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解讀信息能力的高中政治論文

時間:2022-01-01 11:48:21

導語:培養解讀信息能力的高中政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解讀信息能力的高中政治論文

一、引導學生全方面的看待問題進行解讀

從本質上來說,高中政治課程屬于文科,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文字性內容需要學生進行解讀,并從中提取具有可用性的信息。特別是在高中政治的材料問答題中,學生必須認真閱讀問題和材料,才能夠正確的作答。但是,從高中政治教學的實踐來看,眾多教師并沒有通過政治教學培養學生信息解讀能力的意識和理念,也就導致教師對此工作的不重視,沒有開展相關的訓練,也就無法對學生的解讀信息能力進行有效提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全方面的看待問題,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進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的解讀、收集和整理。例如,在解讀杭州市發放旅游消費券現象這一材料題中給出如下材料:杭州市旅委宣布,從2009年3月1日起,杭州將大規模發放旅游消費券,總額1.5億元。旅游券可在杭州七縣市范圍內使用,消費滿40元使用10元。此舉將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為杭州帶來更多的旅游收入。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旅游業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行業每增加一個就業機會,社會就能增加5~7個就業機會。其中,該題設立的問題是請從經濟學角度對上述材料進行合理的分析。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現代教育仍舊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又尤其體現在高中教學中。更進一步說,教師更加重視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不是能力,只是為了提高學生應對考試的手段和技巧,并沒有真正想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正是在這種錯誤理念的引導下,教師只看到該問題的表面,也就要求學生根據題目意思,引導學生從經濟學角度對該材料進行解讀和提煉。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看待問題和材料的角度和層次就受到極大限制,雖然能夠更高效率的解答問題,卻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針對于此,教師要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就應該拋開應試教育的錯誤理念,引導學生在材料分析題中更加全面的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提煉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具體地說,在上述材料題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經濟學角度進行分析、從政治學角度進行分析、從哲學角度進行分析。根據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學生對材料的閱讀和信息解讀也將發生變化。在此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看待同一問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

二、注重培養學生信息解讀的方法

另一方面,通過對學生的觀察與分析后得出,學生信息解讀能力較低的主要原因還在于信息解讀的方法不正確,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導致信息解讀的效率和質量相對較低。具體地說,當學生在面對政治材料時,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認真地進行閱讀,卻難以在頭腦中產生較強的印象,難以對材料中的信息進行提煉和整理。究其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信息解讀方法,無法進行高質量高效率的信息解讀。因此,教師要提高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就必須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方法。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信息的主體,要能夠有條理、有邏輯的對信息進行整理和收集。進一步說,教師必須讓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信息解讀,如把握信息的主體,了解發生了什么、發生的原因是什么。這就是有一定邏輯性和條理性的進行信息解讀,既保證了信息解讀的正確性,也提高了信息解讀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小組交流學習法培養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

同時,教師也必須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對高中政治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針對培養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來制定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達到提高學生信息解讀能力的目的。從本質上說,要提高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也就是要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意識,并從中深度挖掘更多的有用信息,進而對問題和材料進行提煉和歸納,達到信息解讀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教師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也就是要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政治材料的過程中挖掘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此時,充分利用小組交流學習法就能夠達到上述目的。所謂小組交流學習法就是指教師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或條件分為不同的小組,并為其安排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此基礎上,學生就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并通過討論和交流完成教學任務。最后,教師對整個過程中進行總結和評價,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通過小組交流學習法,教師就能夠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與討論,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傾聽他人的看法。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利用團隊的力量更加效率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也能夠學習他人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能夠借鑒他人的思維角度,進而引導學生能夠多角度、多層次的看待問題,最終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以下面的材料為例:某縣地處資源貧乏的丘陵地帶、交通也不便利。但是,他們卻從相對落后的農業小縣發展成實力雄厚的經濟強縣,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和諧社會建設的成功道路。該縣政府的主要做法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制定實施“興商建縣”戰略,“以工哺農,以商強農”戰略,不斷加大對農村的財政支持力度;“加大財政對教育、文化投資,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制建設,初步形成覆蓋城鄉的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開展節約資源活動,文明創建活動,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努力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要求學生分析該縣所履行的國家職能。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部分學生首先看到該縣成為了經濟強縣,促進了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履行了經濟建設的職能。這是本材料表現的最為明顯的地方,是一個顯性的信息。此時,另一部分學生發現該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大力發展了當地的教育和文化事業,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素質和精神,因此也履行了文化建設職能。同時,也有部分學生根據材料中指出的該縣積極創建文明活動,并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因此也履行了社會公用服務職能。在此過程中,通過小組的交流與討論,教師就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材料中的信息進行了更有深度的理解和提煉,也就對材料內容有了更有效的解讀。更進一步說,單獨的學生很難全方面的解讀材料中的信息,很容易出現遺漏的地方。但是,通過小組交流學習法,教師就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更高效率的解讀。這就發揮了團隊的力量來完成教學任務,并且能夠讓學生聽取其他同學生的觀點,能夠幫助學生借鑒其他同學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

四、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讓學生愿意解讀

最后,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興趣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必須要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更加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的目的。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才能夠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解讀信息,并且主動積極的提高自身的信息解讀能力。一方面,教師要提高學生對高中政治教學的興趣,要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進行政治學習。這就需要眾多教師發揮高中政治課程的趣味性,可以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多列舉時事政治來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產生對政治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對高中政治材料的解讀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對相關的材料進行篩選,在相應的練習中為學生提供具有趣味性的材料。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與社會焦點息息相關的材料進行信息解讀能力訓練,如奧運會的開展、國家重大的政策頒布等等。這些事件對學生的吸引力較大,也就能夠吸引學生主動積極的進行閱讀和解讀,進而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信息解讀能力訓練,最終提高學生的興趣,達到提高學生信息解讀能力的最終目的。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解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中更好的發展與成長,是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不斷總結和交流,提出更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對策,提高解讀信息培養的有效性,達到切實培養學生解讀信息能力的最終目的。

作者:王穎單位:肇源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