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化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15:47: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藥化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農藥化學論文

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保護性栽培技術可持續(xù)發(fā)展

論文摘要現(xiàn)代農業(yè)在推動農產品產量快速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環(huán)境污染等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對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構成了威脅。本文從四個方面系統(tǒng)地分析了現(xiàn)代農業(yè)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出積極推廣少耕、免耕、作物殘茬覆蓋、合理施肥、節(jié)水灌溉和有機農業(yè)生產等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確保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自上世紀30年代初,化肥、農藥的相繼出現(xiàn)并應用于農業(yè)生產,標志著現(xiàn)代農業(yè)時代的到來。在現(xiàn)代農業(yè)時代,化肥、農藥及除草劑等農業(yè)化學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壤機械化作業(yè)強度的不斷提高、作物耐肥品種的推陳出新以及栽培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共同推動了農產品產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與此同時,現(xiàn)代農業(yè)也帶來了環(huán)境污染等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對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構成了威脅。

1現(xiàn)代農業(yè)的負面影響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長期以來,化肥、農藥、除草劑等農業(yè)化學品的大量施用導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農業(yè)及環(huán)境科學家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化學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極強的氮素化肥,不僅可以通過地表徑流沖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過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農業(yè)生產活動被認為是硝酸鹽污染水環(huán)境的最重要原因。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鹽的含量,從而導致了水環(huán)境的富營養(yǎng)化。

查看全文

農業(yè)雜草防治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異株克生現(xiàn)象;雜草防治;應用

論文摘要異株克生是廣泛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它既存在于不同雜草種群之間,也存在于雜草與作物之間,還存在于雜草同種不同個體或作物與作物之間。闡述了異株克生現(xiàn)象的原理,總結了異株發(fā)生現(xiàn)象在雜草防治和農業(yè)上應用的途徑和意義,并針對異株發(fā)生現(xiàn)象的弊端,提出了應對措施。

異株克生這一概念最先由奧地利科學家Molish(1937)提出。異株克生(Allelopathy)是植物(供體)向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對其他植物(受體)產生的毒害作用,即一種植物對另一種植物萌芽、生長及發(fā)育所產生的有害影響。供體釋放的化學物質稱作異株克生化合物(Allelopathins,Allelo-chemicals),化合物直接毒害受體時稱作真克生;而供體釋放的化學物質或供體的殘體通過微生物等分解產生的物質毒害受體時,稱作功能性克生。

Grummer(1955)提出將異株克生分為4類:①抗生作用,微生物產生抗生素對其他微生物發(fā)生作用;②植物殺菌素,更高級的植物分泌殺菌素對微生物發(fā)生影響;③凋萎影響,微生物分泌凋萎物質對比其更高級的植物產生影響;④高等植物的相互影響,高等植物產生化學物質對其他高等植物產生影響。

1984年,Rice在《Allelopa-thy》中將其較完整的定義為: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謝分泌物對環(huán)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起異株克生作用的物質稱為異株克生物質。到目前為止,植物體內已發(fā)現(xiàn)的這類物質包括:有機酸類、醛類、芳香族酸、簡單不飽和內酯、香豆素、醌類、類黃酮、生物堿、長鏈脂肪酸、乙醇等。這些物質,有的是單獨起克生作用,有的則需經土壤微生物作用后才有異株克生效果。

異株克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它既存在于不同雜草種群之間,如小飛蓬產生C10聚乙炔甲酯抑制豚草種子發(fā)芽;也存在于雜草與作物之間,如野燕麥的根系分泌出莨菪堿(Scopo-lamine)及香草酸等抑制小麥的生長發(fā)育,小麥的根系分泌物抑制白茅的生長;還存在于雜草同種不同個體或作物與作物之間,如小飛蓬根腐爛產生的他感作用抑制其幼苗的生長,腐爛的小麥殘體抑制玉米的生長。老桃園殘留桃樹皮中扁桃苷的降解產物氰化物對新種植的桃樹有毒害作用。玉米、黑麥、煙草植株分解過程中能產生抗真菌化合物,這些作物的殘體在土壤中接近雜草種子時,便可防止種子腐爛,使其保持生命力。

查看全文

異株克生現(xiàn)象在雜草防治中的應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異株克生現(xiàn)象;雜草防治;應用

論文摘要異株克生是廣泛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它既存在于不同雜草種群之間,也存在于雜草與作物之間,還存在于雜草同種不同個體或作物與作物之間。闡述了異株克生現(xiàn)象的原理,總結了異株發(fā)生現(xiàn)象在雜草防治和農業(yè)上應用的途徑和意義,并針對異株發(fā)生現(xiàn)象的弊端,提出了應對措施。

異株克生這一概念最先由奧地利科學家Molish(1937)提出。異株克生(Allelopathy)是植物(供體)向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對其他植物(受體)產生的毒害作用,即一種植物對另一種植物萌芽、生長及發(fā)育所產生的有害影響。供體釋放的化學物質稱作異株克生化合物(Allelopathins,Allelo-chemicals),化合物直接毒害受體時稱作真克生;而供體釋放的化學物質或供體的殘體通過微生物等分解產生的物質毒害受體時,稱作功能性克生。

