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14 03:39:29
導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美術鑒賞課程是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開展美術作品鑒賞課程,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聯想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創造力、鑒賞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當然,在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隨著時代的進步,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更新。就目前美術鑒賞教學來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與缺陷,以下是本文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提出的若干建議,用以提高美術鑒賞教學的質量。
一、老師要有良好的教學態度以及扎實的業務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長,所以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正面的態度影響,一是對教材的學習態度,二是對課堂教學的態度。即:老師應該不斷學習、鉆研教材內容和創新教學模式,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如果沒有扎實的業務素養,老師是不可能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的感受和體驗的,所以,老師具備良好的業務素養對指導學生在鑒賞作品和評價方面有很大幫助;課堂教學的態度,指的是老師的動作、語言、語氣等具備一定的感染力,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課堂中引入多元化教學
高中階段的學生心智已逐漸發展成熟,正處于表現欲特別強的階段。在美術鑒賞教學中,老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感受作品,不只是停留在表面那么簡單。而是應該把認真觀察到的信息進行客觀的分析,然后再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并通過語言表述出來,也可對作品想要表達的觀點作大膽的推測與想象,使之成為整體的感性的經驗。其次就是鼓勵學生收集舉證需要的資料論證自己的觀點。比如,在學習到《各異的風土人情》的教學內容時,老師可以設計與當地風俗、文化相關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只要加入創設提問、學習任務等多種途徑便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與表現自我的機會。此外,設置的問題和任務還要達到以下要求:(1)設計的任務和問題要緊扣教學內容、有內涵,可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2)問題的難易程度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每位學生都有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信心。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可以使課堂效果事半功倍,主要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組成,不但激發了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還釋放了學生的表現欲,并從競爭過程中收獲喜悅。當然,老師在活動過程中的引導與講解也至關重要。
三、追求課堂教學藝術化
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大多數是來自于課文與生活閱歷,這就造成學生對美的感受還很模糊,從而難以體驗美術作品中的美感。所以,老師要深諳教學理念的內涵,防止教學過程中出現形式化教學,一味追求“高效”的教學理念,不但沒有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偏離實際教學。所以,在美術鑒賞過程中,老師要多引導和激發學生賞析美術作品的積極性。比如,在賞析《羅馬武士》的作品時,老師提問:為什么喜歡這幅畫呢?有學生回答“因為畫中的武士讓我感覺與秦兵馬俑中的武士是一樣的,讓我覺得很敬畏”。這時,老師可以適當的表揚這位學生的愛國精神,使學生倍受鼓舞,明白了“愛國”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又如在賞析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的作品時,有位學生酸楚的說喜歡這幅畫是因為“感覺畫中人是一位母親,而她的悲傷來自于丟失了自己的兒女,所以她看起來很痛苦”。這時,課堂氣氛一下被這位同學的話語融化了,大家都沉浸在畫中的情境之中,這時,老師只要給這位學生送上一個深深的擁抱,便能與學生產生情感上共鳴。因此,美術教學的藝術所在,就是通過老師的表情、夸獎等渲染課堂氛圍,引發學生的聯想,增強對情感的體驗,從而達到情感共鳴,進而獲得有效的課堂效果。
四、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寫鑒賞筆記
1、讓學生自主鑒賞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制約教學過程的重要因素。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大多數老師都是原封不動的照搬課文知識,過于追求答案的標準化,殊不知這種教學模式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因此,老師在美術鑒賞教學中,要允許學生“發出不一樣的聲音”,而不是把答案設定在一定的范圍。因此,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實現課堂教學的內在價值。讓學生自主鑒賞,老師只要稍作分析與引導,便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挖掘潛能,老師的角色也起到授之以“漁”的作用。當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除了積極引導與解析外,還要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條件,用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發散性思維。比如,在進行萊頓的《音樂課》的賞析時,由于這幅美術作品表意較為直接,所以老師只要給學生介紹作者生平的事跡與創作的特點,使學生對作者的風格有了一點的了解后,再讓學生自主進行欣賞,在欣賞過程中老師只要在鋪墊的基礎上給予點評,學生很快便能完成教學任務。
2、鼓勵學生寫鑒賞筆記
為了使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老師可以優化課外作業的形式,使之成為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即用鑒賞筆記代替課外作業,有利于老師通過鑒賞筆記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針對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也可以通過鑒賞筆記知道獲得的教學效果和幫助老師進行有效的課堂設計。于學生而言,寫鑒賞筆記就是敢言、敢想,老師不要過多的干涉其中,而且不要設置固定的形式,而是讓學生自主的選擇表達的方式與角度。長此以往,對提高學生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大有脾益。另外,老師對鑒賞筆記的評價也同樣重要,良好的鑒賞筆記評價不但能夠使得他們知道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同時更能夠通過評價激勵學生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因此,老師在進行點評時評語應首先指出學生鑒賞筆記中出彩之處并予以鼓勵,其次要對筆記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點評,隨后提出一些改進的方法,從而讓學生能夠對其不足進行改進,以此有效地提升他們美術鑒賞力。
參考文獻
[1]湯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三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5(34).
[2]段生春.關于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的幾點想法[J].智富時代.2015(S2).
[3]袁以鳳.優化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5(33).
作者:劉麗 單位:黑龍江省綏濱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校
- 上一篇: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提升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質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