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狀況與策略

時間:2022-08-15 03:32:22

導語:建筑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狀況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狀況與策略

私營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是創造私營經濟的主力軍,是創造國民經濟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如何發揮職稱評審政策優勢,更好地服務他們,激發他們的熱情和活力值得從事職稱評審工作的機構和從業者的思考。

一、建筑私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的現狀

臺州的職稱工作沿著改革、發展、完善的軌道,以服務經濟建設為主線,積極搭建服務平臺,暢通申報渠道,平穩推進,健康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全市職稱工作的覆蓋面有了較大的突破,專業技術人員總量得到了快速提升,結構進一步改善,成長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時職稱工作的服務環節進一步簡化,職稱工作的效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和智力支持。尤其是對建筑行業企業影響較大,隨著專業人才總量大幅增長、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建筑企業的效益也在不斷提高。但問題也不少:

1.相關部門工作不到位。由于部分職改部門對建筑私企不夠了解,就職稱工作對建筑私企發展重要性認識的不充分,工作措施缺位,尤其與建筑私企間的溝通缺少銜接,宣傳渠道不暢通,致使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了解職稱政策的信息渠道較少,直接影響了建筑私企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申報的積極性。

2.建筑私企對職稱評審工作不夠重視。隨著城鄉建設速度的加快,各建筑企業忙著招投標、做工程,搶占建筑行業市場份額,對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職稱評審工作的關系認識不足,有組織申報職稱的不多,尤其在“家庭式”的中小建筑私企中表現的更為明顯。有的企業雖然規模較大,但不知道員工還需要評職稱;有的企業倒是想幫助員工申報職稱,但是沒有能力為員工提供幫助,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還有的企業擔心員工評審職稱提高薪酬或者跳槽,造成成本提高和隊伍不穩定的情況出現,干脆進行限額申報甚至故意不申報,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的申報評定。

3.部分建筑私企專業技術人員自身不夠積極。有些建筑私企在薪酬分配上主要看業績,或者說看員工能接到多少業務和做多少個項目,與職稱高低沒有直接聯系,因此,部分人員就沒有申報職稱的動力和意愿,表現得有點“淡漠”。

4.建筑私企中員工人事關系混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在建筑私企中項目掛靠的情況非常普遍,這就帶來了員工的人事關系的混亂,專業技術人員流動比較頻繁,隊伍的穩定性較差,直接導致不少專業技術人員錯過了申報時機和業績的積累。

5.缺乏科學的、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現行的《部分系列破格申報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條件(試行)》浙職改辦[1992]23號和《建設工程中、高級技術資格評審條件(實行)》人職發[1995]93號等相關評價條件都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制定的政策,與當今經濟發展和建設事業現狀有所脫節,存在著一些缺陷和弊端,尤其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能力因素的評價方面過于原則,不易操作,從而使學歷、資歷和一些非技術因素因其有硬指標而在評審中占了過大的比重,可以說是造成重資歷、輕能力、輕實踐的論資排輩的現象的“理論根據”,科學的、符合建筑行業特點的標準就更加不用說了。

6.造假情況嚴重。在建筑行業企業中,有部分人員材料制作粗糙,提供材料造假,對科研成果、工程項目等業績造假較為普遍。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人員因造假而受到處罰。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在臺州私營經濟較為發達,建筑業產值穩步增長,2011年,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千多億元,同比增長20.2%,這些與日益龐大的建筑行業專業技術人員息息相關,對于他們來說,職稱評審是對其專業技術水平科學認定的最好方式之一,是成長成才的必經之路。目前,在建筑私企中,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等級與工資福利相關聯,與企業承接某些業務量以及資質晉升密不可分。為了行業的發展,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創新職稱工作,為企業和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征對存在的問題,結合臺州近年來的探索,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應對:

1.政企聯動,加強政策宣傳。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基層人事部門和建筑私企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等相關機構,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種形式加強對職稱評審工作的政策宣傳,提高建筑私企高層和專業技術人員對職稱評審有關政策的理解和認識、明確職稱評審工作對單位和個人長遠發展的潛在作用,積極鼓勵并以實際行動支持所屬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職稱申報。

2.延伸服務,強化業務培訓。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加強政策宣傳的同時,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把服務進行延伸。主動深入企業發放服務聯系卡,建立企業聯系走訪制度,召開職稱評審工作實務培訓會,及時準確地將職稱評審工作安排、評審程序和方法、政策規定、申報條件要求、各類申報表格對外公布,使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掌握職稱申報的程序和申報過程的具體要求,以便他們保質保量地做好職稱申報工作。同時加強對建筑私企人力資源管理干部的業務培訓,以利于職稱政策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提高實務操作能力。

