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3 21:26: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旅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旅游論文

旅游營銷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政府旅游營銷

[論文摘要]筆者結合當前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的現狀,分析了政府在旅游營銷中的角色定位,探討了政府提高營銷策略的對策措施。

一、政府在旅游營銷的目標和作用

1.樹立旅游地的中長期形象和戰略發展目標

政府參與營銷旅游地,主要的目標和作用在于,樹立旅游地的中長期形象和戰略發展目標。絕大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型飯店、旅行社、景點等,為了競爭和生存,其經營戰略重點往往只考慮短期,調查預測和具體經營行為也都是短期的,這種短期戰略,必然忽視對大量全局性的、具有戰略價值的和不具有直接產出性的營銷的投入。

2.解決旅游業和與旅游相關的眾多子產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培育旅游地的現實活力和長遠成長力

查看全文

旅游保險研究論文

一、我國旅游保險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蓬勃發展,而作為旅游業軟環境之一的旅游保險卻嚴重滯后于旅游業的發展,影響了旅游業的法制化、規范化,對旅游業的發展起到了消極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1、旅游保險的收入過低。2000年,我國旅游收入超過4000億元,而旅游保險的收入,以市場份額最高的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為例,也僅為5888萬元。由此推算,中國旅游保險的保費收入不足1億元,僅占旅游收入的0.025%。2001年,全國國內出游的人數7.84億人次,旅游收入5566億元,按每人購買10元的旅游保險計算,一年就該有70多億元巨額保費收入,而實際的保費收入卻只有這一數字的20%左右。2002年,國內旅游收入為3878億元,國內旅游人數達8.78億人次。如果以現行旅游保險較低價格10元推算,國內旅游保險費總收入可達87.8億元.可以清楚地看出,雖然旅游業收入近年來每年都以迅猛的勢頭增長,但是旅游保險的收入卻增長緩慢,與旅游業的發展不相協調,旅游保險的發展還有很大潛力。

2、旅游意外保險險種少,產品單一。目前我國的旅游意外險險種主要有四大類:旅游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旅游意外傷害保險、住宿游客人身保險、旅游救助保險。其各自的內容見表1。這實際上是以普通的意外傷害保險來代替旅游保險,旅游保險的自身定位不清。這些險種無法涵蓋旅游中遇到的各種風險,比如旅行中行李遺失、證件遺失、因行李及證件遺失而引起的額外的旅行及食宿費用、對他人的傷害及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等。

3、開辦旅游意外保險業務的公司較少,且旅游保險業務得不到重視。我國的旅游保險有旅行社責任保險和旅游意外保險兩種,分別屬于財產險和壽險,由于我國法律規定財產險和壽險必須由不同的公司經營,所以它們分屬于不同的保險公司。目前,國內只有三家比較大型的保險公司經營旅游意外保險業務,它們分別是太平洋保險公司、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查看全文

旅游英語特點論文

摘要:職業教育的首要特點論文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討了旅游英語的幾個特點,并論述了運用較多的講解方法—情景教學法,指出此種方法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并把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列入討論的范圍。

關鍵詞:職業教育旅游英語情景教學方法與問題

一、旅游英語的幾個特點

1.實踐性強。我們常講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theorymustbeintegratedwithpractice),理論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導游員的工作特點之一就是要身體力行。導游員被稱為民間大使和形象大使,他們在國際交往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即使他們掌握了扎實的理論知識,但卻不能應用于實踐工作中,這不能稱為是合格的導游人員。

2.專業性強。毋庸置疑,在旅游英語的教學中必然會涉及到深厚的旅游專業知識。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食、住、行、游、購、娛及旅游資源、旅游規劃、飯店、旅行社、旅游景點等各個部門的知識,要求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的專業基礎知識。如果開設相關專業的課程,對旅游專業英語的學習和理解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3.綜合性強。旅游業所涉及的知識十分龐雜,政治、歷史、文學、藝術、建筑、宗教、園林等多學科的知識,筆者所見到的幾本教材中基本都是按照旅游的六大要素將上述知識融入其中,構成一個整體。

