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質量及安全施工技術研究

時間:2022-12-27 08:46:12

導語:建筑工程質量及安全施工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質量及安全施工技術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建筑工程所提出要求均較之前有所提高。以此為背景,在對建筑施工所存在質量問題、安全問題及成因進行簡要說明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案例,圍繞可使現存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的策略展開了討論,內容主要涉及完善管理措施、優化安全施工技術兩方面,希望能使相關人員受到啟發,通過提高建筑質量與安全性的方式,為行業發展助力。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基礎安全;鋼筋混凝土

當前建筑工程施工問題包括諸多方面,具體問題及原因分析情況詳見表

1工程概況

本工程施工現場位于我國某南方城市的邊緣地帶,建筑在地形上屬于平原地區,土層結構以泥質粉砂巖為主要組成結構,地面凹凸不平,經過回填后,地面標高為0.300~0.900m,建筑工程施工組織人員在對建設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條件、氣候特征、土壤環境等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后,與項目總工程師共同制訂詳細周密的工程施工方案,包括基坑支護、鉆孔放線、混凝土回填等施工環節,為工程施工提供切實可行的技術指導和理論支持。在工程施工中,可出現偏差的項目見表2.

2完善建筑施工相關管理措施

2.1嚴格把控建筑施工材料

工程管理者要對建設材料質量、采購流程等方面進行科學監管。(1)要對施工建材采購工作進行監督,結合工程施工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對所采購的建材進行質量檢驗,確保建筑材料滿足建筑工程施工使用標準,嚴禁使用劣質材料,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2)相關人員要對建筑工程施工進行精細化管理,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對建筑施工材料使用、管理、儲存等問題進行集中控制,同時要求建材管理人員對材料規格、種類、用途進行明確,便于工程施工人員開展相關工作,提高工程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

2.2制訂合理工程施工規劃

工程施工規劃要包括對建筑工程總體進度及建設目標的相關規定,要求囊括工程施工的各個標段,同時需要駐地工程師與管理人員對施工規劃進行可行性查驗,完成工程施工準備工作,為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及施工技術的穩定提升創造有利條件。工程施工準備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3方面。(1)建筑工程管理人員要以工程實際施工情況為基礎,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制度,不斷強化施工管理細則,提高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精準性和針對性。(2)建筑工程設計人員要具備現代化設計意識,綜合運用多種科學技術手段,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及施工技術水平進行模擬、仿真和預測,靈活應用BIM技術,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對工程施工情況進行整體設計與建模,同時結合仿真技術,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整理,結合實際情況,形成完整的技術解決措施,避免施工中出現混亂局面。(3)工程管理人員要對工程實際施工進度與合同中對應條款內容進行對比,工程竣工后,形成完整的工程結算、竣工報告,實現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綜合管理。

3優化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技術

3.1調整工程施工技術標準

要求工程管理人員結合實際情況,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技術標準進行優化與調整,按照國家級施工技術規范,對施工群體進行集中教育與培訓,尤其在進行建筑樁基施工期間,要嚴格規范施工技術,否則難以保證建筑樁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建筑工程施工初期,管理人員要對施工人員安全施工技術進行檢驗,根據技術水平的高低將施工人員進行分組,深入挖掘項目工程施工人員所具備的優勢資源,在各項指標符合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各組負責各自的施工地段,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建筑工程施工期間,要按照工程施工技術標準,對施工人員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進行嚴格的規范和要求,促進多種施工技術之間融合,如在進行基坑深挖施工時,要配合搭設腳手架、完善基坑支護措施等項目,確保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工程施工人員綜合應用現代化施工技術,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接著由項目管理員登記工程建設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類型,便于后期建筑工程維修和養護,有效提升建筑的穩固性,從而延長建筑實際使用壽命。

3.2完善工程施工技術體系

針對建筑工程地下深基坑開挖施工,采用基礎安全施工技術,在土方開挖前期,做好基礎邊線測量與放線工作,土方開挖時,需重點關注基坑底部預留土層標高變化情況,待基坑溝槽驗收后,進行水泥攪拌樁或混凝土樁基澆筑施工,其間如遇不良地質,需對土層結構進行正確判斷和分析。針對基礎墊層混凝土工程,采用人工方式對基礎表層浮土進行清理,在保證基礎底部干燥的情況下,開展墊層混凝土施工,保證振搗密實且表面平整。

