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質量研究
時間:2022-08-05 03:49:44
導語: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質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英語在初中階段的教學地位越來越高,教師對該學科的重視程度與之前相比也提高了很多。英語是語言類學科,語言類知識的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聽和說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而讀和寫是對英語知識進行實踐應用,聽和說的學習實際上就是為讀與寫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讀與寫的教學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新時代初中英語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除了朗讀教學,還包括閱讀教學,而“寫”的教學主要是寫作教學。“寫”的教學是“讀”的教學的升華,“讀”是“寫”的基礎,通過抓牢學生“讀”的學習,提高學生“寫”的能力,以讀促寫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以讀促寫
一、引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最能體現學生對知識掌握和應用情況的便是“讀”和“寫”。以讀促寫,就是通過展開“讀”的教學,從而實現在閱讀能力、口語表達和語法理解能力提高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高質量的英語文章以及高效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鞏固英語基本功。高質量的寫作練習,實際上就是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加強理解、提升和應用的過程,反過來又可以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突出了“讀”“寫”教學相輔相成的特點。
二、當前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現狀分析
(一)文章缺乏創新亮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展開應用的過程,最能體現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量和應用能力。但是檢查發現,部分學生的寫作創新意識缺乏,寫出來的文章非常平淡,僅僅應用了課本上常見的單詞和句型,很難找到一些比較新穎的具有亮點的句型和單詞。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分隔開,沒有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串聯起來,沒有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將課文中的句型和單詞應用在寫作上,導致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語句平淡、結構呆板、亮點缺乏。
(二)對閱讀教學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質量不高的現象常常出現。初中英語知識體系中基礎知識比較多,初中階段所積累的單詞、句型和語法是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教師會將教學的重心放在語法教學和單詞教學上,重視學生的練習和背誦,對于閱讀教學,則將重心放在課文后面問題的解答上,對于課文的結構、課文的故事情節,以及課文中所出現的新單詞和新句型的理解卻很少涉及。教法影響學法,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重視程度不高,在寫作學習時也就不能將閱讀學習聯系起來,阻礙了以讀促寫教學的開展。
(三)缺乏對良好的讀寫習慣和方法的教學
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對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學習習慣與方法的指導。比如在講授一篇閱讀理解材料或者課文時,直接從文章的第一句開始帶領學生朗讀,隨后逐字逐句地指導學生進行翻譯,解釋每一個句子的中文意思。部分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習慣了等待教師的指導,而不是自己主動去分析去閱讀。學生不僅沒有掌握閱讀學習的方法,就連閱讀學習的習慣也沒有培養好。寫作教學也是一樣,日常教學中除了考試之外很少涉及寫作的學習任務,所以對于寫作的方法和習慣的培養有所缺失。
三、提升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效果的實踐研究
(一)激發閱讀學習興趣,積累寫作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寫作教學中,部分學生缺乏素材積累,寫出來的文章就像記流水賬一樣平淡無奇。素材積累是寫作學習的第一步,如果學生沒有掌握一定的詞匯量,沒有深入理解語法,缺少對優秀英語作文的閱讀,那么寫出來的作文就比較空洞。寫作素材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比較枯燥無味,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文章內容的關注,這樣學生對閱讀才能有興趣。學生一旦有了興趣,閱讀動力就會大大提高,積累的素材也會越來越多,從而促進寫作教學的開展。例如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Makingnewfriends”,這節課主要學習如何用英語詢問別人來自哪個國家,學會用英語問候朋友等。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用視頻展示了一些比較著名的城市,如紐約、倫敦、北京和上海等。通過視頻,學生可以看到不同的城市有著不一樣的風景,這些大城市中有來自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對于剛進入初中生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國外的風景和習俗非常感興趣。很快就有學生問:紐約和倫敦的英語使用者,在日常問候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英語是完全相同的嗎?在美國應該如何向他人問好呢?想和別人交朋友應該從哪里開始問起呢?學生所提出的這些問題,都是基于對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而提出的,這表明學生對如何應用英語來交流問候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要趁熱打鐵,讓學生從課文中尋找如何應用英語來詢問別人來自哪個國家,如何通過英語來歡迎別人等。學生帶著興趣去閱讀文章,去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習主動性更強,閱讀過程中更加專注,閱讀所積累的知識量就會更多而且記得更牢固。學生長期保持著高度的興趣來閱讀每一篇英語文章,所積累的詞匯、句型、語法會越來越多,文本分析能力越來越強,對文章框架、寫作順序和方法的理解也會越來越透徹,從而有利于促進學生寫作學習效果的提高。因此,激發興趣是以讀促寫教學的前提,對提高教學效果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鼓勵學生口語表達,提高英語應用水平
以讀促寫,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同時通過提升寫作能力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英語應用的最基礎部分就是口語表達,通過口語表達對英語知識展開交流,將單詞、語法和句型以最簡單的方式表述出來。教師也會提倡學生多讀多背,并且每天要求學生花上一定的時間朗讀英語,朗讀的過程就是對英語知識加以應用的過程。但是學生進入初中后,由于性格改變等原因,很少會主動朗讀。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口語表達,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說出來,這樣教師才知道學生有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哪些地方存在學習缺陷,從而指導學生去化解問題,提高學習效果。例如,講授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Ourschoollife”,可鼓勵學生單獨站起來大聲朗讀課文。教師仔細聽取朗讀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指導學生糾正并再次朗讀,直到完整、正確地朗讀出來為止。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表達得到了鍛煉,語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逐漸習慣通過朗讀進一步領悟文章所講的內容,培養語感。遷移到寫作教學中也是一樣。學生回顧之前朗讀過的文章,分析可以直接應用的單詞和短語,將其直接應用在自己的文章之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寫完文章后,學生也可以朗讀自己所寫的文章,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領悟到文章中出現了哪些錯誤,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去改進等。鼓勵學生口語表達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以從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愿望開始,比如播放一段和課文相關的英語電影,激發學生對英語電影的興趣和對電影中與英語相關問題的好奇心,讓學生產生用英語表達的愿望,化被動式應用為主動式應用。英語口語表達質量的高低體現出學生英語知識儲備量和基礎水平。通過口語表達,學生可以組織語言將英語知識串聯起來,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設計讀中活動,促進寫作能力發展
