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課堂提問的藝術性探討

時間:2022-03-08 06:01:02

導語:初中政治課堂提問的藝術性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政治課堂提問的藝術性探討

摘要:課堂提問是組織政治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提問也是師生展開良好互動的橋梁。政治教學要真正實現“對話”,課堂提問需要以啟發思考回歸文本作為根本。智慧高效的政治課堂提問,既能夠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又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還能強化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對增加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提問

引言

提問是政治課堂教學中較為常用的方法之一,提問也是課堂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提問教學重在引導,引導得好,則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基于此,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在提問上下功夫,以問題作為引子,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如何在課堂中進行提問教學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展開以下幾點探究:

一、提問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所謂的興趣點,主要指的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問題的激發下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理解要學習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政治課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而且還能使學生覺得簡單的容易回答的感到學習有用、有趣的問題。例如,在講解“是非善惡有公論”這一框題內容時,設置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結合實際生活,說說在我們身邊存在著哪些違背社會道德要求的行為”?問題提出,同學們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課堂氛圍也是十分活躍。在討論中便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利于學生檢討自己,對自身的不良行為也能及時改正過來。

二、找準重點——針對性提問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教師需要對教材與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調查,抓住教材的重難點與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儲備知識的情況,因材施教,把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設計問題的基本出發點,確保在課堂上提出來的問題既不是輕重不分,也不至于漫無邊際,也不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要做到有禮有節。例如,在學習完《遵紀守法》這一單元內容后,可以結合學生較為模糊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就“四大保護線”與“自我保護”的關系這一教學難點展開探究。先可以先給出背景材料,然后再圍繞著材料向學生提出三個問題:第一,四大保護線的內容有哪些?第二,我國的法律法規為什么要明確規定未成年人必須要接受特殊的保護呢,說說其中的原因?第三,有人說有了四大保護,未成年人就能夠無憂無慮地健康成長了,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請你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就這三點問題展開探討。設置這樣的提問,既能做到溫故知新,又能及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概括歸納能力,而且還理清了教材當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得政治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

三、找準重點一針對性提問

在教學設計環節,需要教師深入分析教材,了解學生的真正所需,總結出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針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及儲備知識的情況因材施教,把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設計問題的依據,保證在課堂中提出來的問題不分輕重,漫無邊際,也不能只蜻蜓點水一帶而過。例如,在學完《遵紀守法》這一單元的內容后,可以就學生模糊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的講解,重點突出,針對“四大保護線”和“自我保護”的關系這一教學難點,不要直接讓學生去記憶,先給出背景材料,并且再圍繞材料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首先,四大保護線的內容主要有哪些?其次,我國法律法規為什么要明確規定未成年人必須要接受特殊的保護呢?再者,有人說,有了四大保護,未成年人就能夠無憂無慮地健康成長,你們怎么看待這個觀點?是否正確?,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展開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做到溫故知新,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概括歸納能力,有利于讓他們理清教材當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得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更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四、在思維懸念處提問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碑攲W生感到“憤悱”時,即在“心求通則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時發問和啟發則能取得較好的提問效果。教師進行提問時要把握好發問的時機,要在學生的思維懸念處設問,有助于提高提問的有效性。例如,在分析《走共同富裕之路》這節內容時,為調動學生的思考積極性,我則采用了設置懸念的方式來設計問題:我們一起來聽《春天的故事》這首歌曲,這首歌中提到了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是誰呢?第二,歌曲又贊揚了老人的哪些事跡呢?兩個問題過后,我又帶領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深入學習、探討,在課程學習完畢后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國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共同富裕又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四個尊重”的意義是什么呢?設置這樣的問題,既讓學生回顧了教學內容,又能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這個案例中,我正是利用了學生的“憤悱”,在他們的思維懸念處提問,使得課堂教學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種非常重要切有效的教學方法,掌握好課堂提問的技巧,既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這兩個方面的作用,將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激發出來,啟迪他們的心智,為促進學生應用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錢黎明.初中政治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則及方法舉隅[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5):115-116.

[2]尹珍香,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5期.

[3]徐宏偉,認知創造性思維的過程與方法[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洪松舟,盧正芝.提問:教師有效教學的基本能力[J].中國教育學刊,2008,(2):30-34.

[5]張翠萍.對有效提問原則如何應用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2,(6):112-113.

作者:郭利珍 單位:內蒙古察右前旗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