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分析及行業轉型建議

時間:2022-01-18 09:46:01

導語:物流行業分析及行業轉型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行業分析及行業轉型建議

摘要: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改革深水區,物流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利用證券分析法、杜邦分析法、文獻綜述法等,對目前我國物流行業進行分析,發現我國物流業處于行業生命周期的成熟階段,營業成本高、利潤低、行業內競爭激烈等問題突出。提出利好的國家政策、統一協調的行業管理機制、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智慧物流創新發展、國際化發展等行業轉型建議

關鍵詞:物流行業;證券分析法;杜邦分析法;轉型建議

一、引言

最近幾年,由于我國交通更加便利,電商行業逐漸壯大,物流行業也隨之迅速增長,從20世紀90年代末到2019年,物流行業已從初創期進入到成熟期。然而,由于面對“互聯網+”“大智移云”等概念相繼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效果的顯現、中美貿易戰博弈正酣等新情況和新形勢,我國物流業目前需要對自身進行轉型升級。當前,我國物流成本高、負債高、業務分割嚴重等矛盾突出。由于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國際貿易和服務都在快速地發展,采購和銷售全球化的特點助推了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對物流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國內的物流行業必須要有長遠的計劃,要有長遠的目光。

二、證券投資分析法

(一)我國宏觀經濟狀況。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表述:2018年,我國經濟總體來說較為平穩,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全年經濟增長率達到6.6%(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經濟較為理想,比預期要好,其主要的宏觀經濟指標穩定在合理的范圍內,經濟回暖,市場重拾信心。(二)我國物流行業基本特性分析。1.不可或缺性。物流就是兩者之間物品傳遞的媒介。形象地來講,飛鴿傳出、龍門鏢局、外賣平臺等都屬于物流的范圍。物流行業在工業生產中處于中堅地位,不可或缺。物流行業就像是供應鏈運營的傳送帶,沒有物流整個工業生產將處于停滯的狀態,無法向前。2.客戶連帶性。物流行業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行業,具有高度的客戶連帶性。供應鏈是雙向連接的,這就意味著,當某個物流企業獲得了其中一個客戶時,也可能獲得鏈條中的其他客戶。如圖1所示:3.周期型產業。周期型產業的運動狀態直接與經濟周期相關。當經濟處于上升時期,這些產業會緊隨其擴張;當經濟衰退時,這些產業也相應跌落。物流是和人民生活與生產活動緊密相連的一種產業形式,物流行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時經濟的情況,換句話說就是成正相關發展。當經濟處于上升時期,整個物流行業要擴大其經營規模和范圍;反之,則需要縮小經營規模,降低成本。4.行業的環境。(1)經濟環境。物流業是發展生產力的支柱,同時也需要生產力反向推動其發展。最近幾年,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各種因素導致對物流業的需求和依賴也隨之飛速增長。如圖2所示:(數據來源:國際統計局)由圖2可以看出,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00310億元,比2017年增長6.6%,是2005年生產總值的近5倍,經濟總量由2000年世界排名第七升至世界排名第二。從產業結構看,2018年相對于2008年數據來說,第一和第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第三產業比重的上升意味著包括物流在內的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在不斷的加強。如表1所示:(2)政策環境。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國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同時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我國政府也多次為物流行業的發展開設綠燈。例如,2001年國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規劃綱要》、2014年國務院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等系列文件,都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發揮了指導作用,作出了貢獻。此外,我國繼上海、廣東、福建、天津、中國—東盟自貿區5個自貿區之后,相繼成立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整體水平更高,傳統產業借助貨運APP的推廣加速發展。全國各地為了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還作出了許多努力,這使得物流行業有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助于其高速發展。5.產業發展規模我國物流行業高速發展,不僅國內物流需求增加,跨境物流的需求也在日益劇增。近年來,國家對扶持物流行業發展的政策力度越來越大,運輸交通的硬件設施方面也在不斷地完善,電商行業的發展也成為主流趨勢,這些方面都加速了物流行業的發展。據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數據統計,2018年全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83.1萬億元并保持平穩增長,其與GDP的比率為14.8%。雖然增速相較上年下降0.2%,但是按照可比價格來計算增加了6.4個百分點。(三)我國物流行業生命周期分析。行業的生命周期分為4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圖3所示:圖3生命周期曲線示意我國物流行業已經由最初的“四通一達”演變成了“百花齊放”的現狀。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信息業等的復合型產業,涉及領域廣,參與物流政策制定的決策主體眾多。從2013年開始,我國進出口貿易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而增加。貿易的進行離不開物流的推進,故從這方面考慮,物流行業的企業規模和產品品種一定是會增加的。對于行業利潤而言,一方面,雖然大數據平臺的建立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減少了低端物流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但是另一方面,平臺的建立以及技術的研發還處于探索階段,研發費用偏高,導致行業利潤并沒有明顯的增加。通過上述分析,目前我國物流行業處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四)三家物流公司財務分析。為了能夠更好地分析物流行業的利潤水平,采取通過分析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來總結出整個行業的整體現狀。以下是對順豐、圓通、申通三家物流公司財務指標的分析。1.償債能力分析。順豐、圓通、申通三家物流企業2017—2018年財務數據,如表2所示:數據來源:各企業年報。表2是根據這三家公司2018年、2017年的年報數據計算得出的,由這個表可以看出三家公司的流動比例基本在1.2~2.0之間,速動比率也在這個范圍內。一般來說,根據行業的不同,流動比率在1.5~3.0之間、速動比率高于1的企業是健康的。根據上述情況可以總結出物流行業的償債能力還是樂觀的。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關系到企業的未未來存續和健康運轉。本研究將采用杜邦分析法通過各項指標對三家公司盈利能力進行數據分析,如圖4~圖10所示:通過對近幾年杜邦體系中具體數據的綜合對比分析可看出,三家公司的ROE(凈資產周轉率)和ROA(總資產收益率)基本穩定,這說明目前物流行業的經營管理政策較為符合市場情況;總資產周轉率均大于1,則說明物流行業的資產周轉情況良好,銷售能力較強,可以采用薄利多銷的方法,加速資產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這也符合物流行業的整個運營模式,物流每次運輸的固定成本是一定的,增加物流費用則單次物流件數將會減少,減少物流費用將會增加單次物流件數。如果能找到利潤曲線的最高點,則會降低企業的單位運營成本,利于企業高速發展。

