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心衰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07:32:00

導語:心肌梗死后心衰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肌梗死后心衰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芪藶強心膠囊對心力衰竭模型鼠梗死區膠原蛋白表達和成熟的影響,探討其抗心肌纖維化的機制。方法將通過結扎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并飼養4w的56只心衰模型鼠隨機分為心衰模型組、雷米普利組、芪藶強心膠囊小及大劑量組,并設假手術組。同步藥物干預4w后,應用RTPCR檢測梗死區膠原ⅠmRNA。應用氯胺T法定量檢測梗死區總膠原含量。結果三組藥物均有效降低了梗死區膠原ⅠmRNA的表達和總膠原的水平(P<0.05)。其中芪藶強心膠囊大劑量組和雷米普利組效果相似(P>0.05),均優于芪藶強心膠囊小劑量組(P<0.05)。結論芪藶強心膠囊能夠明顯地減少心梗后心力衰竭梗死區膠原進一步合成和成熟,減少瘢痕區纖維化,并具有明顯的劑量依賴性。

【關鍵詞】芪藶強心膠囊;膠原Ⅰ;羥脯氨酸;纖維化

在分子水平上,心衰心室重構表現為心肌細胞增生,肥大,間質內的纖維細胞的增殖和成熟膠原生成增加。研究表明〔1〕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在心梗后心衰的纖維細胞增殖、膠原合成及基質重構中發揮重要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治療心梗后左室重構療效確切,這一點在動物實驗和臨床上已經被證實。芪藶強心膠囊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口服通絡藥物。根據中醫辯證施治機制,除以利水消腫藥治標外,以益氣溫陽藥治其病本,輔以活血通絡藥,達到氣旺血行絡通,阻斷血瘀絡阻的病理中心環節。藥理研究表明〔2〕芪藶強心膠囊既能改善血流動力學,具有傳統強心、利尿和擴血管緩解心力衰竭癥狀的作用,又能明顯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S)系統,減少心室重塑,改善心力衰竭。本試驗擬通過不同劑量芪藶強心膠囊與抗心室重構機制和療效確切的ACEI對實驗性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梗死區心肌纖維化程度的比較,探討芪藶強心膠囊改善心室重構的機制。

1材料與方法

1.1試劑雷米普利由北京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芪藶強心藥粉由石家莊以嶺藥業集團贈送,每克芪藶強心膠囊粉相當于6.325g生藥。RTPCR試劑盒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2動物模型隨機取健康100只體重200~240gWistar大鼠(雌鼠40只,雄鼠60只),由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動物室提供。采用左前降支冠狀動脈結扎術制備心衰模型,參考文獻〔3〕方法,應用4%水合氯醛麻醉,快速打開胸廓,暴露心臟,在左心耳下約2mm處的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用6/0線結扎,迅速關閉胸腔并縫合,復蘇動物。同時另取8只大鼠(雌鼠4只,雄鼠4只),同樣的方法手術,但術中只掛線,不結扎,作為假手術組。術后每天予青霉素24萬U/kg,共3d,預防感染。飼養4w。

1.3動物分組及給藥術后4w心衰模型大鼠存活61只(雌鼠28只,雄鼠33只)存活率61%(雌鼠70%,雄鼠55%)。隨機選取存活鼠56只(雌雄鼠各28只),將其分為:心衰模型組(n=16,1ml自來水灌胃),雷米普利組(n=16,10mg/kg體重)、芪藶強心膠囊大劑量組(n=12,1.0g/kg體重)、芪藶強心膠囊小劑量組(n=12,0.25g/kg體重),每組大鼠雌雄各半。上述藥物溶于1ml自來水中灌胃。所有實驗大鼠均自由飲食,分籠飼養,給藥過程中無一例死亡。

1.4標本采集給藥4w后,處死大鼠,隨機選取其中一半心肌組織(雌雄各半)檢測膠原Ⅰ蛋白及mRNA的表達,另一半(雌雄各半)用于羥脯氨酸定量檢測。

1.5梗死區心肌組織中膠原ⅠmRNA的檢測用Trizol試劑處理梗死區心肌組織提取總RNA。使用逆轉錄酶將3μg總RNA合成CDNA。膠原Ⅰ及βactin通過GenBank獲得,并設計引物。膠原Ⅰ的上游引物5′AGGGTCATCGTGGCTTCTC3′,下游引物5′ACCTTCGCTTCCATACTCG3′。βactin上游引物5′GCTCGTCGTCGACAACGGCTC3′,下游引物5′CAAACATGATCTGGGTCATCTTCTC3′。取3μl逆轉錄產物分別應用上述蛋白的上下游引物進行PCR擴增。PCR反應條件:94℃預變性5min,95℃變性40s,54℃退火30s,72℃延伸45s,循環30次,最后72℃延伸10min。取10μlPCR反應產物進行1.5%瓊脂糖電泳,光密度掃描后圖片經ImageJ軟件分析,結果以檢測蛋白/βactin的積分光密度比值表示。

1.6氯胺T法檢測梗死區膠原的含量稱取梗死區組織的干重,采用氯胺T法檢測經6mol/LHCl酸化的心肌組織,應用NaOH中和,分別加入氯胺T和Ehrlich顯色劑后在分光光度分析儀上檢測558nm波長的蛋白肽的量。根據NaOH中和后的體積計算出樣品中羥脯氨酸的量。由于羥脯氨酸在膠原占13.4%,比值恒定,故羥脯氨酸的量直接反映組織中膠原含量。因此,梗死區膠原含量表達方法就采用羥脯氨酸(μg)/梗死區心肌干重(mg)〔4〕。

1.7統計學方法數據以x±s表示,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t檢驗。應用onewayANOVA方差分析,多組間的相關性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的兩兩比較采用費希爾的LSD法。

2結果

2.1心臟梗死區心肌膠原ⅠmRNA的表達其他4組膠原ⅠmRNA表達明顯高于假手術組〔0.0763±0.03212,P<0.001〕,芪藶強心膠囊大劑量組膠原ⅠmRNA表達〔0.4127±0.12743〕與雷米普利組〔0.4246±0.17401〕接近,差異不顯著(P>0.05)。芪藶強心膠囊小劑量組〔0.5814±0.16170〕低于心衰模型組〔0.7382±0.16463〕(P<0.05),但高于芪藶強心膠囊大劑量和雷米普利組(P<0.05)(見圖1)。

圖1各組梗死區心肌組織膠原ⅠmRNA的表達

2.2梗死區心肌組織膠原含量的檢測與心衰模型組〔(20.0±6.2)μg/mg〕和假手術組〔(3.7±1.9)μg/mg〕比較,3個治療組膠原含量均顯著下降(P<0.05,P<0.001)。芪藶強心膠囊大劑量〔(10.7±3.7)μg/mg〕與雷米普利組〔(10.5±2.7)μg/mg〕下調膠原的作用相似,差異不顯著(P>0.05)。芪藶強心膠囊小劑量〔(15.6±1.5)μg/mg〕亦使膠原水平下調(P<0.05),但效果不及芪藶強心膠囊大劑量組和雷米普利組(P<0.05)。

3討論

基質是心臟的支架性結構,膠原作為主要成分對于維持心臟形態、保證心肌細胞規律性排列及收縮、舒張的有效性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