3.3強化工程施工安全意識

要求項目工程管理人員在進行工程建設與規劃期間,按照基礎安全施工技術標準挑選施工人才,優化施工隊伍組成結構,并對工程現場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其間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建筑工程安全問題,逐步深化施工人員對基礎安全問題的理解,培養其樹立現代化安全施工觀念和意識,提升項目工程施工團隊的安全管理水平,進而落實相關施工規定,保證工程施工安全。此時項目管理人員要對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和施工安全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逐步實現建筑工程基礎安全施工技術培訓常態化,從而提升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施工技術水平。

3.4鋼筋連接方式

本項目所用鋼筋型號為HPB300和HPB400,對鋼筋進行連接的方式以電渣壓力焊、綁扎連接為主。3.4.1綁扎柱鋼筋對柱鋼筋進行綁扎的流程為:套柱箍筋→對豎向受力筋進行連接→確定箍筋間距線→對鋼筋進行綁扎。重點環節為套柱箍筋,要求施工人員以圖紙為依據,對每根柱對應箍筋數量進行計算,先連接搭接筋和箍筋,再對柱鋼筋進行固定,保證搭接長度內綁扣數量在3個以上。3.4.2綁扎墻筋基于墊層混凝土確定門窗、墻身位置線,校正預埋插筋,先以現場情況為依據,對4根豎筋進行綁扎,再對交叉點進行固定。利用砂漿墊塊覆蓋墻筋外側,保證墻筋保護層厚度符合項目要求。3.4.3綁扎梁鋼筋對梁鋼筋進行綁扎的要點如下:(1)在梁中對疊合處彎鉤進行交錯綁扎,將箍筋彎鉤度數控制在135°,保證平直部分長度不小于10d。(2)梁端首個箍筋與柱節點的距離以50mm為宜,在梁端和柱的重合區域,可酌情調整相鄰箍筋距離,保證施工質量。3.4.4搭接梁筋若梁受力筋的直徑達到20mm,可對其進行套筒連接或閃光焊接,如果受力筋直徑未達到20mm,通常選用綁扎接頭法。另外,鋼筋彎折處和搭接末端的距離應達到鋼筋直徑的10倍以上,保證搭接處牢固,以免出現不必要的質量問題。在本項目施工中,允許出現偏差的參數見表3.3.5確定工程安全施工技術工程施工期間,要針對基礎性工程采取安全施工技術措施,對建筑主體結構與地基進行有效連接,充分利用地基的上部結構,形成基礎性支護結構并與地基共同產生作用,提高地面對建筑主體的負載能力。以樁基工程施工為例,現場施工人員先利用樁機進行吊樁,將樁與樁架垂直距離控制在4m以內,誤差在2.5m以內,保證樁機周圍無附著物,起吊后嚴禁施工人員經過,防止發生安全事故,其間要注意觀察吊樁與運樁作業狀態,二者相互干擾的情況下,施工人員要停止運樁和插樁,確保樁基結構的穩定與安全。接著施工人員對樁基進行灌注施工,采用沉管灌注樁的方式將樁管下沉至預設位置,要求技術人員操作期間緩慢增加力度,按照實際情況對樁帽和樁錘進行高度控制,這一過程中,若發現沉管灌注樁取出后存在孔洞,則應立即選取加蓋板進行封閉,以免造成安全事故。最后在混凝土灌注施工環節,要求現場提前組織組技術人員選擇周邊場地預制混凝土樁,在進行灌注樁澆灌時,現場施工人員要對灌注樁周圍環境進行檢驗,確保附近無重物,從而提高建筑工程樁基灌注質量。另外,本項目計劃利用鋼筋混凝土對樓梯進行搭建,在實際施工中,以下內容需要引起重視。(1)按照標準靜荷載,對現場靜荷載進行計算。現階段,建筑行業針對休息平臺、樓梯踏步所規定標準靜荷載見表4。(2)在計算靜荷載時,平臺板、踏步面層自重為0.6kN/板底粉刷自重為0.4kN/m²。施工人員應考慮支座給平臺梁、梯段板嵌固所造成影響,將二者跨中彎矩系數定為1/10。靜荷載計算如圖1所示。

4結束語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求項目工程管理人員合理編制工程施工方案,針對基礎性工程采用安全施工技術,不斷強化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劉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法研究[J].房地產導刊,2020(2):115.

[2]卓成建.淺議建筑工程質量及基礎安全施工技術[J].門窗,2019(9):68,70.

[3]趙曉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9(9):165.

[4]鮑潤初.土建工程地基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20(2):305.

作者:陳驅俗 陳綿來 單位:萍鄉市新區建筑安裝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