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栽植質量監督論文

時間:2022-05-02 09:48:10

導語:苗木栽植質量監督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苗木栽植質量監督論文

大部分城市、鎮、鄉、村通過實施綠化工程、增加綠化用地來提高綠地率和綠化覆蓋面積,從而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在綠化工程實施過程中,建設單位對工程質量監督普遍重視不夠、質量監督崗位形同虛設、質量監督人員業務專業能力不足,直接導致綠化質量不達標準,綠化景觀效果不能顯現,達不到營造美好環境的目標。綠化工程不同于房屋建筑和其他市政工程,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系統性,工程包括整地、換土、挖坑(溝槽)、選苗、起苗、運苗、栽植、支撐、養護等一系列施工內容,每個環節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只有嚴格把控每個施工環節,才能確保綠化工程質量、取得良好的綠化效果。現結合本人工作實踐,就建設單位如何做好綠化工程中苗木栽植質量監督進行簡單闡述。

1成立綠化工程質量監督小組,并制定質量監督計劃

建設單位抽調或聘請綠化專業人員組建質量監督小組,依據設計圖紙和工程概況制定符合工程實際的工程質量監督計劃,用來指導工程實施。對于投資規模較大或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綠化工程,還需委托監理單位負責工程監理,但監理人員必須具有綠化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