在以讀促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閱讀活動,讓學生和自己的同伴互動交流,讓閱讀課的學習氛圍更加融洽,減少學生對學習的抵觸。更為關鍵的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不同的英語知識的應用情境,知道知識怎樣應用怎樣組合,對寫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幫助。例如,講授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Playingsports”,本單元主要內容是自己計劃將要做什么,圍繞以“準備做什么”展開交流對話。一般將來時的語法是重點知識,本堂課的閱讀教學形式為學生交流對話,教師給定學生一則閱讀材料,材料的主體就是與一般將來時相關的知識,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生動有趣地將整個對話內容演繹出來。學生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對話中適當添加其他的元素,或者更改一兩個名詞性單詞。教師作為本次活動的指導者,密切關注學生對話的開展情況,仔細聆聽不同組的學生開展對話時的語言表達,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經過一輪對話活動,教師向學生提問有關一般將來時的問題,發現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率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布置寫作作業,要求學生將剛才對話的過程記錄下來,記錄的方式可以直接以對話的形式進行,也可以利用英語將對話中的各個短語加以連貫。學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對英語進行朗讀和應用,這是閱讀學習的過程。結合活動的結果,讓學生對活動進行書面記錄,就是學生寫作的過程。這樣通過活動和記錄,可激發閱讀興趣,調動寫作積極性,實現以讀促寫的教學目標要求。
(四)注重閱讀學習方法,提高以讀促寫效率
部分學生學習效率非常低,明明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可是學習結果仍然不是非常明顯。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合理的閱讀學習方法,在時間管理上也沒有遵循高效、先易后難的原則。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的積累,但是積累也是有方法的。如果掌握了學習方法,那么學生將會很快積累到考綱和課標中所強調的考點。反之,如果學生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目的地看到什么學什么,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閱讀方法的傳授很重要,只有掌握了閱讀方法才能夠直擊考點,才能夠積累有用的寫作素材。課堂上教師所傳授的閱讀方法是粗讀、細讀和精讀三位一體的學習法。一篇文章只讀一遍是不夠的,需要閱讀第二遍、第三遍。但是每一次的閱讀都應該有所收獲,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好每一次的閱讀。第一遍是快讀,學生通過閱讀,明白文章的主旨大意和框架結構,培養學生歸納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即使遇到一些不明白的英語單詞,也不需要查字典,可以根據上下文推測單詞的意思,做好標記后繼續閱讀文章。第二遍是細讀,在快讀的基礎上繼續對文章進行閱讀。這一遍的閱讀,教師可以給學生預設目標,提前設計與主題密切相關的一些活動,如回答帶有“what”“when”“who”“where”“how”和“why”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進一步加深理解全文。接下來,讓學生找出重點詞組和句型,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并記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第三遍是精讀,對文章內容做深層次的探索。基于語篇,教師精心準備一些活動。如仁愛版八年級下冊Unit5Topic3SectionD“HowtoStayinGoodSpir-its”中,Sincetherearesomanygoodwaystostopbadfeelings,dotheyallworkonyou?Whydoyouthinkso?聯系學生實際情況,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會遇到困惑,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困惑保持好心情的方法并闡述理由。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對課文提到“如何保持好心情的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和補充,然后,學生通過4人小組合作討論,并通過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形式展示探究任務。討論后,每小組選一位寫得好的段落,通過希沃視頻展臺呈現給全班同學。評點并糾正展示內容的不足之處,同時借鑒和學習優秀句段。在情景化教學中,學生將討論結果轉變為書面表達,可訓練學生寫作技能。在情景化教學中學以致用,可提高英語寫作水平。以此,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快讀、細讀和精讀三位一體的學習法,在情景化教學中,學生不僅對文章意思有了大概理解,而且能夠有效積累單詞、句型,在理解文本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文章中的相關語法知識,并內化吸收,對提高寫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圍繞以讀促寫展開教學工作具有以下意義:
(一)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會通過信息技術情境,或者其他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中,激發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完成閱讀積累,為寫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
為了打牢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授給學生相關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更少的時間內完成閱讀學習,完成對單詞和語法的積累,為寫作學習做準備。
五、結語
以讀促寫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策略,文章圍繞當前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開展的現狀,從閱讀興趣、英語口語表達、讀中活動和閱讀學習方法四個角度展開實踐研究。文章提出以讀促寫教學法的見解,以閱讀教學為基礎,通過開展高效閱讀課堂,引導學生進行積累和應用,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謝榮.以讀促寫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J].名師在線,2021(6):24-25.
[2]張娟娟.“以讀促寫”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1(8):37.
[3]林麗香.例談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英語作文教學思路[J].校園英語,2021(3):153-154.
作者:林惠
- 上一篇:線上線下英語口語教學設計研究
- 下一篇:高校實踐體育教育公平的路徑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