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價格穩定性影響論文
時間:2022-04-02 10:57:00
導語:證券價格穩定性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證券交易制度主要有指令驅動和報價驅動兩種,本文將從這兩種交易制度的特點入手,深入分析在不同的交易制度下,證券價格的形成機制以及對其穩定性的影響,最后對我國交易制度的選擇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指令驅動報價驅動證券價格穩定性
目前,世界上存在兩種主要的交易制度:一是指令驅動制度,二是報價驅動制度即做市商制度。這兩種制度對證券價格的穩定性有不同的影響。
兩種交易制度的價格形成機制
在指令驅動制度下,市場只有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投資者參與,投資者買賣證券的對象是其他投資者,市場價格由買入和賣出兩個投資者的供求關系決定。如圖1所示,證券價格是通過投資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而在做市商制度下,除了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投資者外,市場上還多了一個參與者———做市商。投資者的買入和賣出行為必須面對做市商,做市商是影響市場供需關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如圖2所示,證券投資者直接面對的是做市商,做市商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不同的投資者進行交易。
兩種交易制度對證券價格穩定性的影響
指令驅動制度
指令驅動交易制度下,證券價格波動較大,不利于維護證券市場的穩定性,其原因如下:股票價格偏離其價值的程度較大是股票價格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指令驅動制度下,實際價格會偏離真實價格較多,因為買賣指令是零星到達市場的,投資者的基本供求函數的交點決定了一種無人可進行實際交易的價格。在指令驅動制度下,交易開盤采用集合競價方式,開盤后采用連續競價方式,證券價格隨投資者買賣指令而波動,買賣盤稍微有點波動,價格馬上就會發生變化,容易引起二級市場股票價格的大起大落。在指令驅動制度下,每一張訂單都反映出每個投資者不同的主觀需求與供給,因此每一張訂單都有可能影響價格,從而促使投資者更積極地利用交易策略去影響價格,使得市場價格波動性加大。此外大額買賣指令和莊家操縱價格等行為也同樣會導致價格的大幅波動。
報價驅動制度
報價驅動制度下,證券價格更接近其真實價格,且在維護價格穩定性方面也優于指令驅動制度,原因如下:報價驅動制度下,做市商在充分分析證券的供求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后報出價格,并將該報價交由交易者判斷,市場對報價的接受程度反過來又促使報價向公平價格不斷趨近。因此價格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和準確度,也就更接近其價值。報價驅動制度下,做市商行為受到的種種限制也有利于證券價格的穩定,如做市商報價必須和市場價格一致,買賣差價必須保持在一定限額(5%)內,做市商被禁止“鎖定”或“交叉”市場等等。在報價驅動制度下,做市商強大的吸納能力能夠對沖現有價位的大買或大賣盤的壓力,這一點使得投機商不敢輕舉妄動,從而使股價的波動不會偏離均衡價格太遠。
如圖3,假設證券的均衡價格為A點決定的價格,由于投資者對證券的需求急劇上漲,若在指令驅動制度下則股價將大幅上漲,上升為B點對應的價格,而在報價驅動制度下,做市商將拋出證券達到限制股價波動過大的目的,股價將變為C點決定的價格,從而避免了股價的大幅上漲。
我國證券交易制度的選擇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完善,但是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市場投機性過強,投資者缺乏理性,證券價格受供求影響大,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報價驅動與指令驅動相結合的交易制度。
報價驅動制度可使證券價格變動趨于理性,使價格向真實價值收斂,有利于提高證券市場運行效率,而要充分發揮報價驅動制度的這些優越性,必須做好以下工作:積極培育符合市場要求的做市商主體;大力發展便捷、成本低廉的融資市場;為做市商提供更多的規避風險的手段和方法;完善現有的監管框架。
參考文獻:
1.梁勤星.做市商制度在中國的運用.西南金融,2004.6
2.梁文.做市商制度與競價交易方式的比較分析.經濟師,2004.5
3.劉陽.交易機制對我國證券市場波動性的影響分析.南開經濟研究,2003.4
- 上一篇:股票市場效應實證研究論文
- 下一篇:資產證券化建議論文
精品范文
10證券投資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