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博弈

時間:2022-04-17 04:37:46

導語: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博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博弈

1引言

郭漢丁等研究總結了建設工程質量的政府監督管理特征、動態和發展趨勢[1];謝琳琳等分析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革的設想[2];宋宗宇和曾林認為應當充分發揮建設工程質量監管機制的效用來解決管理失靈問題[3];萬軍和于祥民認為必須從政府、企業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進和加以完善才能提高工程質量[4];俞文雋認為應該通過提高質量意識,發揮監理單位作用,加強政府監管力度等措施方法來改善工程質量管理[5];江小燕等認為應當重視各種公會的作用和對執業人員的問責制度、充分發揮全民監督的力量[6];王孟鈞等提出了控制高鐵工程質量的一些措施[7];何壽奎和傅鴻源則提出了防范質量風險的一些措施[8];王艷等提出為減少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可以加大對監理單位的懲罰力度或降低監理成本[9]。上述文獻,除王艷等在研究中建立了公共工程監督博弈模型外,都只是借鑒國內外和地區的相關經驗提出公共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強調制度的健全、政府的監管和對企業的懲罰。從披露的公共工程質量問題來看,許多情況下公共工程質量問題與制度法規的執行遇到阻力,執行不到位有關。因此,為了提高公共工程質量,必須制訂執行阻力小的治理方案。本文通過構建公共工程質量管理的博弈模型,探討提高公共工程質量可采取的相關對策。本文的結論印證了文獻[9]的結論,并提出為了減少公共工程中的腐敗問題,還應該做好公共工程的預算,減少公共工程尋租空間的建議。

2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博弈模型

假設條件:政府就一個預算為1的公共工程組織兩家具有資質的企業進行招標,中標的企業獲得承包合同,從事工程的施工;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監理單位對公共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在上述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問題中,政府、項目承包商以及監理單位構成行為的主體。這三個行為主體構成了一個多方多階段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博弈。下面給出博弈模型。階段1:政府官員選擇是否公平招標。階段2:如果政府官員選擇虛假招標,企業將選擇是否賄賂政府官員,如果只有一個企業賄賂政府官員,那么賄賂政府官員的企業中標,否則雙方各有0.5的中標概率。如果政府官員選擇公平招標,企業將不得不按照設計施工,博弈結束。階段3:如果企業是通過賄賂政府官員獲得承包合同,企業將選擇是否偷工減料,否則企業將不得不按照設計施工,博弈結束。階段4:如果企業偷工減料,監理單位選擇要求企業整改還是默認,否則博弈結束。假設監理單位是專業素質過硬的監理隊伍,工程質量如有問題就能查出。企業賄賂政府官員的方式為向政府官員提供q的工程回扣,政府官員接受了企業賄賂后會包庇企業的偷工減料行為。如果監理單位要求企業整改,它和政府官員的關系將受到損害,需付出α的成本來修復。如果企業偷工減料且未整改,工程將有p的概率發生責任事故。一旦發生責任事故,企業將被處以k的罰款,政府官員和監理單位也分別被處以l和m的罰款。當按照設計施工時,企業獲得α的利潤,偷工減料且未整改時,企業獲得α+β的利潤,被監理單位要求整改時,企業需要付出γ+β的整改成本。假設政府官員、企業和監理單位都是風險中性的。當政府官員選擇公平招標時或者政府官員選擇虛假招標但企業選擇不賄賂政府官員時,政府官員收益為0;兩個企業期望收益都為α/2;監理單位收益為0。當政府官員選擇虛假招標且有企業選擇賄賂政府官員時,如果中標企業選擇按設計施工,那么政府官員獲得的α-q收益;中標企業獲得的收益;監理單位收益為0。當政府官員選擇虛假招標且有企業選擇賄賂政府官員時,如果中標企業選擇偷工減料且未整改時,政府官員獲得q的收益但卻有p的概率受到l的罰款,期望收益為q-pl;中標企業獲得a+β-q的收益但有p的概率受到k的罰款,期望收益為α+β-q-pk;監理單位有p的概率受到m的罰款,期望收益為-pm。當政府官員選擇虛假招標且有企業選擇賄賂政府官員時,如果中標企業選擇偷工減料而監理單位要求其整改,那么政府官員獲得的收益;中標企業獲得的q收益;監理單位獲得α-γ-q的-α收益。通過分析可以得到圖1所示的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博弈進程示意圖。

