構成長期利好

融資融券在當前情況下,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給證券市場開拓新的資金來源,增強證券市場的活力。如何活躍直接融資市場,平衡直間接融資結構,化解金融系統風險是政府部門一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而股票市場的活躍是擴大直接融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國內證券市場主要的資金供應來源為國內居民儲蓄轉證券投資、社保、保險、基金、QFII以及部分民間資本投資,作為政府主要資金的銀行業基本未參與到證券市場資金供給方面。融資融券業務的展開一個重要的信號是銀行業將通過該項業務間接提供資金進入到證券市場,銀證混業經營將成為現實,而最重要的是該項業務的展開是打通貨幣市場聯結資本市場的有效工具,銀行業和證券業將形成雙贏的局面。

融資融券作為一種信用交易制度,在成熟發達的市場早巳存在,在我國的推出也勢在必行。它的推出將為處于困境的證券市場和證券公司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從而為2006年的股市帶來生機。

交易制度的變革對當前沉悶的股市是重大利好,一旦實施,市場活躍度將得到大幅的提升,而且可能成為2006年股市走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