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探究
時間:2022-01-14 11:22:29
導語: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物流企業為實證研究對象,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方法對影響機理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物流企業的質量管理實踐通過知識增值的中介作用對知識螺旋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物流企業知識增值是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與物流企業知識螺旋關系間的部分中介變量,并且環境不確定性在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對知識增值的影響中發揮顯著的正向調節作用,為物流企業的質量管理實踐與知識管理活動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知識螺旋;知識增值
物流企業是一種將資金、信息、商務活動等綜合為一體的企業,能夠很大程度上推動城市的經濟發展,并且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大多數物流企業都存在物流理論水平、物流觀念、信息技術水平低下等問題,由于缺乏高級的物流管理人才,使得整個物流行業都缺少先進的物流質量知識理論體系、高級的技術設備、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等。物流需求極速膨脹,市場迅速擴大,物流企業也開始了跨區域布局,但是質量管理卻未能跟上擴張的速度,造成了諸如客戶體驗差、破包、丟包的問題,因此在物流企業內部實現有效的質量管理實踐活動,增加企業的知識儲備,提高物流業的服務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對專業的物流質量知識進行不斷的升級創新,是現代化物流企業發展的重點研究對象。質量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生存與未來,同時質量也是衡量現代化企業好壞的重要指標,因此質量管理實踐應當是企業不斷追求卓越發展的一項日常管理活動。嚴格的質量管理是物流企業保持健康發展并且保持其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1]。質量管理實踐活動是如何影響物流企業的知識管理活動的,對于知識活動的影響路徑以及影響的程度是怎樣的等都成為了現代化物流企業所要面臨的問題。如何劃分質量管理實踐的維度,不同的學者具有不同分劃分依據,但迄今為止受到普遍接受的是Flynn等將質量管理實踐從技術層面和社會層面進行劃分,主要分為基礎實踐和核心實踐2個維度[2]。已有學者研究表明Flynn劃分的2個維度對于企業的正向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3-4]。在物流企業的運營中,知識就是集創意、企業規則、運作程序、企業數據等為一體的具有組織性、實踐性的整體[5]。學術界認為在物流企業中開展質量管理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內部的知識學習和知識創造,但是對國內外眾多文獻進行了梳理分析,鮮有發現有關質量管理實踐對知識螺旋影響機理研究的文獻。因此,本文通過深入的實證分析,為相關議題的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依據。
1理論綜述與假設
1.1質量管理實踐與知識螺旋。現階段所使用的質量管理實踐的概念的主要來源于眾多質量管理的經典著作之中,被普遍接受的是Samson等所提出的概念,即質量管理實踐就是企業采取各項管理措施并制定詳細的計劃,以提高企業的質量,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績效的目的[6]。Flynn等從技術水平和社會水平上把質量管理實踐分為2個維度,分別是基礎實踐和核心實踐[2]。在物流企業中,它涉及許多活動,例如領導承諾、發展戰略和計劃,以客戶為中心及內部人員管理等[7]。基本實踐通過諸如優化組織環境、消除障礙等活動來支持核心實踐活動[8]。而核心實踐主要指的是物流企業內的技術性和過程性的活動,包括經營過程的管理、質量的監控、對信息的分析等活動[6]。Nonaka等通過將知識的創新與“場力”相結合,提出知識螺旋的概念[9],知識螺旋的過程就是不斷創造知識的過程。組織內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實現企業中隱性和顯性知識的傳輸與共享[10]。知識螺旋主要是通過螺旋上升的趨勢將顯、隱性知識進行循環傳遞、逐漸提升,實現知識的轉移與創造。將企業和個體的知識范疇進行擴張,較大程度上減少了知識的落差,進而更利于實現企業的目標[11]。Gustafson等通過研究證明了顧客、信息與分析、領導、人員管理等基礎實踐管理活動對于企業知識的創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Cohen等也證明了企業的戰略、技術信息、人力資源等多項核心實踐活動也正向的促進了知識的創造與應用。質量管理實踐的實施不僅促進了企業知識創造的過程,而且還促進了企業內部知識的流動,進而促進了知識的螺旋作用。因此,本文認為質量管理實踐對知識螺旋具有重大的積極影響,故提出以下假設:假設H0: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對物流企業知識螺旋具有顯著正向的影響。1.2物流企業知識增值的中介作用。知識增值是物流企業發展系統的核心動力[13],物流企業知識的不斷增值就會實現企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知識增值是指企業增加的知識的質量與以前的知識的質量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現為與過去相比增加的知識可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效率[14]。在實際的知識增值過程中,包含知識數量的增加以及知識質量的增加,在大多數的研究中都強調的是知識質量的提升。在物流企業實行質量管理的時候,涉及到對知識信息等的獲取和選擇、對各項信息知識的加工和吸收以及同事之間進行的知識信息的共享和傳遞等過程,都會涉及到知識的增值。隨著知識的不斷創新、增加,使得企業的知識質量和數量的累加,促進了知識的螺旋上升,也促進物流企業知識的進步。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設:假設H1:在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對物流企業知識螺旋的影響過程中,知識增值發揮顯著的中介作用。1.3調節作用——環境的不確定性。環境的不確定性是指物流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經營環境的不穩定性和復雜性的程度,其所處的經營環境越復雜、變化越快,就表示其不確定性程度越高[15],環境不確定性主要包括技術、市場需求以及供應不確定性三部分。眾多學者都指出環境的不確定性是促進企業創新活動開展的動力[16-17],物流企業如果陷于高度不確定性的泥沼中,就會積極的采取創新活動來應對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由于物流企業的不確定性,會促進企業需要大量的知識信息來彌補不確定性對企業的不利影響,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由于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物流企業的管理者會組織員工進行知識獎勵,獎勵員工主動積極的進行知識的收集和分享,實現物流企業知識的增值。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設:假設H2:環境不確定性對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與物流企業知識增值之間的關系具有顯著的正向調節作用。1.4作用機理的概念模型。質量管理的實踐不僅促進了企業知識的創新,并且還促進了企業內部知識的流動。與此同時,環境的不確定性嚴重影響著企業在質量管理實踐中的知識增值。物流企業正在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篩選和考驗,生存壓力促使物流企業積極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帶來的一系列影響。為了能夠率先搶占先進技術高地,進一步壓縮物流企業運營成本,企業在質量管理實踐中為實現企業知識增值而制訂的諸多政策中,就必須考量環境不確定性這一中介變量帶來的影響。
