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米非司酮妊娠影響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07:21:00

導語:口服米非司酮妊娠影響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口服米非司酮妊娠影響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口服米非司酮對中期妊娠利凡諾引產效果的影響。方法將孕16~26周自愿要求終止妊娠的健康孕婦19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75mg,24h后重復1次,共150mg;服用第一次米非司酮后即給利凡諾100mg羊膜腔內注射。對照組90例按常規行利凡諾100mg羊膜腔內注射引產。結果研究組產程發動早、總產程時間短、胎膜胎盤滯留少、產后出血少,產道損傷少,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結論利凡諾配伍米非司酮應用于中期妊娠引產,方法安全、簡便,有效率高,有利于產程進展,縮短引產時間,預防產后出血,具有臨床意義。

【關鍵詞】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產;利凡諾

目前終止中期妊娠的方法主要還是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但利凡諾引產有引產失敗、妊娠產物殘留、出血過多、感染的可能。筆者根據米非司酮有間接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釋放,增加子宮對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及軟化宮頸等作用,在經腹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中孕引產時聯用米非司酮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5年2月~2007年8月孕16~26周因避孕失敗及醫學因素自愿要求終止妊娠的健康孕婦19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100例,對照組90例。兩組均超聲核實孕周及羊水定位,婦科檢查均排除生殖道畸形及炎癥,非過敏體質,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無異常。研究組平均年齡27.6歲(19~35歲),既往孕1次20例,孕2次50例,孕3次30例;未產10例,產1次50例,產2次40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8歲(19~38歲),既往孕1次18例,孕2次45例,孕3次27例;未產10例,產1次45例,產2次35例。兩組孕婦年齡、孕產次、孕周等條件差異無顯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用藥方法研究組在血常規和肝腎功能檢查正常后一次口服米非司酮75mg,24h后重復1次,共150mg;服用第一次米非司酮后即給利凡諾100mg羊膜腔內注射。對照組按常規行利凡諾100mg羊膜腔內注射引產。胎兒娩出后,常規肌注或靜脈給予催產素20u。

1.3臨床觀察專人觀察記錄從用藥至宮縮發動時間、宮縮至胎兒娩出時間,總產程,引產成功率,胎盤滯留,胎膜殘留,宮頸撕裂傷情況及產后出血量,產后1個月內復診有無感染的發生。注射利凡諾72h仍無規律性宮縮視為引產失敗。

觀察方法:胎兒胎盤娩出后,為預防子宮出血過多,常規行清宮術,檢查刮出物并記錄;胎兒娩出后立即以彎盤收集陰道出血量至胎盤娩出清宮結束,子宮收縮良好為止,加之清宮時所用紗布,出血量以容積法及面積法計算;清宮術畢,同時仔細檢查宮頸,有一處撕裂,無論是否出血,均為宮頸撕裂。另外還應觀察產婦的不良反應,如有無惡心嘔吐、發熱、強直性宮縮等。

1.4隨訪注意產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量及月經復潮時間,囑如陰道出血明顯多于月經量,或出血時間超過半月,或有發熱、腹痛等,及時聯系復診。產后第1次月經來潮門診復查或電話隨訪。

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采用χ2和t檢驗。

2結果

2.1兩組中均無第2次注藥情況研究組未出現宮縮乏力,對照組出現宮縮乏力4例,給予催產素加強宮縮后引產成功

2.2兩組引產術中觀察項目比較情況見表1。與單獨利凡諾引產的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用藥至宮縮發動時間、胎兒娩出時間及總產程均明顯縮短,差異有顯著性(P<0.05)。表1兩組研究對象用藥至宮縮時間及總產程引產成功率比較

2.3兩組研究對象產后情況比較見表2、3。研究組胎盤胎膜殘留、宮頸撕裂傷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研究組產后2h子宮出血量>200ml有4例,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兩組引產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與月經復潮時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2研究組與對照組清宮例數、產后2h子宮出血量及宮頸撕裂傷例數的比較表3陰道出血持續時間與月經復潮時間比較

2.4不良反應研究組中有3例發生輕微的惡心,未行特殊治療自行好轉。利凡諾組有4例發熱,強直性宮縮3例,給抑制宮縮后緩解。3討論

近年來,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諾終止中期妊娠已成為臨床上廣為采用的方法,利凡諾因其安全、成功率高被臨床廣泛應用[1]。其特點是所引起宮縮不是自發宮縮,易造成子宮體部收縮過強導致子宮下段破裂而危及生命。米非司酮可通過調節炎癥細胞滲入宮頸,分泌趨化因子,使膠原分解加強,促進宮頸軟化、擴張(即宮頸成熟),類似于自然分娩生理過程的宮頸形態變化[2]。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諾恰好彌補了單純利凡諾引產的不足,二者聯合應用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3]。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產婦與對照組比較,用藥至宮縮發動時間、胎兒娩出時間及總產程均明顯縮短,減少痛苦,差異有顯著性(P<0.05)。胎盤胎膜殘留率、宮頸撕裂傷例數、產后2h子宮出血量也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米非司酮的應用從克服利凡諾中期引產的缺點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弊。

結果顯示,米非司酮與利凡諾聯合用于中期引產較利凡諾單獨應用可減緩宮縮強度,縮短產程,減輕產婦痛苦,減少產后出血及胎盤胎膜殘留、宮頸損傷等發生,避免了單用利凡諾引產發動宮縮與宮頸成熟不同步、產程過長[4]等缺點,是中期引產方法中較為理想的引產方法,易被孕婦接受,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和利于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但其對再次妊娠的安全性評價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馬端慧,劉淑芳,王翔,等.米非司酮與利凡諾聯合流產的前瞻性研究.現代婦產科進展,1999,8(2):146-148.

2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產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5):267.

3王莉莉,奚其葵,烏毓明.國內外米非司酮的應用及探索.實用婦產科雜志,1997,13(2):712.

4杜明,郭冬梅.米非司酮與利凡諾聯合用于中孕引產108例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07,2(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