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課程教學質量改善措施

時間:2022-06-21 08:38:44

導語:在線課程教學質量改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線課程教學質量改善措施

摘要:針對在線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授課內容改革、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采用多途徑增強教學掌控力、綜合使用多種軟件提升教學質量、完善多重考核制度提升學習效果等途徑,進行了在線課程教學效果提升的探討與實踐。實踐表明,在線課程教學改革后,極大地提高學生平時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升了在線課程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在線課程;教學效果;教學改革

2020年初,病毒席卷全球。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世界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為避免病毒傳染,各國采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如取消集會和宴會、取消學生的校園教育教學活動等。中國也取消了春季校園教學活動,改為在線教育教學。在線教育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其概念大約在10年前被提出。美國是在線教育的發源地,約有60%的企業通過網絡的形式進行員工培訓。1998年以后,在線教育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從北美、歐洲迅速擴展到亞洲地區。與傳統教育方式相比,在線教育通過網絡進行教與學,有著諸多方面的優點。

1優點

在線教育是通過網絡進行教與學,學生與教師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不受地域限制。此外,借助網絡,學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無時域限制。同時,每位同學可以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與自身的領悟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在線教育可以實現優秀資源共享與互補,能將最佳的教學資源呈現給每位學生;在線教育可以大范圍、廣時域地交流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通過論壇、互動版塊等將學習交流延伸到課堂之外,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課堂時間;在線教育作業考試等反饋迅速,方便學生實時掌控自己學習情況。從整體來看,在線教育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在線教育解決了傳統教育機構的運營成本高、生源較局限、口碑傳播率低、營銷活動困難等問題,也很好地解決了學習場景單一、作業考試反饋慢等問題。同時,在線教育也帶來了一定的教育公平性,比較有效地解決了學生知識信息不對等、師資條件不平衡的問題。但無論是在線課堂的授課方式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變的本質是教學的內容。在線課堂只是為知識的傳播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認可在線課堂帶來便捷和教學場景多樣的同時,也要尊重傳統的教學模式。畢竟在教育這件事情上,科技的加入是錦上添花,而不是為了淘汰傳統的教學模式[1]。

2存在的問題

在線課堂的授課方式,是時代、科技進步的表現。在線教育為知識的傳播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它給課程教學帶來了便捷與教學場景多樣的同時,也要關注其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善。經過一個學期的全國大范圍的在線課程教學活動,筆者發現在線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2.1學習效果不盡人意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在線教育學習效果與預期出入較大。學生通過學習通、慕課等平臺進行學習時,初期學習效果較好,當課程進行到中后期后,學習效果下降較為明顯。初期,因為視頻化教育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新鮮感比較強烈。同時,初期學習內容也較淺顯,學生學習比較容易,因而,學習效果較佳。當課程進行到中途后,由于課程內容的加深、新鮮感的褪去、學生自律性的不足等諸多影響,學生學習勁頭明顯下降,存在為完成任務而學習的情況。如開設的“汽車理論”在線課程,前期汽車動力性、燃油經濟性等基礎章節教學活動,除傳統的知識點教學外,多媒體動畫明顯吸引了學生的關注,學生的學習任務點完成得非常好,且通過章節的考核,學生對于這些章節的知識點普遍掌握程度高。而后續汽車的操縱穩定性章節,課程內容深度較大,學生對動畫等多媒體的視覺疲勞,加上學生單獨學習時學習自主性下降,造成這些章節的學習內容掌握度明顯下降,學習效果不盡人意。通過章節的自測,發現有部分同學可能存在著刷任務點的情況,與在線教育理念明顯相違背。

2.2教師的課堂教學掌控力下降

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是一個教師基本教學素養的體現,更是一名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證。提高教師控制課堂教學的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育教學模式,在線課程教學的教師掌控力較弱。在線課程教學中,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掌控,主要是通過任務點來實現的。通過在授課過程中設置的任務點,如提問、思考題等環節,來實現基本的互動。但是,這種互動形式很難實現一對一,也缺乏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把握每一位同學的實時學習動態,無法有針對性地處理學習疑問,造成了教師課堂教學把控度下降。嚴重時,會引起教師的教學誤判,學生學習問題堆積,造成教師以為學生已經學會、弄懂、掌握,而學生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的現象,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如果在“汽車理論”課程在線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的把控,是通過教學視頻中插入的任務點來實施的,通過學生回答,大體上可以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思考與掌握程度,但對于每一位同學的實際掌握度無法實時了解。同時,由于在線課程教育的特殊性,教師也無法觀察到每一位同學的學習反應,無法實時調整授課進度。教師對課程教學的把控度下降會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