2研究方法與過程
2.1數據收集。本文選取東部地區大量的大中型物流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并且所選的企業均為成立5年以上的物流企業。由于物流企業數量眾多,在進行數據的收時,主要采取實地發放、郵件發放發、電話訪問等形式進行問卷的發放,問卷的發放對象是各物流企業的高級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410份,其中無效問卷50份,有效問卷360份,問卷有效率為87.8%。本文的問卷采用李克特七分量表。調查問卷對應具體的人口統計學特征變量的統計表見表1所示。2.2實證分析。2.2.1信度、效度檢驗。各變量的信度均依據Cronbach's系數和CITC系數進行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各變量的Cronbach's值分布于0.861~0.921,均大于0.7,CITC值分布在0.698~0.884,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較高,具有較高的信度。量表的聚合效度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KMO值均大于0.6,Bartlett球形檢驗值均為0,公因子解釋比率均高于60%,因子載荷都在0.5以上,表明設計的量表具有較好的聚合效度。由表4可知,質量管理核心實踐、質量管理基礎實踐、知識增值、知識螺旋、環境不確定性的CR值均分布于0.7814~0.9028之間,大于0.6;其AVE值分布于0.5823~0.6648之間,均大于0.5,表明設計的量表收斂效度較好。2.2.2結構方程模型。結構方程模型較其他方法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依據原始數據分析各變量的關系,根據它們的關系指出各變量的路徑,然后得出變量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變量間的影響機理。通過計算分析,對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進行檢驗,中介變量的檢驗結果見圖2和表5,調節變量的檢驗結果見圖3和表7。通過路徑的計算和分析,運用結構方程模型測試中介和調節變量。中介變量的測試結果如圖2和表5所示,調節變量的測試結果如圖3和表7所示。由圖2和表5可知,質量管理核心實踐對知識增值具有顯著性正向促進作用,質量管理基礎實踐對于知識螺旋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質量管理核心實踐對于知識增值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質量管理基礎實踐對于知識增值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知識增值對知識螺旋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上述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知識增值是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基礎實踐、核心實踐與知識螺旋關系之間的中介變量,而且是部分中介變量。由表可知,X2/df值為2.804,小于3;CFI值為0.93,TLI值為0.92,均大于0.9;RMSEA的值為0.075<0.8,說明構建的結構方程模型是合理的。綜上,假設1可以得到驗證,即在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對物流企業知識螺旋的影響過程中,知識增值發揮顯著的中介作用。由圖3和表7可知,環境不確定性對于知識增值具有顯著性正向促進作用,質量管理的核心實踐具有顯著正向促進知識增值作用,質量管理的基礎實踐能夠顯著正向促進知識增值,環境不確定性與質量管理核心實踐之間的交互乘積項對知識增值有顯著性的正向促進效應,環境不確定性與質量管理基礎實踐之間的交互乘積項對于知識增值有顯著性的正向促進效應。上述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環境不確定性能夠對質量管理基礎實踐、核心實踐與知識增值進行顯著的正向調節。表8顯示,X2/df值為2.786,小于3;CFI值為0.93,TLI值為0.92,均大于0.9;RMSEA值小于0.8,為0.073,前期驗證的模型是合理的。綜上,假設2得到實證驗證,即環境不確定性對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與物流企業知識增值之間的關系具有顯著的正向調節作用。
3研究結論
從質量管理實踐的角度出發,建立了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對物流企業知識螺旋影響機理的概念模型和理論框架。以物流企業為實證對象,利用結構方程模型特性對相關影響機理進行研究,得到以下主要實證結論:(1)在物流企業的質量管理實踐對于物流企業知識螺旋的影響中,物流企業知識增值發揮著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根據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到基于“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基礎實踐→知識增值→知識螺旋”、“物流企業質量管理核心實踐→知識增值→知識螺旋”的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對物流企業知識螺旋的影響路徑。這一結論也說明了在物流企業的實際運作過程中,知識的螺旋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證明了在物流企業中,無論是物流企業的質量管理核心管理實踐,還是質量管理基礎實踐活動,對于知識的增值都具有積極的正向作用,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值,使得企業的知識能夠不斷的呈螺旋狀的上升。(2)環境不確定性能夠顯著地正向調節作用物流企業質量管理實踐對物流企業知識的增值。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物流企業也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當物流企業的環境處于不確定的情況時,為了抵抗環境不確定性對于物流企業的不利影響,物流企業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利用資源和環境等因素來進行企業的創新活動,對于不確定性的需求、技術等進行廣泛的知識獲取和技術的升級、學習,使物流企業減少不確定性的環境所帶來的危害,保證企業的健康長期的發展。
作者:初銘暢 崔悅 馬靜 單位:遼寧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探討
- 下一篇:工業設備安裝技術質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