查看全文

旅游投資研究論文

一、投資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綜合探討旅游投資問題和對策的文獻,普遍認為我國旅游投資存在以下問題:(1)招商引資觀念存在誤區,單純倚重地方政府的優惠,忽視投資環境的綜合改善;(2)投資結構不合理,20世紀中后期之前主要投資飯店業,使得我國旅游飯店業呈現惡性膨脹的趨勢,之后主要以旅游景區景點為投資重點,片面注重游覽設施和住宿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對餐飲、購物、娛樂等方面的投資相對不足;(3)投資決策問題,盲目投資現象嚴重,未進行嚴格的項目可行性論證就匆匆涉足,對旅游投資的期望值過高,重復投資,走老路造成同一種產品遍地開花;(4)資金籌措渠道少,對日益發達的資本市場重視不夠。我國尚未建立旅游專業投融資機構,在利用政府間和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援助方面基本處于空白,而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如坎昆和巴厘島都利用了世界金融機構和國家間貸款;(5)投資機制存在缺陷,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和地方政府采取靈活的政策招商引資這三種機制對于資金短缺問題、投資產品結構和地域機構不平衡的問題存有缺陷,是制約旅游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提出的對策:(1)建立健全旅游投資的引導機制,優化投資環境。加強政府的引導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務功能,構建旅游投資項目的信息平臺,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優化投資環境達到較好的招商引資的目的,成功的投資促進是增加投資數量和提高投資質量的重要條件;(2)優化投資結構,東部地區飯店業已出現飽和的狀態,中西部地區的飯店業還比較薄弱,飯店投資應向中西部轉移,加強旅游景區的投資力度和注重專項旅游產品的發展;(3)凡是旅游投資項目都要進行科學論證,逐步建立專業化的旅游投資咨詢公司和專門負責旅游業招商引資的服務機構,對旅游開發項目進行全面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并定期指導性的分析報告和信息;(4)拓寬旅游業的投融資渠道,政府主管部門鼓勵民營經濟和外商企業及股份制經濟等經濟成分大膽投資旅游業,另外放寬旅游企業上市的條件,籌建旅游發展基金,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這些問題和對策是旅游投資研究中主要內容,其他的研究文獻多是就某一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

二、投資區域和投資項目問題研究

資本逐利的天性,使得投資者會選定能給其帶來更多利潤空間的區域和項目進行投資。吳鈾生就東西部旅游市場空間拓展優勢進行了比較,認為東南沿海地區由于城市密集,地理空間有限,環境污染嚴重,資本投資與使用效率日趨低下,旅游消費將向西部發生轉移,旅游投資的轉向既能緩和東南地區過量資本和旅游收益下滑的矛盾,又能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合理空間均衡。陶振華,李晟之分析了西部旅游業的投資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改善西部旅游投資。對于投資項目的問題,大家已經意識到飯店業的過度投入造成了惡性膨脹,自從1998年萬貫集團收購碧峰霞景區的經營權獲得經營成功后,買斷景區經營權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我國進入兩千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促進旅游發展,明確要求增加對資源型景區基礎設施的財政投資,放寬對資源型景區開發項目的審核條件,另外,國家還安排了67.2億元國債資金進行景區建設,促進景區發展。雖然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景區經營權的投資屬于風險投資,景區經營權轉讓屬于新生事物,伴隨著很多的爭議,國家政策也還不健全和完善,外部環境變幻莫測,景區的定位以及市場的需求問題都使得其風險大大增加。

