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0 06:49:00
導語: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研究嬰幼兒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心肌酶的變化,以便在診治過程中采取綜合措施。方法選擇住院支氣管肺炎患兒110例,其中輕癥支氣管肺炎80例(輕癥肺炎組),重癥支氣管肺炎30例(重癥肺炎組)。另選22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采用OlympusAU2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支氣管肺炎患兒急性期、恢復期及對照組兒童血清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項心肌酶指標。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輕癥及重癥肺炎組患兒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顯升高(P<0.01),重癥肺炎組上述指標明顯高于輕癥肺炎組(P<0.01)。與急性期相比,恢復期這些心肌酶指標均趨向正常水平。結論嬰幼兒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顯。
【關鍵詞】支氣管肺炎;嬰幼兒;心力衰竭;心肌酶
支氣管肺炎是兒科的常見病,嚴重時可以并發(fā)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腦病等危重情況。肺炎并發(fā)心衰的原因,一般認為與肺炎時低氧血癥引起的肺動脈高壓有關,另外缺氧及病原體毒素對心肌的直接損害也被認為是肺炎并發(fā)心衰的重要原因[1]。有報道重癥肺炎患兒心肌酶升高比率和程度均高于輕癥肺炎患兒[2]。本研究對我科2006年3月—2007年7月住院治療的11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的多項心肌酶指標進行測定,以了解其可能發(fā)生的變化,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和分組110例肺炎患兒,參照文獻[3]分為輕癥肺炎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1個月~3.5歲,平均10.6個月;重癥肺炎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1.5個月~3.1歲,平均9.8個月。健康對照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齡2個月~3.1歲,平均9.5個月,為門診健康體檢兒,近期無特殊疾病史。
1.2觀察指標及方法觀察的心肌酶指標包括: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3組對象于體檢或入院24h內空腹抽靜脈血3ml,樣品不抗凝,標本離心后取血清2h內測定各項心肌酶指標。110例中有82例患兒于癥狀和體征消失后(恢復期)再次抽血復檢心肌酶指標。測定儀器:OlympusAU2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標準品及質控品均由日本Olympus公司提供。
1.3統(tǒng)計學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以±s表示,采用SPSS10.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先進行方差齊性檢驗,然后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組內急性期與恢復期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各組各項心肌酶指標測定結果比較輕癥及重癥肺炎組患兒血清心肌酶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而重癥肺炎組又明顯高于輕癥肺炎組(P<0.01)。見表1。表1急性期心肌酶測定結果比較與對照組比較:*P<0.01;與輕癥肺炎組比較:#P<0.01
2.2急性期與恢復期各項心肌酶指標測定結果比較與急性期相比,肺炎患兒恢復期各項心肌酶指標趨向正常水平(P<0.01)。見表2。表2肺炎患兒急性期、恢復期心肌酶測定結果比較與急性期比較:*P<0.01
3討論
心肌組織含有豐富的酶,當心肌受到病毒、細菌、機械損傷等因素的作用而受損時,血清中AST、LDH、α-HBDH、CK、CK-MB可以增高,且與心肌受損程度成比例,可直接反映心肌的損害程度[2],有較高的特異性。小兒肺炎時由于氣體交換面積減少及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致肺通氣、換氣功能障礙,而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及感染中毒癥狀。缺氧可導致連鎖代謝反應,對多個器官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及損傷。心臟缺氧使無氧酵解過程的酸性代謝物堆積,細胞內酸中毒,心肌細胞能量代謝障礙,ATP減少導致心肌損害,使心肌細胞膜通透性改變,心肌酶釋放增多。本組肺炎患兒心肌酶含量均明顯增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增高越明顯。CK-MB主要分布于心肌,具有很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作為心肌損害的診斷指標之一。CK-MB增高表明有心肌損害,治療后CK-MB活性下降并恢復至正常。
嬰幼兒重癥肺炎出現(xiàn)心肌損害可增加治療難度。除重視對原發(fā)病的治療外,應及時監(jiān)測心肌酶等多項生化指標變化,加用保護心肌及改善循環(huán)藥物,從而提高危重肺炎患兒搶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參考文獻】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堂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74-1214.
[2]魏健.血清心肌酶改變患兒臨床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4,19(9):812-813.
[3]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302-318
- 上一篇:頸椎損傷漏診研究管理論文
- 下一篇:藥品市場發(fā)展問題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