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配送發展論文
時間:2022-11-29 02:14:00
導語:我國物流配送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當前乃至今后我國物流配送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著重闡述和演繹物流理論和分析其操作流程,在充分注意到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現實的同時,正視其發展趨勢和現實意義。綜述了國內外學者的若干新觀點,并適時相應地提出了新的看法,強調了當前我國物流配送發展的必要性和現實性。
關鍵詞物流配送庫存供應鏈管理物流成本管理
21世紀隨著我國加入WTO,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涉足物流可謂趨之若鶩,怎樣正視其良莠不齊的層次性,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世界需要中國,中國需要世界,整個物流配送體系則是維系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和動力,權衡利弊基于當代和平與發展的世界主流,包括和諧中國在內所有想成為地球村的合格居民,就必須行動起來,投身于數字化世界,以適應地球村的生存環境。誠然,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之一,我國政府機構對物流產業在中國的健康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本文就我國物流配送的現狀及發展進行了分析闡述。
1我國物流配送現狀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國物流配送現狀和發展趨勢,可以參考以下表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歐新黔說,2004年,工業企業流動資金周轉率為2.16次/年,發達國家一般超過15次/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1.3%,高于國外發達國家一倍以上。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張斌介紹:現在,能參與客戶物流資源的內外統籌配置,為客戶提供量體裁衣的個性化物流服務的企業還很少。由此可見,我國社會物流雖然有了快速發展,但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相比,仍難滿足高速發展的物流需求。
據統計在我國,物流費用占了貨品總成本的30%,運輸成本比西方發達國家高出3倍。另外,從產品的供應鏈結構來看,90%的時間消耗在流通環節,在生產環節的時間只占10%。另據統計,200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8.4萬億元,同比增長29.9%。國內現代物流業實現增加值8459億元,同比增長8.4%。全國社會現代物流總費用為29114億元,同比增長16.6%,但第三方物流在整個物流需求中所占的份額不足4%,遠低于發達國家。另外,我國需要運輸的實物量增長20%左右,而實際完成的貨運總量只增長了10.6%,使貨物在途時間延長,壓港、壓航、壓庫嚴重。同時在我國的外包物流服務中,85%來自基礎性服務,其中53%來自運輸管理,32%來自倉儲管理,增值服務及物流信息的財務收益只占15%。而在美國,來自基礎性服務的收益占62%,增值服務的比例已達38%。因此我們不難看出:盡管目前我國社會物流需求持續高速增長,物流業增加值穩步上升,物流服務在我國仍占主導地位,但物流發展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問題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物流基礎設施的“瓶頸”現象。就2004年來說,測算的社會物流總額增長率如剔除價格因素,需要運輸的實物量增長20%左右。而實際完成的貨運總量只增長了10.6%,與需求增幅之間至少存在9個百分點的差距。而這又集中體現在鐵路運力偏緊和沿海水路運力偏緊兩個方面。我國鐵路總營業里程居世界第三,完成工作量居世界第二,每公里完成的貨運量居世界第一,但仍然不能滿足社會物流需求。全國各地每天向鐵路部門申請車皮15萬~16萬輛,實際只能滿足9萬多輛的要求。同年,煤炭、石油、焦炭、金屬礦石、鋼鐵及有色金屬、水泥等大宗基礎原材料資源總量高達52億噸,增幅高達44.5%,這些產品通過鐵路運輸不到16億噸,只增長10.1%。其他部分只能通過公路、水路運輸解決,既增大了物流費用,也由于運輸批量小、速度慢,加劇了運力緊張的局面,同時也造成產品滯壓,庫存增長的現象。港口接卸進口鐵礦石2億噸,同比增長38%,由于疏運能力不配套形成了壓庫壓港,2004年7月份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港存達到3400萬噸,同比增長了146%,年末仍高達2400萬噸。
(2)物流模式粗放,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企業物流運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影響,習慣于自成體系、自我服務,大量潛在的物流需求還不能轉化為有效的市場需求;同時物流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功能單一,服務質量和效率難以滿足社會化物流的需要。這幾年,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很快,但真正能夠提供一體化服務的企業還不多。物流社會化、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低,造成物流效率低下,現有資源利用不足,社會物流依然粗放。我國物流粗放也明顯地表現在物流市場不成熟。我國物流外包業務絕大多數還只是集中在傳統的運輸、倉儲業務,一些新興的物流業務外包比重很低。物流企業一哄而上,而且絕大多數都涌向運輸領域,造成我國運輸能力,特別是公路運輸能力極為分散,惡性競爭,導致運價過低,超載超限現象嚴重。
(3)物流整合協調能力受到宏觀環境的制約。當前,我國物流總體水平落后,存在物流技術與裝備水平和物流綜合協調能力這兩方面的約束。
2物流配送的若干新觀點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能夠以信息技術為紐帶,將各項具體的物流作業整合為一個系統,企業物流信息系統不僅能夠將各項具體的物流作業綜合在一起進行平衡運作,使物流總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能針對不同層次的物流問題進行管理控制、決策分析和戰略規劃。現代物流的發展,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演變,各種思想觀念層出不窮,若干新觀點應運而生。
2.1黑大陸和物流冰山說