查看全文

旅游投資研究論文

一、投資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綜合探討旅游投資問題和對策的文獻,普遍認為我國旅游投資存在以下問題:(1)招商引資觀念存在誤區,單純倚重地方政府的優惠,忽視投資環境的綜合改善;(2)投資結構不合理,20世紀中后期之前主要投資飯店業,使得我國旅游飯店業呈現惡性膨脹的趨勢,之后主要以旅游景區景點為投資重點,片面注重游覽設施和住宿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對餐飲、購物、娛樂等方面的投資相對不足;(3)投資決策問題,盲目投資現象嚴重,未進行嚴格的項目可行性論證就匆匆涉足,對旅游投資的期望值過高,重復投資,走老路造成同一種產品遍地開花;(4)資金籌措渠道少,對日益發達的資本市場重視不夠。我國尚未建立旅游專業投融資機構,在利用政府間和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援助方面基本處于空白,而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如坎昆和巴厘島都利用了世界金融機構和國家間貸款;(5)投資機制存在缺陷,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和地方政府采取靈活的政策招商引資這三種機制對于資金短缺問題、投資產品結構和地域機構不平衡的問題存有缺陷,是制約旅游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提出的對策:(1)建立健全旅游投資的引導機制,優化投資環境。加強政府的引導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務功能,構建旅游投資項目的信息平臺,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優化投資環境達到較好的招商引資的目的,成功的投資促進是增加投資數量和提高投資質量的重要條件;(2)優化投資結構,東部地區飯店業已出現飽和的狀態,中西部地區的飯店業還比較薄弱,飯店投資應向中西部轉移,加強旅游景區的投資力度和注重專項旅游產品的發展;(3)凡是旅游投資項目都要進行科學論證,逐步建立專業化的旅游投資咨詢公司和專門負責旅游業招商引資的服務機構,對旅游開發項目進行全面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并定期指導性的分析報告和信息;(4)拓寬旅游業的投融資渠道,政府主管部門鼓勵民營經濟和外商企業及股份制經濟等經濟成分大膽投資旅游業,另外放寬旅游企業上市的條件,籌建旅游發展基金,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這些問題和對策是旅游投資研究中主要內容,其他的研究文獻多是就某一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

二、投資區域和投資項目問題研究

資本逐利的天性,使得投資者會選定能給其帶來更多利潤空間的區域和項目進行投資。吳鈾生就東西部旅游市場空間拓展優勢進行了比較,認為東南沿海地區由于城市密集,地理空間有限,環境污染嚴重,資本投資與使用效率日趨低下,旅游消費將向西部發生轉移,旅游投資的轉向既能緩和東南地區過量資本和旅游收益下滑的矛盾,又能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合理空間均衡。陶振華,李晟之分析了西部旅游業的投資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改善西部旅游投資。對于投資項目的問題,大家已經意識到飯店業的過度投入造成了惡性膨脹,自從1998年萬貫集團收購碧峰霞景區的經營權獲得經營成功后,買斷景區經營權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我國進入兩千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促進旅游發展,明確要求增加對資源型景區基礎設施的財政投資,放寬對資源型景區開發項目的審核條件,另外,國家還安排了67.2億元國債資金進行景區建設,促進景區發展。雖然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景區經營權的投資屬于風險投資,景區經營權轉讓屬于新生事物,伴隨著很多的爭議,國家政策也還不健全和完善,外部環境變幻莫測,景區的定位以及市場的需求問題都使得其風險大大增加。

查看全文

旅游購物模式研究論文

一、引言

購物是游客除了吃住之外最重要的旅游開支(TurnerandReisinger,2001)。在國際上,游客的購物支出占整個旅游支出的30%-36%(Bussey,1987;Littrell,etal.,1994)。購物是人們出游的最主要動機之一。在美國為購物旅游的游客約占美國所有旅行的33%,因為其他原因而旅游的游客比重要低得多,譬如戶外活動(17%)、參觀歷史遺址和博物館(14%)、到海濱休閑(10%)、參加文化節慶(10%)、參觀國家或州的公園(10%)(TIATravel-Scope,2000)。2000年美國的成年游客中有63%(9100萬)把購物作為旅行中的一項重要活動(Mc-Cormick,2002),購物游客的消費比一般顧客高3-4倍(TravelIndustryAssociationofAmerica,2001)。購物也是我國出境旅游游客最喜歡的旅游活動之一。據AC尼爾森2005年的調查,我國游客境外旅游的平均購物消費為987美元,居全球之最,購物支出平均占旅游總預算的1/3(中新網,2005)。