3.拓展思路,完善評價條件。建筑私企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申報職稱的人員一樣,同樣需要提供計算機證、外語證、論文等配套硬件,而他們文化程度較低,常常在生產一線,沒有規律的時間去系統學習外語、計算機和寫論文,更沒時間脫產培訓和考試,因此他們的申報材料往往缺項,使得他們不能參加職稱評審。另外,據不完全統計,在龐大的建筑私企專業技術人員中,還有一大批實踐經驗豐富、專業技術過硬,但不具備規定學歷(沒達到學歷或者達到學歷層次而專業不符)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就無法按國家現行評價政策進行職稱評審,這與企業的發展以及個人愿景有很大的沖突,為有效緩解這一現狀,在國家規定的政策范圍內,建立統一的、科學合理的適合建筑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特點的職稱評價條件就很有必要。如臺州市就根據當地建筑企業的實際和行業特點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出臺了《臺州市建設工程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條件(試行)》,該規定有如下幾個亮點:一是統一了申報范圍、申報專業、申報程序、申報渠道,為建筑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開通直通車,打破常規,采取動態管理模式,隨時咨詢,自主申報,定期評審,統一發證,盡可能規避因學歷以及人事關系混亂等問題造成無法申報的現狀。二是明確了破格晉升的相關條件,為優秀的建筑企業專業技術人才構筑了綠色通道,尤其對年齡在40周歲以上,雖然不具備規定學歷、沒有取得相應初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只要符合規定的條件,就可以破格直接申報中級職稱,這主要考慮申報人員的能力、業績以及實際貢獻。三是創新評價手段。將考評結合的方式成功的運用在破格直接申報人員的評審中,在申報過程中,組織專家對他們進行相關專業技術業務方面的現場面試,不合格者將不能提交評委會評審。在保持現有相關手段的同時,努力開發新的符合形勢發展需要、符合專業技術人員成才特點和規律、有利于建筑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新進手段。另外,臺州市還嘗試了在非公企業單位中開展工程系列不具備規定學歷人員晉升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評結合工作,建筑企業積極性很高。事實證明效果還是不錯的。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政策目前還處于自發的、基于建筑行業自身需要的探索階段,還很不完善、很不成熟,特別是在具體標準尺度控制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摸索,以便規范、系統起來,形成科學的、統一的評價條件,作為《試行條例》的補充,由國家頒布,為提高職稱的評審質量起到保障作用。

4.講究方法,強化環節把關。為杜絕申報材料粗糙、打擊造假,提高評審工作質量,工作中應及時記錄存在的問題,注重工作方法,從申報資格、申報材料、工作程序、以及工作紀律等方面上嚴格把關,簡稱“四關”:一是嚴把申報資格關。在所在單位初步審核基礎上,采取網上查詢、查閱檔案等辦法,對申報對象學歷、任職年限、外語、計算機、繼續教育、工作業績等逐一嚴格審查。凡有一項不符合申報資格的實行“一票否決”。二是嚴把材料入口關。按照“全、真、美”的要求,嚴格審查基礎材料,從源頭進行把關。“全”即要求材料內容齊全,手續齊備,缺一不可;“真”即要求材料真實規范,詳實統一,準確無誤;“美”即要求材料美觀整潔,裝訂有序,不可雜亂無章。三是嚴把工作程序關。嚴格執行個人申報、單位推薦、統一審核的申報程序。在“競爭擇優”基礎上,確定申報對象,并對申報人員資格、表現、業績等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監督,使申報工作成為陽光工程、群眾滿意工程。四是嚴把工作紀律關。設立熱線電話,隨時受理舉報投訴。在職稱申報的各個環節,凡出現把關不嚴、徇私舞弊行為的,按照“誰辦理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對有關人員實行責任追究。對在申報中弄虛作假的申報對象,其申報材料予以退回,并從評審次年起3年內不得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已參加評審取得資格的取消資格。還可為申報對象及所在單位建立職稱評審工作誠信檔案庫,根據弄虛作假行為的影響程度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將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網站上曝光,并記錄不良行為或直接記入黑名單。

5.加強溝通提高隊伍素質。要做好職稱評審工作,職稱工作隊伍建設是關鍵。一方面要定期舉辦基層人事干部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座談會(培訓會),另一方面要積極與建筑企業人事部門溝通,根據相關政策要求,及時學習文件、吃透精神、探究問題、研究方法、梳理程序、統一要求,在一定范圍內搭建協調溝通的平臺,形成相互溝通的習慣,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為做好職稱評審工作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