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對策
時間:2022-10-11 03:43:23
導語: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在高中階段,政治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關系著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學習成績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高中政治的四大教學內容政治、經濟、文化、哲學都是以生活為載體,以生活為主線,可見教學內容理論與生活的和諧、統一性。這就要求政治教學打破以往的教師、教材、課堂至上的模式,順應新課改提出的教學回歸生活化的要求。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將現實生活融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正視生活并對現實生活現象進行思考和剖析的教學方式。
一、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1.學生立足生活實際的需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共同生活”三大教學理念,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實踐,學會如何處理社會問題。高中階段不僅是學生求知欲較強的階段,也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需利用學生在高中階段的特點,選取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推廣符合高中政治教學要求的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而激發學生對政治理論的情感共鳴,啟發他們去探究生活問題,用理論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對理論的理解。2.體現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政治教學不是對學生簡單地灌輸政治理論,讓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政治,而是要讓學生扎根于實際生活,用所學的哲學、經濟學理論來分析客觀世界和問題,將政治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從而實現教學的初衷“知行合一”。3.增加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致。與其他課程相比較,政治理論、知識相對抽象,教學相對枯燥和單調,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導致教學效率不甚理想。因此,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致,這樣才能讓學生最大程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生活化教學可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課堂氛圍,增添教學趣味性,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致,促進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正確的生活化教學理念作為正確的意識有助于引導政治教師實施生活化教學,采用符合教學規律以及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所以,即使是在生活化教學的實踐中出現問題,政治教師也應堅定生活化教學理念并在理念的支撐下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方式。政治教師應以學生為本位,主動地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了解學生真實需求,將生活實例引入課堂,將政治知識滲透在生活實例中,著力培養學生思索和實踐能力,從而讓政治課堂真正地活躍起來。2.改進教學硬件條件。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生活化實踐要求學生有處理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這都需要紙質書籍、電子文獻、圖書館、活動場所等硬件設施的保障。學校圖書館應根據時代的發展引進一些較前沿的紙質書籍,及時更新完善電子設備和各大數據庫信息。教師可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圖書館查閱文獻,收集資料,解決相應的問題。學校的活動范圍和生活體驗度有限,因此,學校可適當聯系紀念館、養老院、市場、工廠等與生活密切的場所,推動生活化教學的展開,將學生置于社會大環境之中,讓學生的政治學習源于生活,走入生活。3.強化教學內容生活色彩。教學內容需以教材為主,但這并不意味著教材就是所有的教學內容。政治教師應以教材為根本,從教材內容出發,挖掘和收集生活中實例和資源,將體現政治關系、經濟規律以及哲學理論的生活范例融于教學內容之中,并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代表性范例進行講解,從而增強教學的生活性和情景性。4.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生活問題。有問題,學生才會去思考。研究表明,大腦會選擇性忘記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件,然而對與自身相關的事件會高度關注,將教學內容與生活事件結合起來,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基于這一原理,政治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后,可引入相關生活問題,創設情境并提問學生,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例如,在《消費觀》的講解中,教師可提出一些平常多見的社會現實問題,如借用高利貸購買手機是否合理、將生活費用于購買品牌包是否正確、你認為高中生如何支配生活費才是合理的等問題。在學生積極探討之后,教師再做總結,既可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政治知識,又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再如,在《價格影響因素》的講解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生活實踐任務:讓學生去小商店、超市、商場等不同的場所購買同一品牌、同一規格、同一款飲料,完成實踐問題“為什么同一飲料在不同場所的價格不一,是哪些因素導致的?”這可引發學生自主地去思考價格影響因素有哪些,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和拓展基礎知識。
作者:李琳 單位:秦安縣西川中學
- 上一篇:鄉村振興下精準扶貧審計策略優化
- 下一篇:新財務會計制度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