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電工教學質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30 10:46:30
導語:高職電工教學質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理論知識基礎上培育出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是當前高職教育主要的培養目標。電工專業是高職教育中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專業學科,電工教學質量直接影響了電工專業技術人才的輸出。本文從高職學生心理特點入手,對如何提高電工專業教學質量進行了思考與研究。
關鍵詞:高職教育;電工專業;心理特點;教學質量
高職教育難出成績、出人才的原因又在哪里?筆者認為,究其根本在于教育者對高職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得不夠客觀和全面,對他們的了解過于片面。因此,本文以電工專業教學為例,對如何把握高職生心理特點,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了詳細闡述。
1讓知識變得“有趣”,讓認知更加主動
人的成功固然與其勤奮努力有關,但更關鍵的還在于有無興趣。高職電工專業課程,如果單純從內容來看,的確是很繁雜、抽象,實踐性與理念性都很強,加之課時較少,所以很多學生與老師均感到很難學、很難教。在這種現狀下,興趣的指引就更加重要,怎樣用時很短就讓學生們對抽象的概念感興趣,并在之后仍舊還有持續探究的熱情?那就先要讓知識變的有趣,才能讓學生的認知更加主動。教師要抓住高職生好奇、好勝的心理,巧拔善引,激發學生興趣。如,在講到《電功率》時,先給學生們出一道“難題”:你新裝修的房子要安裝燈泡,分別有60W和100W兩種規格,你會選擇哪一種規格裝在客廳,哪一種規格裝在臥室?為什么?學生們對這道看似與“學習”無關的生活化“難題”非常感興趣,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快做了選擇,100W的裝在客廳,60W的裝在臥室,原因就是臥室的燈光應比客廳的稍暗一些。這時教師對兩個燈泡的正常發光情況進行演示,讓學生們邊觀察邊思考:“燈泡發光時能量是怎樣轉化的?”“大家看到60W的燈泡不如100W的燈泡亮,說明了什么?”學生們很輕松的就進入到一種學習的探究狀態,想到了電能與光能和熱能之間的轉化,從觀察中發現,時間相同的情況下,100W燈泡將更多電能轉化為熱能與光能。所以當老師再次提問:“電流做功的快慢應怎樣比較?”時,有的學生居然已經從速度、功率的比較方法中找到了“利用單位時間內電流所做的功”比較快慢的方法,電功率的概率就這樣水到渠成的形成在學生的腦海之中。試問,這樣有趣的知識,哪個學生學習起來不是樂在其中?
2讓知識變得“簡單”,讓學習更加積極
高職生對一些他們沒有接觸過的,相對簡單的和直觀的事物會產生更加強烈的積極認知的心理。電工專業課程隨著新的理論技術的不斷攀升,內容也變得多而難起來,這無形之中加大了高職生的學習壓力,對于此,就更需要教師有化繁為簡,變難為易的能力,讓知識變得簡單,讓學習變得積極。如教給學生們一種快速又便捷的學習方法———“比較法”,先找到事物之間的異同點,再去深入分析各自的一般屬性與特殊屬性,象電路和磁路兩者中各量的比較等;還可以通過編制口訣,簡化知識降低難度,便于學生記憶。如已知配電變壓器容量,求允許直接啟動動機最大容量,就可以編成“三相異步電動機,全壓啟動千瓦數;配電容量千伏安,乘五乘九除以千”這樣的口訣。再者,高職生對直觀的教學形式更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多安排一些演示實驗:象“二極管導通與關斷”、“y接與Δ接”等;或者是在講“電動機”、“功率表”等知識時,直接將實物搬上講臺,讓學生們面對面接觸、面對面觀察。而多媒體這種新鮮的、極具時代氣息的教學工具,更是高職生最為喜歡的形式,在多媒體的幫助下,象電路原理、元器件結構分析這些頗具難度的知識,在學生眼中也變得更簡單起來。
3讓知識變得“有用”,讓學生找到自信
學習電工知識最大的成就感就來自于實踐之中,當學生們運用所學知識,制作了一個簡單的電動玩具、一個門鈴、一個小小的收音機時,當他們把家里一個壞掉的家用電器修好之后,他們對電工課程就會興趣倍增,熱情高漲。尤其是當領學生們去一些大型企業參觀時,在那些現代化的生產技術、生產設備的沖擊下,電工行業的形象也會更加鮮明和高大,只要認真學習就能學有所用的理念,會在他們的心靈印上深深的烙印。新時期的高職教育者,承載著教書與育人的雙重責任。只有深入的去了解學生,客觀分析他們的心理特點,并善加利用這些特點,讓電工教學教出實效,讓電工專業技術成為高職生“撬動”世界的杠桿,這才是作為一個高職教育者最大的成功。
作者:陸鵬 單位: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逄淑勇.淺談學生心理與電工課堂教學的演繹[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2).
[2]邱燕雷.《電工基礎》啟發式教學應適應學生心理[J].職教論壇,2003(16):45-45.
- 上一篇:民辦高校教師教學質量分析
- 下一篇:油田地面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