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基金評價論文

時間:2022-04-02 05:45:00

導語:證券投資基金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證券投資基金評價論文

一、實證分析的樣本空間選擇

本文樣本空間選擇基金興華、安信、普惠、開元、漢盛、景宏、裕隆、同盛、金鑫、泰和共10只基金。選擇依據是這10只基金是從首批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中選出的,每家基金管理公司選出1只基金,這些基金的上市時間均為1999年11月26日以前,投資范圍都是滬、深上市的股票和債券,基金規模20億或30億,均為中大盤基金,相互之間具有可比性,這些基金的類型除基金泰和外均屬于成長型,因為嘉實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只管理泰和1只基金,這樣以保證所選樣本的全面性?;鸬脑u價期間選擇2000年5月26日至2002年2月1日為止,每個基金每周選擇一個樣本點,在評價期間,這些基金都經歷了小幅上漲和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的長期下跌行情。它們的投資理念也在不斷調整并體現出來。大盤走勢用圖形表示如下:

附圖

圖1上證綜指走勢圖

附圖

圖2深證成指走勢圖

我國新股配售政策在發展的早期受到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對投資基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支持作用。同時,由于配售新股上市而帶來的收益混入基金的業績評價之中,掩蓋了各基金投資操作的實際效果。為了規范市場,該政策于2000年5月取消,所以新股配售政策對投資基金業績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再者,依據有關資料,在1999年5月前上市的各個基金之間的配股收益相差不大,所以本文對基金的配股收益不作考慮。

二、基金評價指標

本文所選擇的評價期間包括了基金在2000年的分紅過程,由于基金分紅之后基金資產凈值的突然減少,而大盤指數卻不因為分紅而下降,所以兩者的較大背離導致兩者的相關系數下降。為了保證評價指標計算的合理性,本文把評價期間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2000年5月26日至2001年3月23日和2001年4月13日至2002年2月1日。把基金分紅的時間去掉,可以不考慮基金分紅對基金凈值的影響,以保證數據計算的科學性。本文選擇了市場組合基準?基準1?和國泰君安指數組合基準?基準2?,兩個基準在兩個評價期間的評價結果的圖表如下:

表12000年5月到2001年3月10只基金的收益率

基金名稱期初凈值期末凈值收益率名次

基金興華1.4211.5290.0763

基金安信1.8551.9280.03946

基金普惠1.5121.5950.05495

基金開元1.6441.7570.06784

基金漢盛1.4261.4720.03237

基金景宏1.3521.3870.02599

基金裕隆1.4251.4650.02818

基金同盛1.2331.40.13541

基金金鑫1.2881.4370.11572

基金泰和1.4241.4580.023910

基準10.0661

基準20.0641

表22001年4月到2002年2月10只基金的收益率

基金名稱期初凈值累計分紅期末凈值收益率名次

基金興華1.19401.062-0.11061

基金安信1.4301.234-0.13713

基金普惠1.22400.996-0.18636

基金開元1.26200.986-0.21879

基金漢盛1.17100.937-0.19988

基金景宏1.1400.835-0.267510

基金裕隆1.14900.962-0.16284

基金同盛1.23501.067-0.1362

基金金鑫1.25801.016-0.19247

基金泰和1.3560.2260.904-0.16675

基準1-0.2852

基準2-0.2618

表32000年5月到2001年3月10只基金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率

附圖

表42001年4月到2002年2月10只基金風險調整收益率

附圖

三、計算結果分析

分析計算結果發現:第一個評價期間大盤指數處于調整和小幅上升階段,上證綜指上漲9%,深圳成指上漲7%,各個基金凈值也略有增加?;鶞?的收益率為0.0661,基準2的收益率為0.0641,10只基金中有4只基金超過了兩個基準組合的收益率,分別是基金同盛、金鑫、興華和開元,其中相比設立較晚的基金同盛和金鑫高出基準收益率較多??傊诖穗A段超過一半的基金收益比基準組合差。

