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6-16 08:44:56

導語:“互聯網+”對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對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影響

摘要: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此說法一經提出,立刻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眾學者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總理所提的“互聯網+”已經在較早相關互聯網企業討論聚焦的“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深入和發展。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聯網+”實際上是創新2.0下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本文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對“互聯網+”行動計劃對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影響做出了研究,分析了當前我國證券市場的現狀以及特點,針對“互聯網+”的引進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互聯網;“互聯網+”;證券市場

一、引言

提起互聯網,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始于1969年的美國,又稱為因特網。自從有了互聯網,可以說,我們的生活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都要用到互聯網。“互聯網+”是對創新2.0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創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的高度概括。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此說法一經提出,立刻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眾學者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總理所提的“互聯網+”已經在較早相關互聯網企業討論聚焦的“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深入和發展。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聯網+”實際上是創新2.0下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如今,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規模,互聯網應用走向多元化。互聯網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響著整個社會進程。隨著互聯網深入應用,特別是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普適計算、泛在網路的發展與向生產生活、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的滲透,信息技術推動的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形態日益受到關注。創新形態的演變也推動了互聯網形態、信息通信技術形態的演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互聯網的延伸和發展,在與知識社會創新2.0形態的互動中也進一步推動了創新的演變,出現了創客、維基、眾包等創新2.0典型模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央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新常態”,提出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和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機遇,簡政放權、強化法治、鼓勵創新創業、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并出臺一系列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舉措。總理在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互聯網+”就是充分貫徹和落實中央所提出的這一政策方針的體現,自身也就具有了更豐富、更深刻、更富時代特征的內涵。

二、“互聯網+”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伴隨著現代科技條件下基礎帶寬應用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證券交易服務對物理空間場所的依賴越來越低,用戶更傾向于隨時隨地通過終端設備,自助式地獲取海量資訊,并在任何物理空間場所完成交易。這意味著不依賴于任何物理空間場所的電子渠道的交易比重將進一步提高,電子渠道交易理所當然的進一步替代物理渠道交易。互聯網以及“互聯網+”為這一切提供了可能。從近年來銀行各類理財產品的發展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房地產、礦產等各類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被銀行、信托機構、投資管理公司、第三方理則公司等設計成具有年化收益率、固定封閉期限、低起點申購金額、風險控制水平等可比屬性的標準的金融服務產品,供投資者選擇,即實現了“證券金融服務產品化”和“產品標準化”,大大方便了投資者。這種標準化的金融服務產品需要適合各類投資者的開放的、多元的、競爭性的產品銷售渠道,而“互聯網+”的出現滿足了這種需求。因此,一種平臺式的依賴于“互聯網+”的“金融超市”可能快速涌現,成為各類標準金融服務產品的營銷通道。這種類似“金融超市”的開放式平臺,其實現路徑只能是借助互聯網技術。近年來,國內證券公司普遍認識到低價、同質競爭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證券品體系和業務結構的創新層出不窮,證券經營業務的內涵將越來越豐富,而經營結構將越來越多元化。國內大部分證券公司將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代銷、基于投資者個人賬戶的綜合理財服務等方式擴人收入來源,從而降低“證券買賣”收入在證券經營機構業務結構中的比重。在當今互聯網滲透各行各業時代,我們將利用“互聯網+”對傳統的證券行業進行革命性的顛覆,使得未來的證券交易不再依賴于物理空間,只要在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實現。它不僅僅是證券產品銷售的電子化,更是證券經營主體、證券業務流程和商業模式的全方位在線化。

三、針對“互聯網+”提出的建議

“互聯網+”指的是互聯網加傳統行業,這是正確的,是最普遍最簡單的理解。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互聯網+”的表面上,這反而得不償失,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我們應該發展更深層次的“互聯網+”。中國的證券市場,已經大體上實現了證券產品和服務的線上交易,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怎樣利用“互聯網+”進一步為證券行業帶來長足發展,值得政府部門深思考慮。這一點,可以向國外的發達國家學習,例如,美國。美國的證券市場比中國的發展時間長,發展的比較完善,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成功的經驗,結合中國的特殊國情,發展本國的證券市場,使其更進步,更完善。互聯網網的出現給我國的證券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的提出,會為我國的證券市場帶來又一次機遇。由于網絡是虛擬的,無法實現面對面溝通和交易,這就會產生極大的風險。在利用“互聯網+”發展中國證券市場時,要特別注意網絡風險的監管。為此,應根據證券市場不斷出現的新動向及時調整、修正和補充監管制度和法規。對中國的證券監管者來說,第一,應確立一個適應證券網絡化發展的監管理念和目標。既要清醒地看到證券網絡化是一種必然發展趨勢,又要適時調整和改進監管手段和方式。對現行證券監管的政策規定和法律制度做一次系統的清理,對不適應證券網絡化發展的內容及時進行修改、調整或廢止,清除對證券網絡化發展有制約和限制的各種政策法律障礙。第二,創建維護證券網絡化安全運行的法律保障體系。證券監管者應依法規范證券網絡化各種活動,組織制定有關以認證、數字簽名、電子合同、電子支付、網絡交易信用、網絡產權保護等法律制度,創建一個安全、穩定、高效的證券網絡化運行的法制環境。在中國,無論哪個行業想要蓬勃發展,都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樣的,“互聯網+”是大背景,是對各行各業的大力支持。對證券行業也是一種有力支持,但是,中國的證券市場想要快速發展,需要政府更加特殊的支持,尤其是政策方面的。證券行業的現狀表明,互聯網證券在中國動力不足,最大的阻礙就是我國的各種各樣的針對證券行業的制度限制與政策。如果適當放開證券行業的制度與政策,會給我國證券市場帶來新的活力,乘上“互諒網+”這輛馬車,會發展更快。

四、結語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后,引起了國內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國際上的重視。雖然各界人士關注的角度,側重的方面可能不同,但是大家都是普遍贊成的,高度贊揚了總理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并且普遍認為,“互聯網+”對中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會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發展,甚至在某些行業可能會產生質的飛躍。對于中國的證券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好好的來發展我國的證券市場,做到長足發展,更上一層樓。

作者:趙娜娜 單位:鄭州大學

參考文獻:

[1]項立剛,“互聯網+”不是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簡單相加,《觀察家》.

[2]王曉濤,“互聯網+”讓更多行業站在騰飛的風口,《戰略連線》.

[3]屈麗麗,“互聯網+”中國已走在全球前列,《APR商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