2.3實時反饋欠缺

師生間在課程學習的實時互動交流,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教學中教師接收學生信息、教師處理信息、教師啟發信息到學生接收信息、學生處理信息、學生輸出信息、學生反饋信息應該是一個閉環。通過這個閉環互動,教師掌握學生動態,學生知曉課程重點、難點,實時與教師交流、解惑,可以極大地提升課程教育教學效率。要實現這個閉環互動過程,必須要有實時反饋信息。在線課程教育缺乏有力的實時反饋,是其不足之處。如“汽車理論”在線課程教學,課程教學反饋可以通過節點、交流版塊、帖子等多種形式實現,它能夠搭建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平臺,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動態,針對同學的學習疑問進行解惑。但是這些反饋,實時性有所欠缺,有滯后性。學生關于第二章汽車燃油經濟性的問題,可能在講授第三章后,才能發現。致使學生的疑問堆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實時反饋的缺失,也是造成教師課程教學把控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2.4課程考核反饋欠缺

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可以通過課程考核來度量。由于網絡教育的特殊性,監考相對困難,傳統的閉卷考核不太適應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從而造成課程考核難以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師的授課質量,無法為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供輔助。如“汽車理論”在線課程,其考核采用了閉卷考試。監考則通過騰訊會議視頻形式進行,學生視頻通過手機攝像等方式拍攝實時狀況,監考教師通過視頻監考。這種形式對自覺性高的同學足以滿足要求,但僅僅依靠學生的自覺性是不夠的。因為學生的攝像設備有限性,不可能多視角地觀察學生狀況。同時,監考教師視頻實時觀察多人也困難。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考試作弊的情形。最終,通過課程考核成績進行教學分析,就會得到錯誤的結論,造成了“汽車理論”課程教學情況反饋偏差,不利于后續課程教學改進。

3在線課程教學改善措施

3.1精簡授課內容

在線課程教學異于課堂教學,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其學習關注度較集中學習差很多,而且在線學習易受家庭等諸多外界因素的干擾。在學生自控力不夠的時候,學生學習效率就會不盡人意。因而,在線課程的授課內容必須要精簡,重點是對課程重點內容與難點問題進行講解、闡述,而對于一般概念性問題可以簡略介紹,以便于簡練課程授課,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授課效率。授課視頻長度需控制在15分鐘內,且視頻不能復雜,重點部分色彩需要突出。如“汽車理論”課程中講解汽車制動性章節,對于制動效能的三要素可以簡略講解。汽車制動力來源部分,視頻需簡單,可以用圓代替汽車車輪,用其他顏色的箭頭標注地面支承力、重力、制動器制動力等,對比直接放入車輪,這樣可以突出講授重點,直接抓住學生眼球,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授課效率。授課內容簡練的目的是提高在線課程的授課效率,但對于授課教師而言,進一步提升了授課與備課的難度;同時,也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能通過自學掌握基礎性的知識。

3.2增強教師教育水平

教師的教育水平是保障教學質量的根本。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需從教師的素養、語言運用能力和應變能力等諸多方面入手[2]。1)在線課程教學中,教師對自身的情感、儀表、舉止等方面的約束能力要強。課程教學是嚴肅的,但是課程教學必須要有激情,與此同時還需要適當的幽默感,尤其是在在線課程教學中。如果教師語言簡潔風趣,親切和藹,語調抑揚頓挫,輕重適當,學生就會在這種情感的感染下,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反之,如果教師授課語氣一成不變、單調,授課時照本宣科,學生反應就會遲鈍,對授課內容缺乏興致,尤其是對于在線課程的教學學生缺乏興趣的前提下,就會應付性地觀看視頻,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現刷課現象。因而,教師首先要增強自己的綜合素養。2)教師授課是通過語言的交流,將知識傳授于學生。教師課程教學語言應具有科學性,同時也應具有啟迪性。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因此,課程教學語言必須具有科學性,做到準確精練,有條不紊,合乎邏輯。與此同時,課程教學語言要具有啟迪性,教師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教師要不斷學習,運用形象的語言,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在線課程教育中,教師要充分備課,提前規劃、組織好授課語言,做到深入淺出的講解。3)在線課程授課時,突發狀況很多,出現任何情況都是有可能的,需要加強教師的應變能力。如突然語音沒有聲音、授課圖像顯示不了、視頻中突入外部人員等。當出現突發狀態時,授課教師要保持冷靜,一定不能驚慌,要穩重,不能抱怨,要能以風趣的語言邊授課,邊解決問題。教師要不斷學習,增強處理各種意外情況的能力,同時對于學生接受知識的信息反饋要隨時掌握,及時處理,做出符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處理方法。在線課程的授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高,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同時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與人文情操。

