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對策

時間:2022-03-10 08:39:04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對策

摘要:步入新時代以來,國家對于人民“舌尖上”的安全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在此背景下,為了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更應當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進而為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務。然而就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而言,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以至于建設現狀不容樂觀,難以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具有的重要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討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現狀,指出體系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有效對策,以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現狀;對策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問題源自廣大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升。自瘋牛病在上世紀70年代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暴發流行,引發人們的食品安全恐慌之后,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作為保障廣大消費者對農產品知情權的一種重要手段,同時也能對農產品生產者、銷售者的主體責任有效界定。然而,我國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方面的研究還存在很大不足,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依然較大。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過程當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水平,下文中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問題及其對策進行分析探討。

1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立法缺位

早在2006年我國便出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然而該部法律的實施依然無法構建起現代社會對農產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保障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需要全面監督管理農產品生產整個鏈條,同時能夠在出現問題時,對問題環節直接追溯,明確責任主體。所以,什么樣的農產品才是與要求相符合的,或者出現事故之后如何認定責任,是立法過程當中應當解決的首要問題。而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立法過程當中,比較關注農產品產業鏈末梢方面的監控與處罰,沒有深刻認識到源頭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導致體系作用價值不能得到全面發揮,而引發這種問題的主要因素是立法空白所造成的,另外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方面缺乏強制性的規定,這些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帶來很大影響。

1.2相關主體缺乏參與意愿

一是廣大消費者以及農產品生產、制作以及品牌銷售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認識程度較低,很多人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缺乏足夠了解,嚴重影響體系的順利建設。如現在廣大農民在農產品生產過程當中雖然作為重要的主體參與者,但是受文化素質方面的影響,沒能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參與農產品生產的廣大農民有的根本沒有聽說過該體系,導致體系建設過程當中配合度不高。而且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又無法給農產品生產者創造相應的利益,導致農產品生產主體無法積極主動投入到農產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當中,并且在體系建設過程當中還產生很大的排斥心理。近年來,雖然農產品消費者伴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以及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在農產品品質方面有了更高要求,越來越重視農產品安全問題。然而很多消費者對于農產品可追溯信息卻缺乏足夠了解,即使想獲取有關信息,但也不知道從何下手。二是產品追溯部分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非追溯產品不必投入額外成本,另外市場當中這些產品價格方面無明顯差距,可追溯的農產品利潤不高,這些也導致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參與性不強。三是相較于一些發達國家,我國在農產品生產過程當中,標準化、組織化、規模化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這些也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帶來很大影響。

1.3安全追溯信息質量不高

當前在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過程中,因宣傳力度不夠,社會大眾對體系建設大都不認可。而要想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與發展,就應當讓社會大眾能夠直觀觀察到食品追溯信息。然而目前很多消費者沒能正確認識到標簽有關信息,食品購買過程當中,也無法通過標簽對食品可追溯信息及時獲取,影響標簽載體作用的發揮。而且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一些企業或社會群體對食品標簽蓄意造假,以至于市場當中食品標簽真假難辨,無法保證標簽質量,對于社會大眾判斷食品可追溯信息真假帶來很大影響,降低了廣大消費者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的信任度,對體系建設造成巨大影響。

1.4追溯信息的真實性難以保證

構建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并將農產品生產加工信息真實完整地錄入,是建設農產品可追溯體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同時應當對農產品生產源頭質量安全信息充分記錄與保存,這是查詢農產品信息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的最基本條件。然而目前廣大農民文化素質不高,以至于很難保障農產品源頭數據質量,而且還時常出現主觀錄入虛假信息的現象,所以僅僅依靠農產品生產者的自律無法保障農產品追溯信息的真實性。

1.5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的社會信用度不高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過程中,社會信任度不高也是體系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而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過程中,農產品標志、生產過程記錄追溯信息管理系統是其核心所在。尤其是標簽作為農產品可追溯信息的重要載體,是消費者獲取農產品可追溯信息的重要途徑。然而調查發現,廣大消費者對于農產品標簽信息缺乏較高的信任度,再加上社會虛假廣告宣傳等,更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社會信用度,阻礙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順利建設。

2完善我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的對策

2.1制定專門法律,統一國家追溯標準

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的專門法律,并對相應的標準完善統一,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的重要前提。很多西方國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方面取得成功,最為重要的是有法可依。因此,為了推動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與發展,必須要加快制定和出臺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追溯標準,并對追溯對象所要提供的追溯信息予以明確,準確界定相關主體義務與責任。法律責任方面,應當進一步完善有關部門審查制度,并對部門職責明確劃分,構建完善的懲罰措施,對各種虛假信息、失信行為嚴厲打擊,確保追溯信息精準可靠,另外還要防止資源浪費現象,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2.2推進和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最終要形成良性循環

