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節約型校園
時間:2022-03-25 06:36:00
導語:建設節約型校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制約節約型校園建設的主要因素
(一)不健康的消費觀念。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明顯的提高,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適度和時尚的消費行為被人們所接受,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生活中,一部分人仍然存在著一些落后的、不健康的、不文明的消費觀念,影響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不顧經濟條件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斗富擺闊的奢糜消費、追時髦、賽奢侈,過度包裝的蓄意浪費等不健康的、甚至奢糜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已經成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大阻礙。高校作為育人陣地,應充分重視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觀,加強對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培養,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讓節約成為每一名公民健康科學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二)不合理的制度設計。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蔡志洲認為,各層面上的能源浪費都與制度的缺失有關。因制度設計的不合理造成能源、資源的浪費現象在高校隨處可見。如由于缺乏成本核算制度,現有的收費項目和標準沒有與學生的培養成本掛鉤,造成水、電、設備使用、耗材等教學資源驚人的浪費,再如畢業論文和紙質公文的打印、辦公用品和各系學生活動用品的分散采購、教學儀器和實驗設施的低效率使用等浪費都是不合理的制度設計所造成的。
(三)不充分的激勵機制。
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使用需要充分的激勵機制。目前,高校自身缺乏科學的成本核算機制與競爭機制,而政府仍然采用計劃的方式來配置教育資源,于是出現布局結構和規模的不合理,造成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此外,政府的撥款方式對高校間競爭機制的引入激勵不足,對高校提高效益和自主融資能力的激勵不夠,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有限資源,又有許多沒有花在教學與科研的“刀刃”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這些都是不充分的激勵機制造成的。高校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以激勵師生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獻計獻策。
(四)不合時宜的政策措施。建設節約型校園離不開政府有關政策的引導以及嚴格監管,在現實中,由于定位不準、更改校名、擴大招生規模、擴張校區面積等盲目擴張的現象比較普遍,各種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對大學急功近利的各種評估等不合時宜的政策措施都嚴重制約著節約型校園的建設。二、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思路與對策
(一)樹立科學理財觀,提高節約意識是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基礎。
節約型校園是不會自然實現的,需要人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其中的關鍵,就是要落實全面、安全、協調型的理財觀,樹立科學發展和勤儉節約的意識,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和節約型校園。
第一,加強教育,倡導健康消費,樹立節約發展的新理念。針對不合理的消費觀念,高校應加強引導和教育,把節約型消費觀念納入校風教育,作為校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把建設節約型校園與“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理念與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使廣大師生員工樹立科學發展觀和適度消費觀,養成節約習慣,形成節約風尚。讓勤儉節約這一傳統消費美德自覺地貫穿到與人的生活有關的衣、食、用、住、行等各種消費行為中去,使各種消費行為從不同的方面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服務,形成科學創建節約型校園的良好氛圍。
第二,樹立“經營”的理念及成本與效率意識。目前,高校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管理過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我們在建設節約型校園中亟待解決而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高校是一個辦學經營的實體,管理者應該樹立“大學需要經營”這一新的發展理念,精心地運作和管理學校的各種資源。成本問題是高校能否持續發展的大問題,控制和降低辦學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內的有限資源運用得更為有效。如何將學校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絕不僅僅靠拍拍腦袋就可以決策的,資源配置的決策首先要建立在成本意識上,其次是必須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校內資源配置系統,緊緊圍繞機制與環境、投入與產出和資源的共享三個重要環節,把統籌財力與協調理財結合起來,把量力而行和盡力而為結合起來,把節約財力與循環經濟結合起來。堅持節約發展,建設節約型校園。
第三,開源節流是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有效途徑之一,開源是節流的基礎,節流是開源的繼續。高校應當充分重視并應用校內師生資源,努力開源節流。
(二)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是建設節約型校園的關鍵。
節約要成為人的自覺行動還需要制度來約束,健全制度,統籌規劃,搞好頂層設計,是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基礎,也是建設節約型校園的當務之急。高校應認真研究制定節約資源的具體規劃和措施,把節約型校園建設納入學校的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學科專業建設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校園建設規劃,確保節約型校園建設的計劃性、廣泛性、深入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三)高校領導要對建設節約型校園承擔更多的責任。
堅持節約發展,建設節約型校園,領導是關鍵。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一升油固然重要,但決策的浪費才是驚人的。目前,我國高校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重復決策普遍存在,這是建設節約型校園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高校需要快速的發展,更需要長期、持續的發展。這就要求高校領導要對建設節約型校園承擔更多的責任,加強科學管理,強化經營理念,完善領導決策程序,重視決策、執行、監控和反饋四個環節,從根本上降低決策風險,提高決策質量。要采取一切措施,不斷完善硬件和軟件,為師生節約活動創造良好條件。在軟件方面建立資源節約責任制度及相應的獎懲制度,形成資源節約的激勵機制,加強檢查和相互監督,自覺抵制各種奢侈浪費的不良行為,消滅一切浪費資源的漏洞和死角;在硬件方面,學校可以利用網絡傳遞文本,探索無紙化的辦公和教學互動方式,避免校內公文、作業、論文打印以及教學設施使用上的嚴重浪費,有效解決“保障辦學需求、適應教育改革發展、滿足學校可持續發展”與“科學、合理和節約用資源”間的矛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育社會認可的人才。
(四)建立健全建設節約型校園的長效管理機制。
建設節約型校園是一項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是一項需要各方聯動的系統工程。既要建章立制,彌補體制、機制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諸多漏洞,還必須建立包括節約型領導班子,節約型機關,節約型財務,節約型后勤,節約型資產管理,節約型校區建設,節約型會議,節約型制度在內的高校節約型工作組織,并從學校的宏觀大過程和職能部門的微觀子過程兩個層面都建立起“管理策劃、實施運行、檢查與糾錯、管理評審、持續改進”的建設節約型校園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對建設節約型校園工作過程的監視和控制,使建設節約型校園工作程序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