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實踐

時間:2022-11-08 09:29:05

導語: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實踐

摘要:為準確了解湖北省農藥包裝廢棄物產生和回收處理情況,本文調研總結了部分縣區有關工作情況,梳理了湖北省自《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以來,農藥包裝廢棄物產生和回收處理概況,分析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并對此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湖北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實踐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對保障農業生產、糧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農民使用后習慣將農藥包裝廢棄物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坑塘、溝渠旁,大量農藥包裝廢棄物已成為農業面源污染,探索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處理辦法勢在必行。2020年,農業農村部聯合生態環境部頒布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做出了具體規范與要求。湖北省早謀劃、早安排、早行動,省農業農村廳2019年就印發了《關于全面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的通知》,穩步推進有關工作展開。在此背景下,我們開展了湖北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情況的調研工作,希望為我省有關工作的推進提供參考。

1湖北省農藥包裝廢棄物產生和回收概況

1.1產生情況

湖北省是農業大省,作物種類多,復種指數高,農藥用量大[1],年均使用農藥超過9萬噸(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因此包裝廢棄物產生量也較大。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和中國農藥工業協會2019年的調查統計,農藥產品以瓶裝和袋裝為主,61.95%采用瓶包裝,38.05%采用袋包裝,按照瓶包裝物重量占產品毛重的10%~20%、袋包裝物重量占產品毛重的3%~5%測算[2],湖北省整體農藥包裝廢棄物常年產生量超過9億個,總重量在9000噸左右。

1.2回收處理情況

2019年,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各地對轄區內農藥包裝廢棄物產生情況開展了普查,探索開展回收處理工作,當年即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228噸,處理125噸,有效緩解了農藥面源污染,對保障湖北生態環境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湖北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試點工作方案》,重點在新洲區、仙桃市、赤壁市、潛江市、沙洋縣、秭歸縣、枝江市、江陵縣、英山縣、武穴市等10個縣市區開展試點示范,并組織召開了回收處理試點工作培訓班,推進回收處理試點工作有序展開。截至目前,全省所有回收處理試點縣均已建立組織領導體系,印發工作方案,加強宣傳培訓,全面開展了回收處理工作,工作機制基本建立。其中新洲區成效十分明顯,2020年全區回收74.7噸,回收率達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1.3主要回收模式

目前湖北省試點縣多探索采用以下三種回收方式。1.3.1押金回收制目前主要是赤壁市等地在探索。農藥經營門店與農業農村局簽署責任書,安裝“農藥包裝押金售退終端”,建立臺賬,農藥使用者在購買農藥時需同時支付押金,交回包裝物方可退還押金。1.3.2獎勵補貼或積分管理制目前主要是沙洋縣、潛江市等地探索應用。獎勵補貼制是根據當地實際條件制定相應補貼標準,按照回收臺賬或實際計數稱重結果對交回包裝廢棄物的群眾和回收站點進行獎勵或補貼;積分管理制是在獎勵補貼制的基礎上,引入積分管理,對農資經銷點回收工作實行扣分制,以分值決定獎勵和處罰措施,對群眾交回廢棄物的實行積分制,憑積分可兌換農資或日常物品。1.3.3第三方運營制目前主要是新洲區、武穴市等地實踐應用。通過招投標等法定程序,引入第三方運營機構,由第三方負責回收點、儲運中心的建設和回收處理各環節的安全有序,此模式多與獎勵補貼制融合使用。

2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2.1回收處理意識不強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今年初才開始全面推進,目前多數地方對回收處理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宣傳剛起步,多數農民認識尚不到位,只圖眼前方便,亂扔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現象仍然存在。此外,由于農藥包裝廢棄物缺少經濟價值,在沒有鼓勵政策的情況下,農戶用藥后主動收集交回農藥包裝的積極性不高。目前主要表現在:一是田間溝、塘等仍時有農藥包裝廢棄物;二是常有農戶將農藥包裝廢棄物簡單的丟入生活垃圾;三是設立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桶內常出現其他垃圾。

