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融券機制對市場主體的意義

時間:2022-12-19 04:36:41

導語:芻議融券機制對市場主體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芻議融券機制對市場主體的意義

一、對上市公司產生的影響

(一)給上市公司帶來的機會

1、凈化上市公司隊伍,讓“垃圾公司”無法生存。在過去,機構想做多一只股票,主力資金要和上市公司頻繁溝通,低位建倉,然后動用巨額資金拉抬股價,為了獲取利潤可謂勞心勞力。有了融券機制后,如今機構們發現,只要經過調研確認某公司存在漏洞,再大量融券拋出,然后將這個漏洞公布于眾,股價下跌后買回股票償還就可以完成獲利。結合目前的市場環境,很顯然做空比做多更容易,市場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專門負責研究上市公司的漏洞。因此,融券機制的完善將使上市公司惡意隱瞞漏洞的造假成本大大提高,迫使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平臺。

2、通過證券出借業務獲得額外的收益。融券機制的完善及轉融券的推出,意味著上市公司大股東將從中國證券金融公司開展的證券出借業務中獲得額外的收益。上市公司大股東可以將持有的閑置證券出借給證券金融公司,由證券金融公司倒手出借給證券公司作為其融券的券源。這樣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不減持所持股份的前提下,將獲得額外的出借收益。

(二)給上市公司帶來的挑戰

融券機制的出現也給市場的一些投機者帶來了惡意做空的機會,他們的主要運作模式是:首先大量賣空某只上市公司的股票,再低價買回一部分,然后等待時機通過各種渠道對該上市公司不利的謠言,同時利用手中少量證券砸盤,造成市場恐慌性拋出,導致上市公司股價大跌,最后投機者們了結賣空的合約,獲利出局,而上市公司及部分投資者將從中遭受巨大的損失。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多筆惡意做空上市公司的案例,例如2012年發生的張裕A“微博門”事件。2012年8月2日、3日,深交所股票張裕A(證券代碼:000869)出現了大額的融券賣出交易。8月9日,網絡微博上出現了“張裕葡萄酒檢測出有農藥殘留或將致癌”的報道。8月10日,媒體開始轉載這一未經確認的消息,當天張裕公司的股價出現放量大幅下跌,當日收盤時股價下跌了9.83%。8月10日當天晚間,張裕公司和質檢部門公告,稱之前微博傳播的報道完全是不屬實的,是有人故意散播的謠言,隨后張裕公司的股價企穩微漲。但投機者們已經在8月10日股價下跌的時候了結了之前的融券賣出的合約,獲利出局了,給張裕公司和其他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損失。由此可見,融券機制的不斷完善和推進,也將考驗著上市公司防止惡意做空、信息反應速度以及危機公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對商業銀行產生的影響

(一)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機會

1、增加銀行與證券公司的合作機會。首先是雙方的信用三方存管業務的合作。在原有普通業務三方存管合作的基礎上,雙方進一步開展信用三方存管,增加了雙方之間業務的粘稠度。其次是客戶信用信息的合作。銀行為證券公司提供人民銀行客戶征信報告、客戶在銀行的信用評價及整體財務數據;證券公司為銀行提供客戶在證券公司的信用評價和相關交易數據。最終實現雙方互通共有客戶的信用數據,完善自身客戶信用數據體系,更好的了解客戶,控制風險。第三是客戶資源的合作。按照目前需資產50萬元的準入門檻,融資融券的客戶必然是核心客戶。各銀行、證券公司都會將對這部分客戶的開發維護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雙方可加深對這部分核心客戶資源共同開發的合作,有利于銀行業務的拓展。

2、新的盈利模式。在我國單軌制集中信用的融資融券業務模式下,證券金融公司將成為證券公司融資的重要渠道。因此,證券市場上投資者、證券公司的融資需求將間接對銀行為主要參與者的貨幣市場格局產生一定影響。隨著證券市場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商業銀行目前金融市場主導者的地位可能會受到挑戰。從日本、韓國及我國臺灣地區融資融券業務發展的情況來看,商業銀行通過證券金融公司向證券市場提供融資業務是一個必然的發展結果。我國轉融通業務放開后,銀行間接向證券投資者提供資金的業務模式將是一塊很大的“蛋糕”,這會為銀行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商業銀行應當積極探討把握機會,尋找新的盈利模式。

(二)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挑戰

雖然融資融券業務能給商業銀行創造很多機會,但同時也給其帶來了潛在風險。第一,杠桿效應同時放大風險。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可以間接通過銀行進行資金貸款,這意味著將放大銀行的信貸規模,而且這其中包含的杠杠效應也將傳導到銀行,但是虛擬的信貸增長比傳統信貸引起信用擴張效應更為復雜,因此,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也就越大。第二,證券抵押品貶值傳導來的金融系統風險。投資者以證券抵押向證券公司融資,證券公司以證券抵押向證券金融公司融資,證券金融公司以證券抵押向商業銀行融資。經過此業務鏈條,抵押證券的風險就被逐漸傳導到銀行。當市場出現極端行情時,質押證券的價值將大幅下滑,則可能最終導致銀行出現不良貸款。

三、結語

融券機制對市場各參與主體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但總的來說機遇大于挑戰。我國融券機制的推出是我國金融深化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應該正確深入的認識理解融券機制,控制其帶來的風險,發揮出其穩定市場的作用;加強監管,引導融券賣空交易發揮穩定市場的效應;加大投資者教育力度,充分發揮融券機制的正能量。

作者:趙晗熹單位:中國人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