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教學探索

時間:2022-01-22 03:08:38

導語:《證券交易》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證券交易》教學探索

摘要:從應用能力角度出發,《證券交易》課程設計應該基于工作任務,兼顧從業資格考試,并與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保持一致和有穩定的師資隊伍。在教學實踐中,可通過交易軟件、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相結合、突出專業技能的實訓項目來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證券交易;應用能力;教學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和競爭加劇,作為金融學專業證券投資方向的學生來說,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當然不同崗位具體會有所區別,但普遍要求具備“做”、“說”、“寫”的能力,尤其是“做”的能力?!蹲C券交易》則是在基于應用能力開發的基礎上,以提高“做”為目標,讓學生熟悉證券市場的投資規則,具備風險控制意識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

一、應用能力的基本涵義及要求

應用能力主要是指人們在完成社會生產活動時,在具體工作中所具有的一定科技及管理和服務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個體心理特征,是反映獨立學院人才的特殊性及建立的教學模式的特定性的概念。

1.它是多方面能力和相關知識的綜合。獨立學院培養的是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并具有較高等級的應用性人才,因此要求結合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遵循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正確處理好基礎和專業、理論和實際之間的關系。

2.它是一種兼顧發展能力和追求實用為目標的教育觀念的反映?;咎卣魇窃诖罅繉I性的學習中,著重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和能力,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強化產學合作模式,形成有效的產學合作和教育機制。

二、《證券交易》課程設計的理念及思路

1.構建基于工作任務,并兼顧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教學內容。本課程是金融學專業證券投資方向的專業核心課程,它的設置不僅有助于學生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也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證券交易和服務能力。因此,除緊跟從業資格考試大綱與其接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外,還可根據課程目標,采取對應式的項目設計模式,從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學以致用,以解決“如何做”、“做什么”的問題。

2.教學大綱的制訂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并遵循實用性原則。教學大綱應體現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特點和層次要求,重點是專業性應用能力項目的訓練,該項目應當符合現實工作領域和崗位的需要。專業性應用能力應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及風險控制能力。另外,應當讓學生親自進行實踐性操作,該操作需與課程的實際知識和專門技能保持一致。

3.組建一支穩定的、產學結合的、結構合理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如何教、怎樣教、誰來教”是關系到該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且兼顧從業資格考試的課程,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熟悉考試大綱,也要求具備過硬的實際投資能力,而獨立學院滿足這種條件的專職老師一般較少。因此,可由自己學院的老師承擔理論課的教學工作,聘請具有行業經驗的社會人士擔任投資或實驗指導老師,打造一支專兼結合、配備靈活的教師團隊。

三、《證券交易》教學實踐探討

1.借助交易軟件,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傳統的班級授課方式很難讓學生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并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筆者在《證券交易》的多年教學中,逐漸形成了一套教學和考核模式:(1)理論考試以從業資格為參考。在期末時,會出一套依照從業資格標準的試題讓同學們考試,如果當期或以前從業資格考試通過的學生可選擇不參加考試,在期末總成績中,該部分比例為20%。(2)合理設計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教學類型包括綜合性和設計性,共包括六項內容,并需提交實驗指導書或投資計劃書,該部分成績占40%。(3)證券模擬交易比賽。在學期末時,通過舉行一次證券模擬交易大賽檢驗學習效果,到期后以賬戶最終的資金大小做為成績評定的依據,該項成績占20%。當然,考核內容還包括平時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性及出勤情況,這部分占20%。

2.突出專業技能的實踐教學。專業技能反映出來的是學生“做”的能力,其成果表現形式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實驗指導書或投資計劃書。專業技能的實訓是以真實的市場搏殺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體現了應用能力教學的基本出發點,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也符合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

3.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結合進行。除了實訓操作外,理論部分如果純粹講授的話,難免有枯燥無味之感,案例教學則不僅可以提高趣味性,也更有針對性,讓學生在分析和討論中理解某些概念和規則。具體來說,某些內容教師可先在課堂上進行講授,然后再進行案例分析;部分內容可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然后教師再給出答案;還有些內容可讓學生進行案例討論,或布置學生自己搜集案例再分組討論。通過以上形式的教學,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建平.網絡助推“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J].職教通訊.2010(11).

[2]張啟富.項目課程開發和實施初探[J].浙江工商職業學院學報.2010(4).

[3]張平,劉朝杰等.關于建立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教學模式的幾個問題[J].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1998(3).

作者:謝靈斌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