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義齒應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9 09:04:00

導語:覆蓋義齒應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覆蓋義齒應用研究論文

【關鍵詞】覆蓋義齒

覆蓋義齒是指義齒基托組織面覆蓋在天然牙或已治療過的牙根上的全口義齒或可摘局部義齒。本資料覆蓋義齒是義齒基托組織面覆蓋在殘根已經根管治療后,在牙根表面制作單層金屬頂蓋的全口義齒或可摘局部義齒。其主要優點是減緩牙槽骨萎縮速度,可預防基牙齲壞,延長修復體使用壽命。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迄今作者曾對39例患者作覆蓋義齒修復,并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結合臨床資料就其應用價值初步探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39例患者,男17例,女22例;年齡18~86歲。共制作覆蓋義齒49件,其中全口義齒10件,局部可摘義齒39件;覆蓋基牙牙根共104個,其中以尖牙及雙尖牙為最多,分別為上頜31顆牙,下頜38顆牙,上下頜共69顆牙,占66.35%。

1.2修復方法

術前均拍攝X線牙片,檢查牙齦牙周情況及牙根病變,并進行相關治療,對覆蓋基牙經根管預備和消毒后,無自覺癥狀,無明顯扣痛,無嚴重氣味,無大量滲出液和無急性根尖周炎癥狀后做標準的根管充填術。作者采用的是短冠基牙[1,2],牙冠截斷后斷面平齊牙齦緣或在齦上3mm,將頜面磨成圓錐形,四周頜軸角磨圓,然后制備根管,深度離根管口5mm左右,以備容納固位樁,然后在制備好的牙面上,制作鑄造的金屬頂蓋,厚度0.3mm左右,用粘固劑粘固在根面上。取印模,灌注模型,記錄頜位,轉移關系。技工室完成覆蓋義齒的制作。金屬頂蓋分為單層頂蓋與雙層頂蓋,本組是單層頂蓋覆蓋并粘固在整個覆蓋基牙牙冠表面上的冠帽,按常規完成義齒。戴牙后囑患者注意口腔衛生。術后6個月復查一次,并連續復查6次。分別對覆蓋牙作上述臨床檢查及拍攝X線牙片,以對照修復前后的情況,同時,也應對修復義齒的固位,咬合關系,基牙健康情況及使用的效果等進行問卷式調查。

2效果

療效判斷標準:覆蓋牙牙槽嵴與修復前未見明顯的吸收,無牙齦炎,修復體穩固,咀嚼有力為優。覆蓋基牙牙槽嵴比修復前有中、輕度吸收,有中輕度牙齦炎,修復體尚穩固,金屬頂蓋有過1~2次脫落,重新粘固后穩固,咀嚼有力為良。覆蓋基牙牙槽嵴有明顯的吸收,且覆蓋基牙伴有明顯松動,金屬頂蓋脫落,且有齲病出現,伴有重度牙周炎,修復體穩固差,咀嚼功能不良為差。本組39例患者經上述修復并隨訪復查6次以上,結果顯示:優24例(77顆牙),良19例(23顆牙),差2例(4顆牙),優良共43例(100顆牙),優良率為96.2%(100/104)。

3討論

雖然,全口義齒曾為無牙患者帶來過“福音”,也曾經歷過經久不衰的階段,但是,由于許多患者均出現過不同程度的牙槽骨萎縮等不良后果;曾有學者[3~6]作過多年觀察,并對覆蓋義齒進行比較,發現戴用全口義齒6個月內即有牙槽嵴吸收現象,且下頜前部牙槽嵴吸收明顯高于上頜。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牙槽嵴吸收日益加重;而保留下頜尖牙作全口義齒修復,則可以明顯延緩牙槽嵴的吸收,曾有學者[1~4]通過X線牙片與模型進行分析,發現該類患者應用覆蓋義齒修復則下頜前部牙槽骨垂直向吸收平均每年僅為1mm,而前者可達5mm左右。因此,保留天然牙根,并進行必要的治療后,再行全口或局部托牙修復,不僅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也可以克服牙槽骨萎縮的弊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適應證:有先天性口腔缺陷的患者;牙齒排列、咬頜異常的患者;口內因齲壞,嚴重磨耗等原因使牙冠大部分缺損且不宜做其他類型義齒修復,口內余留牙因伸長、傾斜、錯位嚴重影響義齒就位者,余留牙松動2°以上,不宜選做基牙;單頜末端游離缺失者,缺失區對頜為天然牙應盡量保留該區的牙根或牙做基牙,可承受較大頜力,對抗義齒下沉,有利于近中基牙、牙槽骨以及軟組織的健康;因全身系統性疾病不能拔牙的患者;覆蓋義齒主要適用于成年人,青少年可用做過渡性修復體。金屬頂蓋將基牙與口腔環境完全分開,因此可預防基牙齲壞,因其保留的牙冠較短,改變了冠根比例,所受側向力極小,甚至不受側向力的作用,可有效保護覆蓋基牙的健康。可依據需要通過調整金屬頂蓋軸面聚合度調整義齒固位力的大小。無牙頜、牙槽嵴嚴重吸收患者,修復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義齒缺乏固位、穩定及支持所應具備的條件。盡量保留頜弓內殘留牙或殘根,對解決以上問題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作者在殘根的基礎上制作金屬頂蓋,再行覆蓋義齒修復,患者配戴的義齒穩定性增強,位移幅度減少,能夠滿足日常咀嚼功能的需要。

選擇基牙和制作金屬頂蓋的注意點:基牙最好選擇在承受頜力最大的部位或牙槽骨容易吸收部位的牙齒上;一般應覆蓋牙弓兩側的2~4個牙齒上,以利于義齒的平衡和穩定。特別應盡量選擇在上下頜尖牙部位。金屬頂蓋應覆蓋整個暴露的牙面,并伸至齦溝內,邊緣應密合,以免刺激齦緣發炎,唇頰面盡可能作薄些,以利排牙;為了不使基牙承受過大壓力,影響基牙健康,消除早接觸點,必須將覆蓋基牙緩沖,以利于義齒穩定。若經濟好的患者,可選用核冠修復、樁核修復、覆蓋基牙上的附著體修復、種植義齒、圓錐型套筒冠義齒修復,可為義齒提供更好的固位,穩定及美觀[7,8]。本組有2例(4顆牙)覆蓋義齒修復效果較差,可能與適應證的選擇不當或根管治療欠佳有關,有待今后改進。

【參考文獻】

1徐君伍.口腔修復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48~349.

2馬軒祥.口腔修復學.第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65~368.

3GrumRJ.Alveolarbonelossinoverdentures:A5-yearstudy.JProsthetDent,1978,40:610.

4FrantzWR.Theuseofnaturalteethinoverlaydenture.JProsthetDent,1975,34:135.

5ToolsonLB.A2-yearlongitudinalstudyofoverdenturepatients.Part1:Incidenceandcontrolofcariesonoverdentureabutments.JProsthetDent,1978,37:486.

6FentonAH.Tissueresponsetooverdenturetherapy.JProsthetDent,1978,40:492.

7張富強.附著體義齒.上海:上海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6~8.

8宮蘋.種植義齒修復設計.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