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劑型發展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09 10:16:00

導語:中藥劑型發展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藥劑型發展探究論文

【關鍵詞】臨床應用中藥劑型

中藥是經過幾千年漫長的臨床實踐,大多數藥物證實具有確切療效的國家傳統藥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遺產。在當今社會,人們崇尚天然藥物治療,回歸自然的潮流使得對用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藥作為天然藥物,多數療效明確,標本兼治,毒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給中藥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契機。改革開放二三十年來,中藥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新技術的應用促進了中藥新劑型的發展,中成藥劑型已由傳統的丸、散、膏、丹發展到以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注射液、貼劑等劑型,劑型的改進為中藥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1,2]。但放眼世界,我國的中藥發展仍較落后,中藥制劑在國際市場上僅占3%~5%。作者從臨床應用和市場實際的角度來淺談中藥劑型的改進,及對發展中藥的作用。

根據目前國內外臨床治療中對藥物的要求,現代中藥制劑的改進方向應朝如下三個方面努力:即三效(高效、速效、長效)、三小(劑量小、毒性小、反應小)、五方便(生產方便、服用方便、攜帶方便、保管方便、運輸方便)。合理選擇劑型提高療效,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確保臨床療效,減少毒副作用,能用多種劑型、多種途徑給藥,以滿足中醫臨床需要,生產工業化,有利于質量標準化、規范化的要求[3,4]。

1中藥注射劑

中藥注射劑的研發和生產是現代中藥的熱點之一。中藥注射劑相對于其它劑型具有用量小、見效快、療效確切等優點,但由于中藥注射劑主藥成分復雜,提取不完全,使所含雜質澄明度和穩定性不理想。一些大分子雜質難以完全除掉,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出現色澤變深、渾濁、沉淀等,影響制劑的療效和安全性,因此當前中藥注射劑研制目的應旨在保證質量,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療效。作為一種新的劑型,成功研制至今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但在這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主要得益于現代制劑技術的發展,加上嚴格科學管理,使中藥注射劑質量和穩定性有了明顯提高,臨床應用隨之增加。新工藝技術有:如膜分離,超濾技術,冷凍干燥,提取過程的電腦精確控制,制水技術的發展,生產過程GMP標準化管理,廠房條件的改善等。如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用于急救的參麥注射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舒血寧注射液,丹參注射液,隨著臨床實際應用,參麥注射液適用范圍更廣。

2新型片劑

片劑作為一種最常用的劑型,也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劑型。中藥片劑按原料藥可分為半浸膏片、全浸膏片、全粉末片和提純片,其制備方法多采用顆粒壓片法。早期中藥片劑多為糖衣片,近幾年隨著包衣設備的創新和制劑工藝的研究,許多老品種已改為薄膜包衣片。

隨著醫療條件的改進,醫保的推行,就醫服藥的幾率增加;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富貴病出現低齡化的趨勢,如糖尿病,需要終生服藥,故中藥片劑銷量逐年增加。片劑和口服液體制劑相比,有攜帶方便、使用方便、服用量小的優點。

3滴丸

該劑型是在中藥丸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并具有傳統所沒有的多種特點,故發展迅速,早些年天津天士力制藥有限公司的“復方丹參滴丸”通過FDA進入美國市場,其處方是由丹參、三七、冰片組成,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的預防、治療和急救。中藥滴丸作為一種新型制劑,其生產和發展與當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固體分散技術、包衣技術、乳化技術和納米技術等最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必將為滴丸劑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4兒童用藥劑型的改進

兒童用藥劑型的選擇除了遵循一般的劑型選擇原則外,主要考慮兒童應用的可接受性。首先該劑型應使用方便,劑量易于掌握,家長通過閱讀說明書就可以準確、安全、合理的使用;其次具備合理性,不論從藥效學,還是物理和化學方面,均應配制合理,且吸收好、療效高、不良反應少;最后是多樣性,外表美觀、形狀新穎、顏人的制劑能使患兒樂意服用。

總而言之,現代制劑新技術與新工藝應用,中藥制劑不斷進步,同時出現中藥粉針劑、栓劑、軟膠囊、脂質體、納米粒、緩控釋劑型等,劑型改進是中醫藥實現現代化的中心環節;總的來說企業順應市場的發展,制備出新的劑型,既符合中醫臨床用藥的需要,又能達到安全,有效,穩定,可加速中藥事業的發展與中藥生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阮雪玲.淺談中藥劑型的改革.實用中醫藥雜志,2004,20(7):403.

2黃輝.中藥劑型改革之我見.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9):70~71.

3胡荷斌.淺談中藥劑型改革的探析.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11(7):454~455.

4錢自奮,吳天祥.中藥劑型改革的新思路.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1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