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金融下的證券專業論文

時間:2022-10-20 02:44:59

導語:高職金融下的證券專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金融下的證券專業論文

一、高職金融證券專業競賽概況

1.全國大學生商業銀行技能競賽

由全國金融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深圳智盛公司舉辦的“智盛杯”高職生商業銀行技能競賽,目的是檢驗高職院校專業實踐教學成果。通過商業銀行職業技能競賽,學生全方面展示商業銀行柜臺業務職業技能,吸引金融企業關注,最終目的是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鼓勵企業參與專業教學改革,提高學院人才培養技能水平。

2.江西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

該項賽事由江西省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以及共青團省委聯合主辦,由各高校承辦不同類型的技能競賽。我院(江西財經職業學)承辦了江西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證券投資技能競賽。此次技能競賽主要目的是搭建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的平臺,提升高職學生證券分析與操作能力,鍛煉學生的口才、思維及應變能力,讓學生能更好地將證券投資理論與投資實踐相結合。

3.大智慧公司舉辦的全國精英選拔賽

該項賽事由共青團作為指導單位,大智慧公司舉辦了2014年“大智慧杯”高校金融精英選拔賽。本次競賽主要內容是大學生對創新金融產品的認識及推廣工作,掌握投資技巧和風險防范能力。本次競賽建立了金融企業和高校學生的交流平臺,為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提供良好的契機。通過競賽項目,鍛煉和培養金融企業所需的人才,為人才培養提供合作機會。同時,比賽讓學生和教師有機會交流學習和教學的經驗,為廣大的學生提供學習的好機會,推動我國金融人才的培養,促進金融行業的發展。

二、以賽促學”在金融與證券專業教學中作用分析

1.參賽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目前,在高職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傳統課堂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是我們面臨的問題[1]。通過競賽能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更能進一步掌握金融類專業相關崗位所需技能。競賽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的不足之處,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參加技能競賽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營造學生積極向上的學風。

2.參賽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方式

參加各類金融證券類競賽是對教學成效的一種檢驗,并體現教學成果。以服務學生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方式是否能通過競賽項目來實現[2]?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否能通過競賽的方式來實現?答案是肯定的。比賽是學生表演的舞臺,參賽選手通過展示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和技巧,展示教師教學努力成果。如證券投資技能競賽項目,初賽環節考驗學生證券投資專業知識的能力,復賽答辯環節考驗學生的應變能力及自我推銷的綜合能力,從而全方位地鍛煉了學生的學習和應變創新的能力。

3.參賽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

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比賽,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要求逐步提高。為了適應高職的內涵發展需要,在各種金融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秀的成績,學院要有一批素質優良、高職稱、高技能教師,建立教學能力強、專業學識水平高、實踐操作能力過硬的“雙師型”隊伍。因為競賽,要求高職院校要有一支由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專業教師特別是一線崗位的高技能專家組成實踐教學團隊,參與競賽項目的賽前準備、訓練及模擬比賽,這就要求專業實踐團隊的每名教師具有很高的實踐教學能力。比賽成績從一個方面體現了學院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學生金融專業核心技能,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對專業教師的教學的要求。因此,通過技能型競賽能促進“雙師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滿足金融與證券專業師資培養需要。

三、“以賽促學”模式改革的實施

1.重視“以賽促學”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的教學以往以理論教學為重心,以實踐做為支撐的教學理念,應轉變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實踐教學為重點,以理論教學為基礎”的教學理念,所有專業課程教學都在實驗實訓室進行,教學過程以實踐動手為主[3]。為使“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在高職金融證券專業課程中的執行,學院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措施,應出臺競賽活動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提高參賽的意識和創新的能力,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素質的提高,獎勵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的指導教師和學生。

2.以賽事活動為契機,改革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部門要優化“以賽促學”教學模式下的金融與證券專業課程體系結構,鼓勵改革和創新。從實踐能力入手,強化動手能力,構建以就業能力為導向的“課程標準體系、企業崗位能力標準體系、職業技能標準體系”三大課程體系[4]。以提高學生就業創新能力為目標,狠抓課程建設和技能教學,培養企業所需的實用人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在金融證券專業教學過程中,結合競賽活動所需要的知識,開展有針對性并采用模擬仿真的方式對專業知識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培養出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實用性的人才[5]。比如將證券投資分析和證券交易等課程結合證券投資模擬賽事環節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去,通過競賽,將綜合設計教學項目納入實訓和理論教學環節中。用競賽的要求來訓練學生,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接受模擬真實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

3.完善“以賽促學”考核制度

首先,是課程考核內容的變化。在金融證券專業課程考核中引入職業技能競賽成績,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競賽內容,實現“以賽促學”的理念,同時也要達到“以賽促教”的效果[5]56-57。課程期末試卷和平時作業不是單一的習題,而應包括與競賽內容相近的案例,具有多樣性。比如學習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時,融入證券投資分析技能競賽復賽的內容,讓學生做好PPT,針對個股和大盤上講臺給同學進行點評,鍛煉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其次,成績考核的方式也隨之改變。學院可以考慮將大賽明確納入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實踐”課程,實行“以賽代考”,給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以相應的成績及學分直接認定。課程的考核與競賽成績直接掛勾確定課程成績,如獲得競賽一、二、三等獎的同學不用參加課程的期末考試,直接認定成績為優秀。最后,對競賽項目的重視、支持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前提條件。鼓勵中青年教師指導競賽項目,帶領同學參加競賽;出臺優秀指導教師的考核辦法,將教師的成績納入年終考核指標體系;給予一定物質回報,同時計算教學工作量。

總之,通過學生參與專業職業技能競賽,能培養學生對未來就業的職業信心,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同時,通過技能競賽也為企業遴選了優秀人才。實踐證明,參加競賽的學生經過激烈的比賽環節,使他們在各方面更加成熟,增強了獨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而這些能力往往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通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可以推動學院的教學模式的改革。“以賽促學”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是高職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新的探索與嘗試,更是推動我國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貢獻力量。

作者:王能翔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