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檢測在環境治理的作用

時間:2022-11-05 09:37:11

導語:環境檢測在環境治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檢測在環境治理的作用

摘要:環境治理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完善的環境治理體系更可以切實解決經濟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對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環境治理實踐中,高效地檢測環境能夠為治理措施的選擇、治理方案的設計提供重要參考,繼而保證環境治理的有效性。本文從現階段環境治理的實踐出發,就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進行分析,以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治理;環境檢測;作用

現階段,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有時往往會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而也客觀地反映了加強環境保護、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意義[1]。近年來,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踐行受到了各個行業的高度重視,也推動了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步提升。

1環境檢測的相關概念

環境檢測一般指相應的監測機構為了完成特定的檢測任務而進行的環境狀況的監視、環境指標的測定等活動。環境檢測的相關數據能夠為檢測地區的環境質量評估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是確定所在環境的總體污染狀況以及具體的治理需求的重要前提。目前,環境檢測按照具體檢測指標的所屬范圍可劃分為:物理指標檢測、化學指標檢測以及生態系統監測等不同類目,各個類目對應的檢測指標體系、檢測儀器以及檢測方法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建立規范的環境檢測技術體系,能夠有效指導檢測人員完成各項檢測任務,且可以規避在實際檢測中由于人為因素對檢測結果產生的負面影響。在環境治理體系下,環境檢測對于環境保護的科學化管理以及相關環境破壞問題的執法監督起到了基礎性作用,是保障環境保護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

2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

2.1環境檢測對于城市污染問題的控制作用

目前,城市污染的治理是環境治理工作中的一項難點。一般情況下,城市的污染問題與鄉村的污染問題存在著明顯差異,具體表現在,污染物類型不同、污染物總量不同等。從以往的城市環境管理經驗來看,城市地區污染總量的科學統計是規范落實環境檢測任務、保障環境治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但由于不同污染物的檢測、統計方法不一樣,以及不同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和治理成本等也有所差異,所以,污染總量的統計本身面臨較大的難度,一旦污染總量測定環節出現問題,后續的檢測以及治理工作必然會受到影響。在現代環境檢測體系下,環境監測機構針對不同的環境問題制定了相應的實時檢測方法和檢測標準,例如,對于城區內分布的污染問題相對嚴重的工業區進行集中化管理,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檢查所在地區的環境污染情況,并納入污染總量的統計。相關部門在掌握城市污染總量的信息后,環境監測機構即可著手進行城市污染問題控制方案的設計,并將污染指數相對較高的類目進行集中化管理,對生產實踐中污染問題相對嚴重的企業采取經濟處罰、限期整改或者搬遷等措施,減少其對城市環境的危害。因此,在環境治理體系中,環境檢測工作能夠為城市污染問題的科學化控制提供相應的促進作用。

2.2環境檢測對環境執法的作用

在環境治理中,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是有效減少環境污染行為的重要方式,也對遏制現有環境污染問題和實施環境環保工程起著關鍵的作用。結合以往的環境執法情況會發現,相關部門存在著環境執法力度不足的現象,且執法人員在工作能力或工作意識方面存在欠缺,導致環境執法相關的證據或信息不完善。此類現象的發生,無疑會對現有環境保護法規的執行過程產生阻礙,繼而影響到環境治理工程的實施效果。在環境執法過程中,環境檢測獲取的相關數據,可以作為評估各類環境污染行為的直接損失、間接損失的重要依據,還可以為由于污染問題的造成嚴重后果以及對責任主體的認定等提供關鍵參考信息。環境檢測數據作為環境執法決策的重要依據,可以為相關執法部門對企業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的處罰提供公正有效的證據,同時也能有效的規范環境監測部門的執法行為[2]。因此,在開展環境檢測工作的過程中,執法人員必須正確認識環境檢測與環境執法之間的關聯性,應嚴格按照環境檢測的有關規范,認真落實各項關鍵指標的檢測工作,盡可能降低檢測數據的誤差風險,并切實保障其真實性。其中,在檢測任務相對繁重、檢測項目繁多的情況下,檢測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秉持良好的職業素養,以更好的提升檢測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2.3環境檢測對生態保護的作用

環境檢測工作的一項核心目標是,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現階段的環境質量評估、短期內環境質量的變化趨勢等檢測數據,從而體現出主要環境問題以及環境治理的重點、難點,以及輔助完成環境治理的相關決策。因此,整個檢測工作的開展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獲取與環境問題評價或環境質量評估有關的數據,對照現有的環境質量標準,對環境質量現狀進行綜合性評價,以掌握現有的環境問題;(2)確認環境污染總體情況后,根據相關檢測數據完成污染分布情況的分析,并以此查找污染源,為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方案以及生態治理程序提供重要依據;(3)收集、積累環境治理的相關信息,為后續工作中環境管理目標的制定、污染總量的控制、環境質量的預測、預報、環境容量的分析等內容提供參考信息;(4)以保護環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為目標,結合現有的環境檢測數據,制定環境治理的相關標準以及法律、法規。以上各個層次的檢測任務、工作目標,都與生態保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所以需要加強環境檢測工作,以推動環境檢測工作的規范化發展,力爭有效提升生態保護工程的質量,助力生態建設[3]。

2.4環境檢測對于大眾環保意識提升的作用

在以往的環境治理工作中,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不足,嚴重阻礙了治理工作的開展。因此,要實現高質量的檢測與治理,監測機構可通過媒體等方式進行環保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從而有效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針對部分基層單位的環保宣傳內容缺乏專業性、渠道單一、宣傳方式固定化等問題,提出了相對有效的提升策略:(1)檢測機構在獲取與環境污染有關的數據后,可通過現有的渠道告知社會大眾現階段環境保護所面臨的嚴峻形勢,通過幾年來的數據對比來說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此讓人們明確與環保工作的重要意義;(2)完善環境質量檢測數據的機制,及時更新地區的環境檢測數據,通過正向引導和完善信息,以提升人們獲取相關信息的積極性,繼而為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有利條件。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環境檢測的相關數據在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層面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相對于以往的文字描述,準確的數字以及各項指標之間的對比,更能讓人們看到環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通過參與其中帶來的積極作用[4]。

3結語

環境治理是環境保護工程的重要內容,是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面對的挑戰。在當前形勢下,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而環境檢測能夠為環境管理相關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繼而減少其他風險因素對環境治理工作的干擾[5]。因此,環境檢測機構需高度重視環境檢測工作的促進作用,客觀分析現階段環境檢測技術體系以及工作實踐中存有的主要問題,并合理利用現有的經驗、技術,減少檢測過程中的誤差風險,以及相關檢測人員應積極學習專業技術知識,以彌補能力欠缺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以上措施,力爭最大程度的保障環境檢測的效率與質量,進而發揮環境檢測對現有環境污染問題治理的促進作用,助力改善環境質量,盡快實現生態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古春霞,蔣喆.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作用[J].建材與裝飾,2020,(11):203-204.

[2]沈濤,李鵬.淺談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作用[J].農家參謀,2020,(3):162.

[3]陳英格.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作用[J].生態環境與保護,2019(2):69-70.

[4]艾曼.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改善的促進性探討[J].農家致富顧問,2020(2):248.

[5]沈海清.環境檢測的特性及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J].環球市場,2019(5):288.

作者:石力 單位:保定市生態環境局競秀區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