這一評價階段各個基金的周收益率與組合基準的周收益率有較好的相關性?;鹬苁找媛逝c基準1的相關系數大都在0.6~0.8之間,只有基金開元和泰和的相關系數較低,但也接近0.6?;鹬苁找媛逝c基準2的相關系數除基金泰和外均在0.8以上。表明國泰君安指數的組合基準更能準確的反映出基金的業績。較好的相關性為計算評價指標的準確性奠定了基礎。比較各個基金的標準差發現:除基金興華外其他基金的標準差較高于兩個基準組合的標準差?0.017和0.0164?,這表明基金的總風險要高于市場的總風險,但是除開元外相差程度不大?;鹌栈?、安信、漢盛、裕隆、景宏、泰和6只基金的總風險略高于基準組合的風險,但是沒有取得高于基準組合的收益。按高風險高收益的原則,這6只基金在高風險的情況下沒有取得應有的收益。

以基準1計算的值除基金開元的超過1外,其他基金的β值均在0.7~1之間,表明基金開元的系統風險大于基準組合的風險,其他基金的系統風險小于市場風險。以基準2計算的β值明顯比前者高,大都在0.9以上,有4只基金的β值超過1,它們分別是:普惠、開元、漢盛和裕隆,這4只基金的風險已大于市場風險。

以市場組合為基準的計算結果表明夏普指數和特雷諾指數的排序結果極為相似,基金同盛為均第一,基金裕隆和泰和的名次略有差異。夏普指數是單位總風險的超額收益,而特雷諾是單位系統風險的超額收益,評價結果的相似說明基金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非系統風險或者整個證券市場的風險較大。詹森指數反映的是基金捕捉超額收益率的能力。評價結果顯示有5只基金的詹森指數大于零,說明一半的基金實際業績好于它的理論預期收益。詹森指數的評價結果與特雷諾指數的評價結果也較為相似,特雷諾指數的結果是同盛第一,開元第二,而詹森指數的結果是開元第一,同盛第二,但是注意到開元和同盛的詹森指數相差很小,分別是0.0032和0.0031,同樣基金漢盛和泰和的詹森指數也相差極小,分別是-0.00072和-0.00071,如果忽略這一點,則兩個指數的評價結果幾乎相同。

以國泰君安指數組合為基準的計算結果來看,由于基金泰和與基準2的相關性較低,所以它的計算結果相對不準確。如果不把泰和的計算結果考慮在內,則特雷諾指數與詹森指數的排序結果完全相同。

其中:s表示夏普指數,t1,jI表示基準1的特雷諾指數和詹森指數,t2,j2表示基準2的特雷諾指數和詹森指數。從上表來看:以不同基準計算的四種評價指數排序結果的相關性均較高。以總風險為調整基礎的s與以系統性風險為調整基礎的t1和j1的相關性比較而言,s與t2和j2的相關性要低,t1與t2,j1與j2的相關系數均在0.9以上,表明以不同基準計算的排序結果很相近。由于所選的樣本時間較短,無法消除短期波動,而且樣本只有10個,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上述結果。

以上評價的排序結果的相關性列表如下

st1j1收益率t2j2

s10.98790.95150.87880.87880.8182

t1-10.97580.85450.92730.8788

j1--10.78180.95150.9152

收益率---10.75760.6970

t2----10.9879

j2-----1

總的來說,在這一評價期間,有4只基金的夏普指數分別大于基準1和基準2,5只基金的特雷諾指數大于基準1,4只基金的特雷諾指數大于基準2。說明約半數基金的業績好于基準組合的業績。采用兩種不同基準的情況下,同盛、開元、興華的業績較佳,而在基準1的條件下,泰和、裕隆的名次靠后,在基準2的條件下,裕隆、漢盛的名次靠后。

第二評價期間大盤處于一個漫長的下跌態勢,整個期間上證綜指下跌了31%,深圳成指下跌了41%,各個基金的凈值也紛紛下降,所以表中計算結果大部分為負值。兩個基準組合的收益率分別為-0.2852和-0.26181,10只基金的收益率全部高于基準1的收益率,但是基金景宏的收益率為-0.2675,高于基準1的收益率,卻低于基準2的收益率。表現較好的是基金興華、同盛和安信,它們的跌幅不到基準1收益率的一半??傮w看基金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

第二評價期間基金的周收益率與基準1的周收益率的相關性均在0.75~1之間,相比之下,與基準2的周收益率的相關程度略低。但基金泰和除外?;鹛┖偷南嚓P系數只有0.5163和0.5914,由于它在2001年中期分紅導致凈值變化。本文沒有對泰和的凈值進行復權處理,因此第二評價期間泰和的評價結果只是參考,并不對其排序和比較。