2苗木栽植質量監督過程及內容

苗木栽植質量監督要依據設計圖紙貫穿于苗木栽植過程始終,每個施工環節要相互銜接、無縫對接,做到過程全覆蓋,并做好記錄,施工單位、建設單位質量監督人員(或監理單位)在記錄單上簽字。1)栽植地準備。栽植地是苗木栽植的基礎,栽植前要完成測定土壤理化性質、整地造型、更換土壤等等工作內容。a.測定土壤理化性質。施工單位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機構測定苗木栽植土壤的理化性質,并出具土壤性質測定報告,測定結果若不符合栽植土壤性質要求,施工單位根據要求對土壤進行改良或更換,直到符合栽植要求。b.清理、整理場地。依據設計圖紙測量、放線、劃定栽植區范圍。清理栽植區域范圍內的建筑垃圾、渣土、工程廢料、雜草、樹根以及不符合栽植土理化標準的原狀土等。c.地形造型及回填栽植土。按設計圖紙要求測量、放線,營造自然順暢的設計地形,砌筑栽植區范圍邊界,更換、回填符合設計要求的栽植土。d.施肥、施藥、深耕。結合土壤肥力進行施肥,有機肥應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無機肥宜采用緩釋性無機肥,并科學施用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農藥(嚴禁使用劇毒農藥),隨后深耕土壤,確保耕作深度至少達30cm,耕作后表層不得有明顯低洼和積水處。2)苗木準備。a.選苗。熟讀設計圖紙,掌握所需苗木種類、規格、數量,同施工單位實地深入苗圃、查看落實苗木、選苗打號,最后預定或采購足夠苗木。嚴禁選用帶有嚴重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苗木。b.起苗。起苗前一天需澆一次透水,確保苗木吸收足夠水分,有利于成土球;落葉喬木要結合樹木習性進行截枝、截干;對于大樹需有計劃分步驟的進行幾次斷根、截枝、截干后方可起苗,同時對樹木朝向進行標記;起苗要有秩序、有計劃進行,避免各類損傷。c.運苗。苗木裝卸要有序進行,不能亂扔亂放,避免損傷苗木,對于一些大苗木必須借用吊車裝卸;苗木上車后、運輸中需用遮陽網覆蓋,做好遮陽防護并中途向苗木噴水,防止苗木水分蒸發或風干;帶土球的大苗木運輸一般一車一樹、根前稍后,并綁扎穩固,中途向苗木噴水。d.假植。苗木運到現場后,若不能當天栽植時需選擇合適的地方對苗木進行假植。裸根苗木需挖假植溝,將苗木根系按次序放入溝內,用濕土埋嚴,不得通風、不得失水;帶土球苗木假植,需將苗木按次序擺放整齊、土球緊挨,在土球衣四周培土,不間斷噴水使土球一直保持濕潤;同時對苗木地上部分進行遮陽并適時噴水。3)放線定位。依據植物種植設計圖紙放線,對各種樹木、綠籬、灌木的栽植位置進行中心或邊界定位,位置要準確;若位置遇到障礙時,需與設計單位聯系進行適當調整。4)開挖樹坑、溝槽。在位置確定后,按設計要求開挖樹坑和種植溝槽,樹坑、溝槽應垂直向下挖,做到上口與下底規格相等,挖出的表層土與下面的土應分別堆放,底部應預施一定基肥和回填表層土;若挖出的土不符合種植土屬性要求,需全部進行更換。5)栽植。樹坑、溝槽開挖完成后要及時進行苗木栽植。視苗木埋深將樹坑、溝槽回填一定深度基肥和表層土,苗木包裝物應全部剪斷、不宜降解的應全部去除,栽植深度應與種植線保持一致并在根部噴施生根劑等藥物,苗木栽植應保持直立、不得傾斜,回填土要分層踏實;苗木朝向應當合理,綠籬類應將樹形豐滿的一面向外,大樹類應與原生長地朝向一致;苗木定植后,應設置樹盤、圍堰(不低于15cm),用于澆水蓄水。6)支撐。苗木栽植完成后,應對苗木進行支撐。支撐方式視情況選用三角撐、四角撐、聯排撐及軟牽拉等。支撐物應選擇硬質材料,其強度能保證支撐有效。支撐物連接綁扎要穩固結實,支撐物應埋入土中一定深度(不小于30cm),連接苗木的支撐點要連在主干上并襯軟墊,以免擦傷苗木;常綠樹在主干2/3處支撐,落葉樹在主干1/2處支撐。有軟牽拉固定時需設警示標志。7)澆水。苗木定植后必須連續澆灌三次透水,以后視情況而定。第一次澆水應于定植后24h內,水量不宜過大,小水慢灌,主要目的是通過澆水使土壤縫隙填實,保證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第一次澆水過后,對苗木全面檢查一次,及時扶正歪斜的苗木、修定。第一次澆水應于定植后24h內,水量不宜過大,小水慢灌,主要目的是通過澆水使土壤縫隙填實,保證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第一次澆水過后,對苗木全面檢查一次,及時扶正歪斜的苗木補沖毀的圍堰。第二次澆水一般在第一次澆完后1d~2d,此次澆水水量仍不宜過大,以壓土填縫為目的,澆水后仍需扶苗整堰。第三次澆水在第二次澆水后5d~7d,此次澆水要注意澆足灌足,澆水后需及時扶直苗木、修補圍堰并將樹盤用細土封嚴。8)施工期及質保期管護。綠化工程的施工期和質保期均在一年以上,為做好這段時期苗木的養護管理,需編制專門的養護管理計劃,并按計劃認真組織實施。一是根據樹木習性、長勢情況以及土壤墑情結合天氣及時澆水、施肥、追肥;二是結合樹木生長情況適時做好剝芽、去蘗、疏枝整形等修剪養護;三是嚴格加強病蟲害監測,做好病蟲害防治,控制突發性病蟲害發生,嚴禁使用劇毒農藥;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樹木支撐、扶正、防寒、防風、防澇等管理,對生長不良、枯死、受損傷的樹木及時更換同規格苗木。

3實施質量監督

質量監督人員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質量監督計劃,跟蹤苗木栽植施工全過程,把控各個環節實時監督,定能確保綠化工程中苗木栽植的施工質量、有效顯現綠化效果、充分發揮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范進.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要點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8):173.

[2]劉有新,羅小琴.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淺析[J].中國園藝文摘,2010,26(6):55-57.

[3]趙瑞芳.淺談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9):66-67.

[4]陳曄,王成榮.淺談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北京園林,2010(3):32-34.

[5]覃秀花.探析綠化苗木栽植管理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技術[J].現代園藝,2015(3):44-46.

作者:趙國亮 單位:山西省陵川縣市政公用事業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