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大型熱網安全的技術改進
時間:2022-05-19 11:13:03
導語:保障大型熱網安全的技術改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網重要節點閥門選擇和檢修
面對老化程度不一的管網、飛速發展的用戶和政府群眾的高度關注,降低管網故障影響范圍并在短時間內完成搶修是我們面臨的主要課題。經過分析,我們首先確定對關鍵節點更換閥門,更換的原則是出現事故能夠實現最小范圍的影響,實現最快速的修復。對于閥門的選擇,我們根據性價比,DN600以上選擇硬密封蝶閥,一些較大口徑非常關鍵的節點我們選擇了進口的三偏心線密封的蝶閥,DN600及以下管徑我們選擇全焊接直埋球閥。2011年底對篩選出的關鍵節點更換閥門后,關閉效果非常好,在運行期出現管網爆管故障后,我們實現了影響范圍小,維修迅速的目標,很好地保障了供熱安全運行。不應只是更換才可以實現閥門很好的使用,閥門的檢修同樣非常重要。由于焊接閥門密閉性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熱網中,但其可維修性差的缺點也同樣困擾著我們。逐年建設的管網除了老化程度不一,每年的管網建設也給整個管網“注入”了很多泥土等雜物,密封面垢泥等雜物的附著給蝶閥關閉造成致命的傷害,很多閥門對密封面做簡單的清理后即可實現較好的關閉效果。對此,我們借鑒鍋爐檢查孔的做法,在DN600以上閥門旁的管道上開設永久性的檢查孔,停運后,對需要檢修的閥門打開檢查孔,人員進入管道中查看閥門情況并對閥門密封面進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上緊盲板。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實現了大口徑蝶閥免拆卸檢修,效果良好。
多點應急補水應對突發事故
管徑的增大、管網長度的增加是集中供熱事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大口經管線爆管漏水給整個供熱系統也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形成供熱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以DN1000管線為例,假設閥門間隔2公里且閥門嚴密,其間發生爆管跑水,關閉閥門,放水,焊接維修后,我們需要充水785噸水,按照管網循環水量每小時10000噸設計的管網補水定壓點最大補水能力為每小時400噸,我們需要2個小時補水。如果同時考慮管網各處的跑冒滴漏正常補水量每小時100噸,補水點制水能力只剩下每小時300噸,那么我們需要近3小時補水。如果同時有另一處管線故障,那么我們需要更長的補水時間。計算挖掘時間,維修時間,補水時間、恢復運行時間,超過8小時形成供熱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這些搶修工作當中,我們能夠壓縮的也只有充水時間,做到這一點必須設置多點補水,實現故障修復后快速充水[2]。以往按照設計規范設置的單點補水定壓在大型管網中,由于其唯一性,很容易因停電、停水給整個管網造成停熱事故,其影響將是災難性的。雙路電源、雙路水源的設置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缺陷,但是補水定壓點的設置不一定都能夠滿足這一要求。因此,設置多處補水定壓的優點不僅僅是快速充水,而且可以很好地彌補單一補水點故障引發全網停熱的缺點。對于遠離熱源設置補水定壓點可參考《遠離熱源設置補水定壓點的應用》[3]進行設置。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們在一些較大的熱力站內進行了改造,根據管網壓力選擇設置了補水泵,實現了多點應急補水,管網爆管維修后一般在1小時左右即可完成補水工作。2011年底,在我市南環立交橋工程自來水管斷管施工時進行了不同補水定壓點切換運行,很好地實現了多點補水定壓保障和快速補水。
加強管網沖洗保障運行
根據《城鎮供熱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28-2004)規定,供熱管網在試運行前應進行清洗工作,并對清洗工作做了詳細的規定。但在實際的操作當中由于受施工條件、施工工期等限制往往無法很好地實現管網沖洗,這是供熱行業所共識的。近年來供熱計量的推進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推進當中最大的擔心也是水質不過關,而水質不過關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管網運行之前和運行之后都缺乏有效的清洗。管道施工中遺留的泥沙和水垢是管道中的主要雜質,而水中鈣、鎂離子結垢的溫度是60℃。在邯鄲地區,二次供水溫度一般不會超過60℃,因此二次水結垢現象并不明顯,即使存在水垢問題,也可以通過制軟水和加入化學藥劑的方式來解決。對于二次管網,我們通過旋流除污器結合末端聯通很好地實現沖洗,具體系統改造已在筆者所作《旋流除污器結合末端聯通實現二次供熱系統的清洗》中做了詳細的論述,在此不再贅述。[4]
通過以上措施,結合各種《應急預案》的實施,我市熱網運行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采暖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現行設計規范并未涉及以上技改內容,我們對以往的一些技術改進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對為熱力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本文作者:郭紀軍師文龍工作單位:邯鄲市熱力公司
- 上一篇:新建公路對鐵路隧道的影響
- 下一篇:帶壓修井裝備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