著名的管理學權威P·E·德魯克曾經講過,“流通是經濟領域里的黑暗大陸”,德魯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領域中物流活動的木弧形尤其突出,是流通領域中人們更認識不清的領域,所以“黑大陸”說現在主要針對物流而言。“黑大陸”主要是指尚未認識、尚未了解的領域。在黑大陸中,如果理論研究和時間探索照亮了這塊黑大陸,那么擺在人們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寶藏。“黑大陸”是對20世紀經濟界中存在的愚昧的一種反對和批判,指出在當時資本主義繁榮和發達的狀況下,科學技術也好,經濟發展也好都遠未有止境;“黑大陸”也是對物流本身的正確評價,這個領域未知的東西還很多,理論和實踐皆不成熟。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黑大陸”說是一種未來學的研究結論,是戰略分析的結論,帶有很強的哲學抽象性,這一學說對研究這一領域起到了啟迪和動員作用。物流冰山說是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提出來的,他在研究物流成本時發現,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費用的實際情況,因而人們對物流費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虛假性,他把這種情況比作“物流冰山”。冰山的特點,是最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僅是冰山的一角。物流就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們看不到的黑色領域,而我們看到的不過是物流的一部分。西澤修先生對物流成本的具體分析論證了德魯克的“黑大陸”說。事實證明,物流領域的方方面面對我們而言還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陸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開發的領域,正是物流的潛力所在。
2.2第三利潤源
這種說法最早是日本的一位物流學家提出的。所謂的第一物流是指在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初企業是把降低人工和材料的成本當作是擴大利潤的一個最重要的來源,所以這時候把降低人工和材料費用作為第一利潤源泉。當人工和材料成本降低到一定幅度以后,這時候可能空間就不大了,這時候發現通過擴大市場銷售可以獲取更多的利潤,所以把這種途徑稱為第二利潤源泉。同樣,隨著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在這個市場能夠占有的市場份額也是有一定限度的,達到一定限度的時候,人們發現如果能有效地降低在成本中占據相當高比例的物流費用,就等于提高了利潤。所以這時候人們就開始把服務物流稱為第三利潤源泉。
2.3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從客戶開始,到客戶結束。絕對重視和服務客戶實際需求是供應鏈發展的原則和目標。從1975~1990年企業開始集成自身內部的資源,企業的運營規則也從以生產為中心的推式轉變為以客戶需求為源動力的拉式;進入20世紀90年代,工業化的普及使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不再成為競爭的絕對優勢,供應鏈管理逐漸受到重視,它跨越了企業的圍墻,建立的是一種跨企業的協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場機會,因此供應鏈管理覆蓋了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的全部過程,包括外購、分銷、庫存、運輸、倉儲、服務等。隨著涉及的資源和環節的增加,對供應鏈的管理就變得十分復雜,要求也相應隨之提高,信息技術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在計劃經濟和短缺經濟條件下,企業拼命爭技改、搶項目、擴建廠房、更新設備,導致制造能力大量過剩,而銷售和供應能力則很弱,是典型的“腰鼓型”呆滯式企業。目前許多管理咨詢和軟件公司將注意力集中在“腰鼓型”企業的制造問題上,這雖然是ERP最擅長的內容,但也是我國企業包袱最沉重、問題最多的部分,因此造成了國內ERP應用的許多失敗案例。
3我國物流配送的發展趨勢和現實意義
中國物流標準體系已經基本建成,目前正在報批階段,何時正式出臺尚不能確定。在科技進步和管理技術創新的驅動下,物流產業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種質的飛躍說明全球物流已經進入供應鏈時代,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物流產業發達國家,都尋找到了物流趨勢的路徑,而精細物流、閉環物流,對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全球經濟將進一步增長,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優勝劣汰將不可抑制,伴隨著經濟增長的全球物流將會得到極大發展,發展中國家物流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根據國內外物流發展情況,可以將21世紀物流的發展趨向歸納為信息化、網絡化、柔性化、標準化、社會化等。專家認為:面對世界物流發展趨勢,中國物流應該把握供應鏈,提升核心競爭力。供應鏈是物流管理在深度和廣度方面的擴展;制造業企業、物流企業都應重視供應鏈,供應鏈取代物流,不僅是理論的發展,更是時代的變革。從而使物流速度加快,準確率提高,庫存減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傳統物流的功能,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
當下,我國雖然加入了WTO,但是從發展到發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對現實,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才是真正歸宿。在全球化的21世紀,我國想要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物流業不可生硬嫁接,不可削高就低,更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長,要深入把握時展趨勢,把時尚性和前瞻性統一起來,本著創新原則,吸納前人思想,把繼承和變革統一起來,選擇從今天開始,微笑面對物流變革后的機遇和挑戰。
參考文獻
1何明珂.現代物流與配送中心[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
2黃渝祥.企業管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上一篇: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制度
- 下一篇:環境監理工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