雖然旅游購物是游客旅游中的一個重要活動,但我國學術界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根據從“中國學術期刊網”查詢到的論文看,我國研究旅游購物的文章主要涉及對游客旅游購物行為(石美玉,2005)、旅游購物的定位(李東,李隴堂,2005)等方面的研究。對游客購物的動因、吸引游客購物的環境因素的研究還沒有。

筆者根據對美國拉斯維加斯和舊金山的一些旅游購物中心的考察和相關的文獻研究,將對上述問題加以論述,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旅游購物中心的模式提出具體的建議。

二、人們旅游時為什么要購物

來自城市的游客一般都可以在自己家門口購物,為什么要在旅游時購物?這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

查看全文

旅游消費研究進展論文

一、旅游消費的早期研究工作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旅游消費的專門研究較為少見,主要的工作是附帶在相關專題或系統研究中進行的。從國外100余年的旅游研究史來看,尚未找到專門系統研究旅游消費的著作。從近期研究動態來看,也未將注意力擺在旅游消費的系統研究上來。從國內的旅游科學研究情況來看,旅游消費的系統研究已經起步,但從嚴格意義上來看,相關學科所作的工作更多。

旅游消費的研究,已有工作大致可從兩條線索中追溯:一是從消費經濟學的角度,二是從旅游科學研究中附帶或從其他相鄰科學角度所從事的專題研究。

1.從消費經濟研究中產生的旅游消費研究成果

從消費經濟角度探討旅游消費問題,在我國是尹世杰教授最先敏銳地感覺其意義,并率先倡導的。還是在80年代初期,尹世杰教授就指導研究生從事過這方面的研究,同時他也認為董輔@①較早就具有旅游消費經濟思想,主要是旅游資源價值問題和旅游資源開發保護問題的研究。實質上,在80年代就有從基本理論研究入手進行探討的,如龔曉寬、宋維真的研究,但是總的說來未形成體系,也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另外,主要從消費文化的角度,涉及了旅游消費的研究,1994年底,由《消費經濟》雜志社首先發起的消費文化的討論中,就出現了許多觀點,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旅游消費的研究,如尹世杰教授認為消費文化包括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人們精心創造的實物生活資料和精神文化產品,以及富有創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費行為;周淑蓮等則認為與旅游密切相關的茶文化、酒文化、服飾文化等是消費文化在消費品上的表現,風俗、風格、地方特色等是在消費方式上的表現。這些認識,與國內國外旅游文化研究的范疇有十分類似之處,當然,也是各有側重。值得指出的是,消費文化對旅游文化的較細致的研究也有成果,如梁琦對生態旅游消費的研究;近年來興起的閑暇消費研究,也有不少涉及了旅游消費問題,如曹茉莉的工作;從旅游消費的分析入手進行部分預測的研究工作也有開端,如池進的工作。

查看全文

旅游系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

論維西旅游資源優勢及其開發對策

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三江并流”中心腹地的維西,歷史悠久,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區,又是迪慶藏族自治州所轄的傈僳族自治縣,是迪慶香格里拉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西素以動植物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厚、飲食文化獨特而著稱,有“橫斷山中綠寶石”、“天然杜鵑花園”、“靈靈家園”、“蘭花之鄉”等美稱。

