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性導課

時間:2022-03-25 06:27:00

導語:藝術性導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性導課

1.幽默導入,諧趣頓生

運用幽默導入新課可以先聲奪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上課伊始就進入興奮的學習狀態,收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例如,在導入高二生物“遺傳和變異”一章時,可以這樣開場白:曾經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為什么劉德華長得那么帥,而我卻長得這么寒磣?今天我終于明白了,這不是我的錯,全是遺傳惹的禍!聽了我這略顯夸張的自嘲,學生笑了,學習的興趣也來了。也可以用武松與武大郎的身材來比較,為什么同是父母所生卻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學生一下子活躍了起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趣味。

2.懸念導入,激起探索

通過精心選擇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簡短而又能說明問題的懸念導入新課,能激發學生探究問題,追求真理的興趣,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活躍狀態。

例如,筆者在講授“呼吸作用”時通過“地窖殺人”導入新課:從前有一個人去菜窯里取白菜,一下去就沒有上來,后來又下去一個人,同樣也沒有上來。第三個人拿著點燃的蠟燭順著梯子下窯,才下到一半時,他就大喊大叫:“有鬼呀!有鬼呀!”同學們想想這是怎么回事?學生頓時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

3.實驗導入,身臨其境

通過有關實驗,把看不見的生命活動過程變為可以看到的現象,促進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想象和理解。

例如,“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這部分內容在講解之前,可拿出兩個大燒杯,分別加入清水和一定濃度的食鹽水,將兩小塊新鮮的蘿卜分別放入其中,一段時間后,再取出觀察現象。通過這個實驗引起學生們對實驗現象的思考,同時教師逐步引導學生步入正題,當學生們最終找到答案,本節課的內容他們也就掌握了。

4.設疑導入,開拓思維

組織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礦質營養”前,可以這樣設問導課:①“戶養的花為什么要定期松土?為什么要選擇肥料?”②有條件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郊區蔬菜或花卉基地了解“無土栽培技術”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活動,促使學生在好奇與思考中獲得知識,并發現新的問題。5.故事導入,生動有趣

生動有趣的故事,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引發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極大興趣和集中聽課注意力,并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例如:在講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時,上課開始我先講了肖伯納和鄧肯的故事:鄧肯是美國的電影明星,長得非常漂亮,肖伯納是著名的文學家,長得很差。鄧肯特別羨慕肖伯納的才智,向他求愛說:如果咱們兩個結合,生下的孩子具有我的外貌和你的才智,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而肖伯納在拒絕鄧肯的信中說:如果象你所想的當然好,但如果我們的孩子具有我的外貌和你的才智那該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啊!同學們聽后哈哈大笑,在故事的基礎上,我分析提出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標題。這樣的故事導入,使學生深感有趣,學習熱情格外高漲,新課也就上得格外順利、成功。

6.警示導入,注意關注

通過一開始上課,向學生介紹一些警示性的材料或觀看影片等,起到警示作用,從而引起極大的關注。

例如,在講“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一課前可這樣介紹:癌癥是當前醫學上一個疑難問題,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徹底治療該病癥。某癌癥患者從發現到生命結束只有短短的32天,癌癥勝于猛虎,人人聞癌色變,我們今天將會學到癌的相關知識。人命關天,警鐘拉響,學生都萬分關注。

7.比喻導入,形象貼切恰到好處的比喻能把枯燥的生物知識生動有趣地傳給學生。例如對“光合作用”的復習課時,向學生發問:食品廠生產食品一般需要什么?同學們積極發言后我接著講:生產需要動力、車間、機器和原料等。那么,我們可以把綠葉比作“綠色工廠”,它的車間是葉肉細胞,“機器”是葉綠體,“動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品”是淀粉。這樣,學生對葉肉細胞、葉綠體、光、水、二氧化碳、淀粉和氧的作用及地位就比較清楚,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了,同時增添了趣味性。

此外,還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笑話、新聞、學生演講、小游戲等形式導入新課。當然,每一次的導課通常會將幾種糅合起來運用。總之,“導課無定法,妙在巧導中”。

參考文獻:

1.周美珍等主編.中學生物學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60~74

2.朱小毛,肖霞英.讓幽默點綴生物課堂.中學生物教學,2006,(1-2):39

3.李翠蘭.巧設懸念潤課堂.中學生物教學,200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