三、我國物流行業轉型的建議

我國物流業還存在許多問題影響其發展:一是全社會物流營業成本偏高、利潤率較低、資產負債率較大;二是物流基礎設施能力不足;三是物流技術相對滯后、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等。為盡快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行業聯手才能奏效。建議從以下諸方面著力促進我國物流業發展和結構轉型。(一)利好的國家政策。物流的運輸成本占據了營業成本的半壁江山,其中高昂的過路費、燃油費是其運輸成本較高的主要因素。燃油費是由國家統一標準,不便于搞特殊化,但是可以從過路費著手降低物流運輸成本。適當降低物流行業的過路費,既可以明顯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營業利潤,又能夠減少超載情況的發生,維護交通秩序的穩定。外資物流企業的進入對我國物流行業是一種打擊,國內市場的局限性又迫使本土的物流企業走出去尋找市場,由本土化向國際化轉型。物流企業的轉型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國家既要鼓勵本土企業國際化發展,又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保護國內企業,使其在政策上有便利條件。(二)統一協調的行業管理機制。受物流業復合型產業的特點以及我國目前管理體制的影響,物流管理存在橫向分散、條塊切割和協調困難等方面的問題,為此我國必須建立統一協調的物流管理機制。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首先要明確物流業涉及到的行業主管部們的管理職責。根據行業的特征以及國內行情對癥下藥,同時還可以借鑒國外成熟的管理經驗,交通部和商務部可以成為物流管理的主要部門,承擔物流管理的主體工作。增強物流行業協會在口常管理工作中的橋梁紐帶作用,以便物流政策內容的普及,并保持物流管理中上傳下達通道的通暢。(三)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物流業發展起步較晚,人才培養重視程度還有較大差距。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預測,“十三五”規劃期間,我國物流行業領域每年將新增就業人員140萬人,而我國目前不同教育層次的物流專業在校人員僅有100萬人左右,這說明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物流人才缺口較大。在我國物流政策制定過程中,必須根據物流業的發展制定適宜的人才培養計劃。(四)智慧物流創新發展。評價現代物流發展程度要看其信息化程度和標準化建立的程度。信息化程度是企業運作效率的直接反映。因為,信息化的建設可以幫助物流行業降低成本,節省人力物力,極大地降低物流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所以,要不斷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為物流行業發展增添動力。在這一方面,京東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京東雖然是一個零售企業,但是他有自己的物流服務體系。在物流方面,京東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建造數個全流程智能無人倉庫———亞洲一號倉庫。換句話說,無人倉庫就是全流程從頭到尾沒有一個自然人值守和操作,其更加智能和高效。目前,京東亞洲一號倉庫已經在多地實施。(五)國際化發展。目前,我國物流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數量多、競爭激烈,國內市場趨于飽和,但國外物流行業還處于成長階段。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國際貿易將會不斷增加,全球購模式的規模也會不斷擴大,我國對國際物流的需求日益劇增。因此,國內物流企業要以國際化的目光來經營。目前,我國大多數物流公司存在資質淺、規模小、經營模式不完善等問題,不利于在國際舞臺上競爭。所以,本土物流企業要有長遠的打算和國際化的眼光,不斷完善自身建設,重視對人才的培養,熟悉其業務國的政治、文化、法律等事務,全面武裝自己去贏得國際舞臺的一席之地。

作者:李春霄 廖夢瑋 單位:西安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