金沙江、瀾滄江流經維西境內,怒江離維西縣境僅十幾公里之遙,與金沙江、瀾滄江并肩而流,形成了三江夾兩山,兩河入兩江的地勢??h境內從最高海拔4880米的查布朵嘎雪山到海拔1480米的碧玉河,海拔高差3000多米,形成了比較典型的立體氣候植被帶,蘊藏著較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獨特的地貌奇觀。境內大江滔滔,峽谷重重,林海莽莽,高原湖泊晶瑩透明,構成了奇特的三江自然景觀。

全縣三大景區中,瀾滄江景區以峽谷、雪山、高原湖泊、傈僳族“阿尺目刮”為代表;塔城景區以滇金絲猴、熱巴、藏傳佛教、生態為代表;保和鎮以古樂、蘭花、杜鵑、傈僳族對腳舞、飲食為代表,三個景區集中展示了維西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特別是葉枝阿尺木刮、塔城熱巴、永春地腳舞、維西古樂,可謂是民族民間藝術寶庫里的奇葩,深受中外游客的歡迎。

查看全文

旅游體驗營銷研究論文

摘要: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為各行各業提出了體驗營銷的要求,而旅游的體驗本質決定了旅游業更需要體驗營銷。文章通過對旅游體驗營銷的定義、特點及現實意義的分析,認為可以通過重新設定旅游市場營銷思考方式,運用戰略性體驗模塊創建旅游體驗營銷模式及重組旅游消費流程等措施來發展旅游體驗營銷。

關鍵詞:體驗經濟;旅游體驗;體驗營銷

1體驗經濟時代下體驗營銷與旅游的契合

在大眾旅游階段,旅游需求主要以“五官需求”為特征,論文即看、聽、聞、嘗、說。然而隨著旅游的不斷開發和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旅游者進入到一個更高的需求階段,即“參與體驗滿足我個性化需求的旅游經歷”,使自己真正融入到這一活動中并產生極度的愉悅感和興奮感,從而獲得旅游的“體驗性”價值。

2旅游體驗營銷戰略模塊

旅游體驗營銷需要旅游企業轉變傳統的營銷思考方式,從旅游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1)、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五個方面,重新設計定義自身的旅游市場營銷思考方式。伯德.施密特(BerndH.Schmitt)將這些不同的體驗形式稱之為策略性體驗模塊(Strategicexperientialmodules,SEMs),以此來形成體驗式營銷的構架,如表1所示:

查看全文

旅游地品牌營銷論文

摘要:激烈的競爭導致旅游地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品牌營銷的作用日益突出。文章對國內外旅游地品牌營銷的文獻做了簡述,并從實證方面分析得出旅游地品牌營銷的一些結論。

關鍵詞:旅游地;品牌;品牌營銷

由于旅游業日益凸現對其他產業的帶動功能和綜合效應(地方品牌效應、政治聚集效應、經濟吸引效應、文化擴散效應、市場開放效應和環境促進效應),越來越多的國家期望通過發展旅游業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從而不可避免地導致旅游目的地競爭的加劇。面對如此激烈的全球旅游競爭環境,旅游地本身的品牌無疑在消費者選擇服務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

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后,新加坡的經濟迅速下滑,碩士論文隨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在亞洲金融危機后開始以低價形象大力發展旅游,新加坡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新加坡旅游局在先前旅游營銷的經驗基礎上,經過大量的消費調查和數據分析,推出第一代系統的品牌戰略:以“新亞洲·新加坡”為品牌形象,積極應對競爭渡過危機?,F代旅游產業的發展,已經從旅游資源、旅游產品的競爭快速推進到旅游地品牌的競爭。在激烈的旅游地品牌競爭時代,旅游地品牌營銷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競爭的結果。

一、品牌營銷概述

品牌營銷是在市場營銷概念的基礎上延伸發展而來的,是品牌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企業創建品牌及其創建后的發展與經營管理過程。品牌營銷主要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設計、品牌整合傳播、品牌價值提升、品牌保護等內容。品牌營銷過程也是發現市場消費者需求并通過創造品牌價值去滿足這種需求的過程,強調的是創造品牌價值,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