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方式探索
時間:2022-04-08 09:35:21
導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方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不對稱時刻都有,在集群形成前,大家各自為政,自行其是,這時信息不對稱非常嚴重,容易造成企業決策錯誤。集群形成后,大家集中在特定區域的,上下游合作廠商之間、中小企業之間、原料、生產、銷售單元之間和教育、金融協作機構之間加強交流,有什么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大的經營決策失誤,從而產生信息集聚效應。對于集群內的中小企業來說,為了更好的拓展自身業務,必將參加各種商會、行會,以加強企業間的聯絡,充分利用集群內的信息。對于銀行而言,銀行能從中集群內的行會等獲得更多更完善的信息,這樣就大大地緩解了銀行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銀行也歡迎集群。
第一,中小企業集群多半是家族企業或者同鄉企業,大家彼此了解,相互熟悉,相互依靠,相互幫忙,由此形成的隱形契約關系,使得企業能很容易地在集群內找到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或合適的委托生產者,從而大大降低了企業之間的為此付出的成本。第二,集群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可以最大限度的共享,以此減少單個企業的開支成本,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建設廢水廢氣集中處理等公共設施,這樣可以有效的使得單個企業節約成本。第三,還可降低企業貨物運輸等交易成本,因為,集群內的上下游企業就在附近。第四,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比如人才信息、行業信息、交易信息等,大大減少搜尋成本。
中小企業集群的組織結構比較靈活,既不同于純市場,也和企業層級差別較大。在這個企業集群內,中小企業之間主要通過信任和承諾來進行協作,并沒有明文規定大家的權利和義務。因而在集群中,聲譽對單個企業顯得更加重要,是其長遠發展的根本。這樣,產業集群內的中小企業自愿提高自己的守信度。同時,集群內部的生產服務配套條件較好,中小企業更容易獲得所需的人才、信息和客戶,這樣大大節省了成本,對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尤為重要,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所以集群內的中小企業都不愿離開集群這個產業環境,從而自覺增大了守信度。
和貸款給單個的中小企業相比,貸款給中小企業集群內的中小企業,風險要小的多,因為信貸風險主要體現在產業風險上,然而中小企業集群的產業發展方向明確,這樣大大降低了風險。與此同時,在群集內的上游和下游公司主要圍繞著產品系列,與生產和管理和輔助服務,工業風險比單個企業與高水平的可預測性。
地方政府鼓勵和引導本地產業的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群集的目的,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政策來扶持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常見的扶持政策有:科技創新基金、就業補貼、研究與開發補貼、降低稅率、低息或貼息貸款、產業發展基金、稅費減免、風險投資基金等。
正如前述,中小企業集群后,眾多的單個企業此時形成一個整體,很好地解決信息不對稱、信用等級低、守信度不高等問題,同時又獲得了單個企業無法獲的有效信息、專業人才和集群創新等等的外部經濟效應。這些,都能深深的吸引外來投資。相對于單個的中小企業而言,投資到中小企業集群,風險更小,投資回報率會更高,同時大量外來資金也使得中小企業集群快速發展,更能吸引資金,這樣形成良性循環。
本文作者:孫小會工作單位: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系
- 上一篇:傳染病防治與感染管理計劃
- 下一篇:論跨國證券融資法律監管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