對農產品生產企業、批發市場、專業合作社加強建設,通過市場激發廣大農產品生產企業積極主動投入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中來,不斷壯大體系主體,增強企業自身實力,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過程中保持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提高體系主體生產經營規模化與組織化程度,推廣應用“市場+基地+協會(組織)+農戶”的農產品生產銷售模式,保證體系各方逐步壯大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其品質,保證農產品生產整個過程可管可控。

2.3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追溯信息真實完整

政府部門應當對農業生產供應鏈各個環節加強監督管理,尤其應當監管好化肥、農藥投入品的應用,對管理模式加強創新,在鼓勵自律的前提下,將相互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高各項工作規范程度。并對虛假信息宣傳進一步擴大處罰力度,進而獲得真實可靠而又完整的追溯信息,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2.4引入社會監督機制,激勵企業創建品牌效應

在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過程當中,政府部門應當發揮自身公信力,把追溯產品置于社會公眾監督之下,保證公開透明地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嚴格抽檢,提高社會共治效果,并調動各企業創建自身品牌,發揮品牌效應作用,提高消費者的認同感。另外擴大宣傳力度,使廣大群眾對追溯標志有一個深入認識,逐步強化,提高廣大群眾對政府推介的食品安全標志認可程度,這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2.5加強安全追溯管理平臺的推廣和應用

現如今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然而一些地區平臺應用還比較缺乏,對平臺作用價值帶來很大影響。為了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當地政府部門與相關管理部門應當進一步強化平臺宣傳推廣力度,通過報紙、電視臺、媒體、廣播等各類渠道對平臺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而且各地方在對該平臺進行應用時,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發展特點,不斷調整優化平臺各業務功能,確保平臺應用效果。另外,平臺推廣應用過程當中,還應當面向農產品消費群體,增強其平臺認知度與信任度,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更好地建設和發展。

2.6加強政策創設

為了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提高其建設水平,還必須要充分重視政策創設,通過相關政策引導與支持,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各地應當結合自身實際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政策,并構建完善的制度、標準與規章,為農產品追溯制度提供強有力的機構支持,提高相關立法建設,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有關制度的實施與執行。政府部門還必須要加強引導各類主體,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當中保持較高的參與度,全方位地發揮政府政策引導作用。當前廣大農產品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普遍存在認知程度不高的問題,追溯產品以及非追溯產品二者之間又缺乏優勢價格差。另外,生產經營主體在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工作當中會增加相應成本,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將農產品生產經營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最大程度激發出來,全面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與發展。并在申報農業項目過程當中,把農產品質量追溯作為申報農業項目的重要條件,另外還應當體現在項目考評工作當中,充分發揮追溯平臺提供的數據作用,調動社會各個方面形成良好的氛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2.7對農產品農藥殘留加強監測

現如今,我國各級農業部門越來越重視蔬菜、水果等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工作,同時對禁限用農藥、高毒農藥監測達到了全覆蓋,而且能夠有效對農產品種植產地各類信息以及流通過程進行追溯,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水平。為使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工作得到進一步強化,國家在加強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的基礎上,還應當進一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性管理工作,基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另外,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有鑒于此,還應當針對農產品構建綠色食品安全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并對體系統一領導,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當中,結合有關規范,構建更為完善的標準化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地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質量。有關部門還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和安全要求,加強農產品監督工作,對于不合格的農產品嚴禁銷售,確保農產品流通過程當中的質量安全。再者,為了防止流通過程當中農產品遭受污染,還應當加強農產品包裝管理,構建完善的信息管理體系、監控體系、安全風險評估體系等,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全面追溯。

3結束語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水平,對于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意義重大,所以相關部門必須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有一個深入認識,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相關措施提高體系建設水平。但目前該體系在建設方面存在諸多困境和不足,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加強研究,積極克服,進而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水平的同時,為社會提供更為廣泛的農產品安全保障服務。

參考文獻:

[1]袁歆貽.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推廣應用的幾點建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15):54-55.

[2]凌秋育,梁東妮.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運行情況分析報告[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7(3):53-54.

[3]姜東峰,王新穎,周鑫,等.物聯網追溯管理平臺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J].農民科技培訓,2018(2):30-32.

[4]楊淑莉.烏魯木齊市蔬菜類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應用及相關問題分析[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14.

[5]劉念,王楓.基于大數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3):104.

[6]張毅,周佳,千小綿.陜西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經驗與啟示[J].現代園藝,2016(18):230.

作者:羅涯鎔 單位:貴陽市烏當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