3均衡分析

3.1均衡提出

由于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博弈是一個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可以用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來描述。針對上述博弈,根據參數取值的不同,該博弈的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也不同。在這些可能的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中,本文主要關心2種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1)政府官員的戰略為公平招標,企業1和2的戰略為如果政府官員選擇了虛假招標,它們將選擇不賄賂政府官員,而一旦賄賂了政府官員獲得工程,也不會偷工減料,會按照設計方案施工,監理單位的戰略為如果發現企業偷工減料將要求其整改;(2)政府官員的戰略為虛假招標,企業1和2的戰略為如果政府官員選擇了虛假招標,它們將選擇賄賂政府官員并在公共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監理單位的戰略為如果發現企業偷工減料將選擇默認。在上述2種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中,從工程質量管理和產生的社會資源浪費的角度來分析,(1)所代表的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是一個最優的均衡結果,(2)所代表的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則是一個最差的均衡結果。下面對這2種結果進行分析。

3.2均衡結果分析

3.2.1分析(1)所代表的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當監理單位發現企業偷工減料時,如果選擇默認,其期望收益為-pm,而如果選擇要求企業整改,其收益為-α。由于監管者選擇要求企業整改,所以-pm燮-a,即m叟a/p。在監理單位選擇要求企業整改的情況下,企業選擇按設計施工的收益為α-q,選擇偷工減料的收益為α-γ-q。顯然,企業會選擇按設計施工。在對方選擇不賄賂政府官員的情況下,企業選擇賄賂政府官員可以獲得建設合同,獲得α-q的收益,選擇不賄賂政府官員則有1/2的可能性獲得建設合同,獲得α/2的期望收益。由于企業選擇不賄賂政府官員,所以α-q燮α/2,即α燮2q。在企業選擇不賄賂政府官員的情況下,政府官員的最優選擇為公平招標。因此,當α燮2q且m叟a/p時,將會出現(1)的均衡,最終的結果是政府官員選擇公平招標,企業按設計方案施工,工程質量能夠得到保證,也不存在腐敗行為。α燮2q意味著企業承建公共工程獲得的利潤不會太高。如果設想企業承建公共工程的利潤在正常水平,公共工程的造價預算必須把握好,既能夠保證企業獲得正常的利潤,同時利潤也不能太高,否則企業可能為了追求利潤鋌而走險,去賄賂政府官員。m叟a/p則意味著一旦出現質量責任事故,對監理單位的懲罰必須足夠強硬。這樣當企業偷工減料時,監理機構顧忌可能受到的懲罰,就會冒著寧愿得罪企業保護傘———政府官員的風險,也堅決要求企業整改。因此,如果希望政府官員公平招標,企業按設計方案施工且監理單位認真履行監理職責,需要做好工程造價預算,把工程利潤壓縮到一個合理的范圍,既能夠保證企業能夠獲得正常的利潤,也關閉了政府官員向企業索取回扣的尋租空間,同時為了激勵監理單位認真履行職責,必須對監理單位實施強硬的懲罰機制。在(1)所代表的均衡中,對政府官員和企業的懲罰力度比較靈活,不要求對政府官員和企業的懲罰力度達到一定程度。雖然對監理單位實施的是強硬的懲罰機制,但由于這種威懾發生在非均衡路徑上,所以這種懲罰機制只是一種威懾,不會真的實施,并不會真的損害監理單位的利益。3.2.2分析(2)所代表的子博弈精煉Nash均衡由于在均衡中監管者選擇默認,所以-pm叟-a,即m燮a/p。在監理單位選擇默認的情況下,企業選擇按設計方案施工的收益為a-q,選擇偷工減料的期望收益為a+β-q-pk。由于企業選擇偷工減料,所以β叟pk成立。在對方選擇賄賂政府官員的情況下,企業選擇賄賂政府官員將獲得(α+β-q-pk)/2的期望收益,不賄賂政府官員則將獲得0的收益。由于企業選擇賄賂政府官員,所以k燮(α+β-q)/p。在企業選擇賄賂政府官員且偷工減料未整改的情況下,政府官員選擇公平招標收益為0,選擇虛假招標收益為q-pl。所以,l燮q/p。因此,當m燮a/p、k燮(α+β-q)/p且l燮q/p時,將出現(2)的均衡,最終的結果是政府官員選擇虛假招標,企業賄賂政府官員且在施工的過程中偷工減料,對于企業的偷工減料行為,監理單位也會采取默認的態度。m燮a/p、k燮(α+β-q)/p且l燮q/p意味著當出現責任事故時,對監理單位、企業以及政府官員的處罰力度過低,不足以對其起到威懾作用。這種情況和我國公共工程管理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相符;政府官員很難被追責;對企業和監理單位的處罰相對于收益來說力度也不夠大。k燮(α+β-q)/p還意味著在公共工程的建設,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的利潤很大,這既有可能是公共工程預算比較寬松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工程偷工減料降低的成本很多而造成的。