3.3多途徑增強教學掌控力

課程教學中教與學是互動的。課程要教授好,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實時進行教學調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活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3]。由于在線課程教學的特殊性,造成了教師對于在線課程教學的掌控力下降。必須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來提升教師的課程把控力。而提升教師的課程教學掌控力的前提條件是教師能接收到學生學習的實時反饋。一方面,需要教師能通過軟件監測到每位同學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需要教師能通過軟件實時與學生溝通、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在在線課程教學中,提升教師對課程教學的掌控力。在“汽車理論”在線課程教學中,除了采用常規的視頻授課方式外,還通過學習通設置了多媒體授課、節點提問方式、節點實時測試、課題討論等多種形式教學。從實施效果來看,教師的課程教學掌控力顯著增強。教師對在線課程的掌控力,決定了課程是否能夠因材施教,是否能高效地將知識傳播給同學,其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在授課過程中獲取足夠的教學反饋。因而,在線課程必須要采取多種途徑來獲取學生學習情況反饋。

3.4多種軟件綜合使用提升教學質量

目前,在線課程授課軟件比較多,各有其優缺點。如學習通軟件,可以設置在線視頻教學、在線討論、作業、考試等諸多功能,但實時交流不便。在線課程教學中,不能單一地采用某一授課軟件,需要融合使用多種軟件來達到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每一種軟件都有其特長之處,如:YY軟件可用于語音交流,QQ群或微信群可用于答疑解惑。在“汽車理論”在線課程教學中,筆者通過YY群的實時語音傳送,實現交流互動;通過騰訊會議視頻,了解學生學習反應與交流;通過學習通的交流互動版塊,實現師生間的交流互動;通過QQ群來答疑解惑等等。總之,要能綜合利用各種軟件資源,時刻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交流互動、答疑解惑,這樣才能提升在線課程教育教學質量。

3.5多重考核制度提升學習效果

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最終是需要課程考核來衡量的。提高在線課程教育教學質量,也需要通過課程考核反饋完善與提高。在線課程教學方式異于傳統課堂教學,因而其課程考核也需在傳統考核制度上進行改進。在線課程的考核不宜只采用單一的閉卷考試來決定課程的最終成績,必須貫徹以考促學、以考促教的理念來設置其考核環節。在線課程的考核制度需從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考核組織形式等方面進行完善。3.5.1考核內容在線課程的考核內容,要“一少三多”。“一少”指減少概念、術語類死記硬背型知識內容;“三多”指增加分析題、增加綜合運用題、增加能力考核內容。在課程考核時,盡可能將一些死記內容,轉化為應用題[4-5]。這樣做的好處是,只有平時認真學習,才能真正考好該門課程,杜絕了死記硬背式考試模式的弊端,強化了學生平時的學習。只有在考核內容上傾向于應用能力培養,才能使同學在平時學習中重視能力培養,真正起到以考促學,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3.5.2考核方式單一的期末考試,不太適合在線課程的考核,因為它不能反映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也不太能反映出學生的能力培養情況。對于在線課程的考核,宜采用多級考核方式。所謂多級考核制度,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穿插了課程考核,真正將考核融入日常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層次的考核,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主動性,避免課程結束時單純填鴨式的背題、期望小抄作弊過關等情形出現。課程的最終成績評定由平時學習考核、作業考核、期中考核、交流考核、期末考核等多級考核組成,必須完成相應的考核,才能進入下批次的學習與考核,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對在線課程的學習。3.5.3考核組織形式在線課程考核組織形式上,在充分尊重學生自覺性的基礎上,也要有足夠的手段去防止考試舞弊的情形出現。考核時,在滿足考試空間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采用攝像視頻監控,也可采用其他軟件如騰訊視頻會議等監控,在有力的監考下,盡可能讓學生做到自覺考試、誠信考試。這樣做的益處是公平公正,讓學生把重心放在學習上,而非指望舞弊通過課程考核。

4結語

在線課程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它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補充與完善。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從簡練授課內容、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學習綜合應用多種教學軟件、改革課程考核制度等諸多方面入手,才能不斷改進與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做到“教”“學”相長,完成課程既定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美閱教育.在線課堂的優點有哪些?[EB/OL].(2020-07-22)

[2]劉文婭.教師專業發展對教學質量提升的相關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7):8+10.

[3]王曉麗.探究式:課堂教學改革之理想選擇[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4):181.

[4]劉國兵.應用型課程教學考核制度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39):117-118.

[5]劉國兵.大時代背景下汽車專業融合性建設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51):128-129.

作者:劉國兵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汽車與軌道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