各基金的標準差均小于基準1和基準2的標準差?;鸬目傦L險小于基準組合的風險。說明基金在下跌行情中有意識地規避了風險,跌幅小于大盤。第二期間基金的β值明顯低于第一期間的結果,也說明基金市場風險的相對程度減小,受大盤下跌的影響減小。

四種評價結果的相關性列表如下

st1j1收益率t2j2

s10.98330.96670.93330.96670.9667

t1-10.98330.90.98330.9833

j1--10.916711

收益率---10.91670.9167

t2----11

j2-----1

與第一個評價期間相比,第二期間的評價結果的相關性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個期間的評價時即使不考慮風險因素,只根據基金的收益率進行比較也有一定的適用性。因為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中基金可供投資的品種不多,一只股票可能被多家基金看好,基金在選擇股票時存在著趨同性。因此,基金的風險存在一定的趨同性。

第二評價期間表現較好的是基金興華、安信和同盛,而景宏和開元名次靠后。把兩個評價期間的結果綜合來看,基金同盛和興華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業績,而開元在大盤下跌過程中盡管β值分別從1.068下降到0.6315?相對基準1?和1.3576下降到0.5481?相對基準2?,但是也沒能改變業績下滑的局面,以致落入后兩名?;鹁昂暧杀憩F平平到落入最后,相反基金裕隆由最后上升為中間水平,這也說明了基金經理在大盤下跌時能有效改變投資策略,使β值從0.856降低到0.6315?相對基準1?和1.0454下降到0.5577?相對基準2?,受大盤影響減小。

四、結論

1.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基金整體具有一定的抗跌性?;鸾浝砟軌蛲ㄟ^改變基金的持倉結構和持現比例,來降低β系數。

2.如果以基金收益率作為評價標準,而不考慮風險因素,兩個評價期分別有4只和全部基金的業績好于基準1。如果考慮風險因素兩個評價期間有一半以上基金的業績好于基準1。基金業績與基準2相比與上面的結果相似。這種情況與國外的研究結果是截然相反的。國外的研究表明,同等風險水平下,證券投資基金的收益率不會超過市場基準組合的收益率,這在某種程度上支持了其證券市場有效性的假設。而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業績好于市場,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證券市場的效率還不高。

3.本文所選的兩個評價基準在評價基金的各個指數時的結果基本相同,所以選擇哪個基準對評價的結果影響不大。但是,以不同基準計算的β值有一定的差距。

4.對于三種風險調整評價方法而言,盡管它們的衡量角度不同,但評價結果均十分相似。例如:夏普指數和特雷諾指數的衡量基礎,一個是基金的總風險,一個是基金的系統風險,但是結果極為相似,它反映兩種可能的情況:一種是各個基金的投資組合已經充分分散了非系統風險,這樣基金的總風險與系統風險相當;另一種是整個證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較大,而非系統風險較小。計算結果表明,基金與基準1的相關系數在兩個評價期間分別集中在0.75和0.85左右,基金與基準2的相關系數在兩個評價期間分別集中在0.81和0.83左右,個別基金在第二評價期相關系數大于0.9,如果基金充分分散了非系統風險,則基金的收益率與基準組合的收益率的回歸系數應大致在0.9以上。由此,可以認為這10只基金分散了部分非系統風險,沒能做到充分分散,評價結果的相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整個證券市場的系統風險較大,使得各個基金的總風險與系統風險相似。盡管基金能分散部分非系統風險,但是由于非系統風險占總風險的比例小,最后的結果是不明顯的。

【參考文獻】

1.Treynor、JackL、Mazuy,"CanMutualFundsOutgussMarket?",HarvardBussinessReview,

1996,44,131-136

2.Fama、French,"CommonRiskFactorsintheReturnonStockandBonds",Journalof

FinancialEconomics,1993,33

3.FrancoModiglianiandLeahModigliani,"Risk-AdjustedPerformance",JournalofPortfolioManagement,Winter1997

4.李博、吳世農:《基金業績評價的實證研究》,《證券市場導報》2001年第8期。

5.汪關成:《基金的市場時機把握能力研究》,《經濟研究》2001年第1期。

6.王聰:《證券投資經濟績效評估模型分析》,《經濟研究》2001年第9期。

7.張孝鋒:《關于我國政策性銀行的幾點思考》,《首都經濟》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