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實體質量監督探討
時間:2022-12-19 02:50:25
導語:工程實體質量監督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就建筑主體結構檢測的主要內容展開討論,希望從中找出有助于提升檢測水平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主體結構;檢測
在工程實體質量監督當中,針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的檢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當然它也是揭示工程實際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實體質量監督當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措施。為此,針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進行針對性的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主體結構檢測中的現實問題
工程實體質量監督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舉措,它從工程項目立項開始時就會介入,至工程竣工交付才完成對一項工程項目的監督。其中為保證質量最為關鍵的就是相關的質量檢測技術。建筑工程的主體結構檢測作為保證建筑質量的關鍵手段之一,它可以準確的揭示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質量,同時也能夠幫助提高施工質量。比方說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當中構建主體結構的重要材料,通過檢測之后可以優化配合比方案,準確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要求,并且在后續施工當中通過鉆芯取樣等檢測方法,確定結構當中混凝土的強度,進而揭示結構質量,如有問題下發文件要求整改,最終保證主體結構的質量。但事實上由于檢測儀器裝備的研發力度不足,裝備明顯比較落后,而且檢測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檢測工作很多時候流于形式。數據采集更新不及時,調查取樣不具備代表性,導致檢測結果不具備說服力和真實性。同時由于檢測時的環境條件對于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有較大影響,如環境溫度比較高,一些數據值可能偏高,這樣就無法真實反映主體結構的實際質量。并且在數據處理過程當中由于檢測出來的數據具有比較高的離散性,在數據處理方面,對統計方法的要求比較高,一旦數據處理稍有漏洞,就會出現數據失真而無法準確揭示主體結構的實際質量。舉個簡單的例子,一組同樣的數據,如果分別采用加權平均值統計方法和算數平均值統計方法,所得出的結論將會天差地別。這些建筑工程中主體結構檢測方面存在的現實問題必須要關注,為此可以從結構檢測的關鍵點上著手進行加強。
2主體結構檢測方法與流程
2.1制定檢測方案。(1)檢測方案的主要內容?;谏衔膬热莶徽撌琴|監站檢測還是外聘機構檢測,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必須要以檢測方案為前提。必須要明確檢測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檢測對象具體情況分析,檢測的目的,所選用的檢測方法,樣本空間、選點、位移、變形、裂縫、施工缺陷等等。(2)樣本空間。檢測方案當中樣本空間的確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首先實體檢測,是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重點之一,該項工作具有非常強的隨機性,要求必須按照相關標準對樣本空間進行確定,同時要針對性。其二,除開實體檢測,還需要對結構外觀、尺寸進行檢測,并且必須要有具體檢測方案,并告知施工方和質量監督站。其三,當檢測過程中發現工程局部檢測方案對工程質量有影響,必須要征求設計方意見。其四,當由監督機構進行實際檢測時,需要由監督機構出具監督方案,而如果外聘檢測機構,那么需要外聘機構出具檢測方案,并交由監督站審核通過后才能執行。其五,實體檢測不同于工程竣工后的質量驗收,實體檢測是隨機性的抽樣調查,在實際工作當中必須要保證這一目的清晰,進而利用簡單實用且科學有效的手段進行檢測。其六,當在常規檢測當中發現存在不能通過現場檢測質量疑問的構件,就需要對構件進行針對性的部位檢測,以明確質量情況,但注意不能隨意擴大檢測范圍。第七,如上文所言實體檢測具有隨機性,一般檢測方案當中特別重視抽樣,因為抽樣數量是否合理,將直接對構件乃至主體結構質量評判產生影響。一般情況下在選擇抽樣檢測的對象時,通常選定那些在同類構件中荷載效應相對較大的構件以及在施工當中存在質量較差現象的構件,然后根據檢測的具體目標來分類確定抽樣空間。(3)抽樣原則。為確定抽樣空間具備針對性和科學性。必須遵循一定的抽樣原則,具體可參考如下:其一,當檢測目的是進行一般質量行為的檢測時,通常根據結構形式、材料列出抽查計劃,進而劃分出抽查類別。比方說按照結構類型,可以劃分出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等,這在抽樣檢測中可以定位第一級別;按照構件來分則有梁柱墻三類,則在檢測中定位成第二級;當按照材料來分,則主要就是針對建材,如混凝土、鋼筋等并劃定至檢測的第三級別中。具體檢測方法則盡可能的選擇質監站檢測小組能夠獨立完成的方法,如果確實不能完成才考慮外聘專業檢測機構。其二,當發現某些構件存在質量疑問時,一般需要根據檢測批次以及檢測類別來確定樣本容量,并進行針對性的檢測,確保構件滿足設計以及規范要求。一般要求抽檢數量必須保證在總抽檢數量的10%以上,而對于這類有質量疑問的構件檢測一般應劃分到主控項目當中。(4)檢測方法。就主體結構檢測來說,不同的檢測樣本以及不同的檢測目的決定了不一樣的檢測方法,所以在實體檢測過程當中劃分出了很多有著不同目的的檢測方法。而在針對實際構件、材料等的檢測中同樣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選用。比如說混凝土強度檢測中就有破損性檢測方法,射釘法檢測、鉆芯法檢測、回彈法檢測、超聲波檢測等等方案。此時就需要根據檢測所面臨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最終確定最為恰當的檢測方法。當然不論選擇何種檢測方法,最為關鍵的是要能夠取得準確的檢測數據。例如,某工程中,主體結構當中的立柱高4m,設計要求的混凝土強度為C30,立柱內部主筋間距25cm。由于施工留下的混凝土試塊離散性較大,無法作為確定混凝土強度的判斷依據,需要針對結構立柱進行檢測。但是由于鋼筋間距不足,鉆芯取樣無法成行,最終經過研究后選擇了無損檢測當中的回彈法來進行檢測。再如,針對某建筑附屬游泳池池壁進行混凝土強度檢測,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為C20,檢測過程中采用鉆芯取樣和壓水試驗,發現孔內出現滲水現象,初步判定池壁混凝土存在質量問題。為進一步確定池壁質量,后續采用超聲波檢測,在這一過程中,CT設備顯示以4400m/s的波速為界的測試孔之間存在帶狀缺陷,由此可以判定,該池壁混凝土內部可能存在不密實問題或者是空心問題。2.2檢測結果分析。以現行的相關標準來看,檢測結果通常采用統計法,并由樣本檢測結果來推定整個受檢批次的質量情況,具體的分析方法則采用GRUBBS檢驗法,通過計算統計量來進行整體的判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數據處理方法上有著不同的選擇,而這會導致檢測結果出現多種不同的結論,為此在數據處理時不能帶有隨意性,例如針對水泥膠砂抗折性能的檢測當中若發現存在一個數據超出平均值10%,這個數據就需要排除,然后基于剩余的數據求出平均值,此時再按照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計算。當然如果同組材料試件出現了不一樣的實驗數據,就需要分析具體原因,找到檢測當中存在的干擾因素,排除這些因素后進一步檢測,然后在按照上述方法處理數據,保證結論的準確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工程質量監督當中,建筑主體結構檢測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揭示建筑主體結構質量,乃至改進主體結構質量有著顯著的作用。但是由于現實當中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建筑主體結構檢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所以本文從其根本內容上進行了探討,可能存在不足,但希望能夠同業內同仁探討,為提升建筑主體結構檢測水平做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國梁.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在工程實體質量監督中的作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4(19)::161-162.
作者:王松松 單位:太原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站有限公司
- 上一篇:跆拳道教學體育游戲的重要作用
- 下一篇:污水處理廠質量控制研究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