3.3均衡結果比較

比較(1)和(2)可以看出,要確保公共工程的質量,關鍵在于加大和落實對監理單位的懲罰力度以及做好公共工程造價預算。對于公共工程建設來說,如果在預算環節嚴格控制成本,就會減小企業的獲利空間,企業也就沒有多余的利潤去從事尋租活動,從而也就減小了官員權力尋租的空間。如果對監理單位的懲罰力度比較大,監理單位不敢縱容企業的偷工減料行為,這樣企業為了避免整改也就不會偷工減料。從實際效果上來說,相對于加大對政府官員和企業的處罰,加大對監理單位失責的處罰力度更加容易執行。這是因為當對監理單位的懲罰力度較小時,一旦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為了不影響和企業的保護傘———政府官員之間的關系,監理單位會選擇默認企業的行為,寧愿承受一旦發生責任事故時所遭受的懲罰也要維護和政府官員的良好關系,而當對監理單位的懲罰達到一定的力度時,對于企業的偷工減料行為,監理單位將不得不選擇要求其整改,從而使企業打消了通過偷工減料獲利的打算,監理單位既不會受到懲罰也不會得罪政府官員,所以監理單位反而樂意接受這樣的政策。由于不能通過偷工減料獲利,企業也沒有額外的利潤去賄賂政府官員。所以最終的結果是公平招標,工程質量得到保證。

4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對策

近年來,公共工程質量事故頻發,公共工程質量管理問題也是屢查不止。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當前的政治環境負面作用影響下,對相關人員和企業的處罰沒有落到實處,政策執行不到位,懲罰和問責制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且這種負面作用和影響在短期內出現明顯變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必須另辟蹊徑來解決公共工程質量管理的問題。從本文所構建的模型博弈結果來看,在當前對政府官員和企業的懲罰和問責制度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兩個方面的措施來控制公共工程質量。

4.1做好公共工程造價預算,減少公共工程尋租空間

工程造價一般由工程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和稅金四大部分組成,對于每一部分的費用,應當盡可能地細分到底層,列出每一部分的費用,給出具體且較為準確的數字,同時厘清各種費用的承擔單位,最后得到總的費用。在做工程預算時,如果工程概預算編制不合理,某些預算編制人員對工程情況調查,研究得不夠深入、詳實,所編制出的造價預算出現缺項、漏項等差錯,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就會在預算時留下一定的彈性。大型公共工程,建設周期一般較長,所涉及的范圍也非常廣,工程之初所做的預算必須對材料價格波動,市場風險等情況做出預測并對預算留些余地。這些預算余地雖然不可能直接確定,但是可以通過提高預算編制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提高預測水平來減少不確定性,從而減少預算的隨意性進而減少公共工程尋租的空間。

4.2落實對監理單位和相關監理單位的處罰

在工程質量管理中引入監理機制的目的是為了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整改。當對政府官員和施工單位的事后處罰機制不易落實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提前發現問題的方法來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相對于企業從承包工程中獲得的收益,監理單位從工程中獲得的收益有限,因此相對于對企業的處罰需要達到一定的力度才能杜絕企業不按照設計施工的情況,對監理單位的處罰力度無需很高也能達到預期同樣的效果。由于對監理單位的處罰力度不很高,同時也并非直接針對執行起來阻力較大的政府官員,相關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也將會小許多。

作者:劉昌臣1,2工作單位:1.中南民族大學2.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