2.2資金投入機制有待完善

2.2.1市場主體資金投入有限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需要較多資金維持提高回收系統的運轉效率。根據《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規定,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應當按照“誰生產、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履行相應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承擔相應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費用。但在實際生產中,一方面農藥生產企業和農資經銷門店開展回收處理工作,會加重負擔,降低營業利潤,容易出現轉嫁回收處理成本給農戶的現象;另一方面多地回收處理臺賬的建立與使用尚未規范完善,無法明確市場主體應該承擔的具體資金額度。因此目前市場主體承擔回收處理費用普遍缺位,有關機制仍待探索。2.2.2政府資金投入不足調研發現,目前多數地方缺乏資金投入。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各地客觀條件受限,各縣(市、區)財政多數比較緊張,長期列支專項預算難度較大,各試點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多依賴省級試點資金;另一方面是主觀認識不夠,有部分地區認為開展回收處理工作投入大且投入后難見明顯成效,費力不討好,不愿意在回收處理工作上過多投入資金。

2.3主管部門監督手段有限

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對多數地方來說是一項新的工作,監管機制和手段都在探索完善中。特別是基層農業綜合執法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監管的人員隊伍、有關經費、制度建設等方面都還不健全、不完善,導致日常監管工作困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涉及廣大農業從業者、農藥經銷商、農藥生產企業等許多主體,情況復雜,湖北全省共有40多家農藥生產企業,14000多家農藥經銷門店,監管面臨點多量大任務重的窘境。從調研情況看,目前多數地方能實施有效監管的基本只有回收點建設和回收處理臺賬的建立,但由于有關臺賬大多采用紙質記錄,容易產生漏記、錯記甚至更改的情況,是否如實記載基本靠主體自覺,導致無法準確把握回收處理情況。

3思考與建議

3.1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

進一步在多種媒體、渠道上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QQ、微信、短視頻、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媒體平臺和宣傳橫幅、告示牌、村民會、培訓班、觀摩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切實提高群眾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逐步改變“用后亂扔”的不良習慣,營造全民參與回收的良好氛圍。

3.2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

一是堅持落實市場主體資金投入。可參考引入積分管理制,把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情況列入評選考核和標準化經營門店建設等監管和獎勵活動的評價指標中,同時通過政府優先采購、購買服務、項目扶持等方式建立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承擔回收處理費用的積極性。二是加大政府投入資金力度。可將農藥包裝廢棄物納入美麗鄉村或鄉村振興考核指標,引導督促各地落實支持資金。要進一步提高各地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的認識,大力爭取各級財政資金的扶持力度,合理整合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綠色高質高效等方面的項目資金,統籌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特別是對于生產者、經營者不明確的包裝廢棄物,政府財政要依法依規補缺。

3.3進一步健全回收處理和監管體系

堅持貫徹落實誰生產誰負責、誰銷售誰回收、誰使用誰交回的原則,充分開展探索創新,逐步形成適合本地實際的回收處理工作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推進臺賬電子化和監管體系信息化,通過掃描二維碼記錄銷售與回收臺賬,通過后臺管理平臺或全程可視化的監控平臺等形式實現實時監管。進一步加強定期巡查、重點督察和總結交流,及時發現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違法違規的問題,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切實保證有關工作順利有序發展。

3.4進一步推廣綠色生產模式

農藥廢棄包裝物產生的根源在于農藥的使用,因此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高用藥水平,避免農藥盲目使用、過度使用是治本之策。要加強推廣應用“一主多輔”的科學輪作、套作模式和“有機環保”的綠色種植模式,促進化學農藥減量。要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通過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生物農藥等手段科學替代盲目使用的化學農藥。要大力推廣統防統治,通過統一防治并收集包裝廢棄物,減少小農戶自防包裝廢棄物產生多、分布廣等不利于回收的因素。

參考文獻

[1]郭子平.貫徹落實《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切實保障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安全[J].湖北植保,2021(2):3.

[2]任宗杰,秦萌,袁會珠,等.鄉村振興背景下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植保導刊,2021,41(4):81-84.

作者:張歐 謝原利 顧輝 許國建 王馳 周華眾 單位:湖北省植物保護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