Grummer(1955)提出將異株克生分為4類:①抗生作用,微生物產生抗生素對其他微生物發(fā)生作用;②植物殺菌素,更高級的植物分泌殺菌素對微生物發(fā)生影響;③凋萎影響,微生物分泌凋萎物質對比其更高級的植物產生影響;④高等植物的相互影響,高等植物產生化學物質對其他高等植物產生影響。

1984年,Rice在《Allelopa-thy》中將其較完整的定義為: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謝分泌物對環(huán)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起異株克生作用的物質稱為異株克生物質。到目前為止,植物體內已發(fā)現(xiàn)的這類物質包括:有機酸類、醛類、芳香族酸、簡單不飽和內酯、香豆素、醌類、類黃酮、生物堿、長鏈脂肪酸、乙醇等。這些物質,有的是單獨起克生作用,有的則需經土壤微生物作用后才有異株克生效果。

異株克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它既存在于不同雜草種群之間,如小飛蓬產生C10聚乙炔甲酯抑制豚草種子發(fā)芽;也存在于雜草與作物之間,如野燕麥的根系分泌出莨菪堿(Scopo-lamine)及香草酸等抑制小麥的生長發(fā)育,小麥的根系分泌物抑制白茅的生長;還存在于雜草同種不同個體或作物與作物之間,如小飛蓬根腐爛產生的他感作用抑制其幼苗的生長,腐爛的小麥殘體抑制玉米的生長。老桃園殘留桃樹皮中扁桃苷的降解產物氰化物對新種植的桃樹有毒害作用。玉米、黑麥、煙草植株分解過程中能產生抗真菌化合物,這些作物的殘體在土壤中接近雜草種子時,便可防止種子腐爛,使其保持生命力。

查看全文

番茄灰霉病防治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摘除;殘留花瓣柱頭;防治;灰霉病

論文摘要:摘除番茄幼果上的殘留花瓣和柱頭降低了灰霉病菌的初侵染點,再輔以施用適當農藥壓低苗期和開花前期病情,能有效防治番茄果實的灰霉病。該項技術防治目標明確、成本低、無公害,建議在生產上大力推廣。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引起的番茄重要病害。該病主要危害番茄果實,首先侵染花瓣和柱頭,進而向果蒂、果柄、果臍和果實的腹部擴展,最后蔓延到果實的其它部位。近年來,隨著保護地番茄大量種植,番茄灰霉病日趨嚴重,一般年份損失20%左右,病重年份50%以上,已成為保護地番茄生產的一個制約因素。由于目前尚沒有發(fā)現(xiàn)抗灰霉病的材料和品種,生產上主要依靠化學防控其危害。但由于灰霉菌具有繁殖速度快、遺傳變異大和適應性高的特性,生產上頻繁施藥,導致病菌抗藥性增強,防治效果越來越差,且化學農藥殘留量較大,污染嚴重。

為了探索無公害番茄生產技術,針對番茄灰霉病的危害和侵染特點,筆者于2006年進行了摘除番茄幼果上殘留花瓣及柱頭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試驗研究,現(xiàn)小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地點和材料

查看全文

公害黑莓生長期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黑莓;無公害;生長期;管理技術

論文摘要從深翻改土、灌水與排澇、中耕除草、覆蓋、施肥、搭架及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無公害黑莓生長期管理技術,從而為無公害黑莓的生產提供技術依據(jù)。

1深翻改土

黑莓園活土層要求達到40cm左右,通氣狀況良好,根系主要分布層(10~30cm)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以上。根據(jù)不同質地的土壤,在黑莓建園時,應采用不同的措施。瘠薄山地、丘陵應在秋冬按黑莓種植的行距開溝凍土,并在溝中填充有機質,如稻麥秸稈、樹葉、枯草等。已建成的黑莓園,深翻要在晚秋修剪上架后至早春發(fā)芽前進行,離根近的地方應淺翻,以防損傷根系,離根遠的地方可深翻,保證黑莓園土壤疏松,并含有豐富的有機質。

2灌水與排澇

一般情況下,發(fā)芽前后至萌枝發(fā)生期(3~4月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5~6月份)和果實采收后(8月份)遇干旱分別灌水1次,果實成熟期(7月份),如連續(xù)干旱,每7~10d應灌水1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層(15~30cm)為準,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除采用地面灌溉外,盡量采用滴灌、穴灌等節(jié)水灌溉措施。地勢低洼或地下水位較高的黑莓園,雨水過多時,會發(fā)生漬害(黑莓不耐澇),應及時排水。

查看全文

公害黑莓技術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黑莓;無公害;生長期;管理技術

論文摘要從深翻改土、灌水與排澇、中耕除草、覆蓋、施肥、搭架及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無公害黑莓生長期管理技術,從而為無公害黑莓的生產提供技術依據(jù)。

1深翻改土

黑莓園活土層要求達到40cm左右,通氣狀況良好,根系主要分布層(10~30cm)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以上。根據(jù)不同質地的土壤,在黑莓建園時,應采用不同的措施。瘠薄山地、丘陵應在秋冬按黑莓種植的行距開溝凍土,并在溝中填充有機質,如稻麥秸稈、樹葉、枯草等。已建成的黑莓園,深翻要在晚秋修剪上架后至早春發(fā)芽前進行,離根近的地方應淺翻,以防損傷根系,離根遠的地方可深翻,保證黑莓園土壤疏松,并含有豐富的有機質。

2灌水與排澇

一般情況下,發(fā)芽前后至萌枝發(fā)生期(3~4月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5~6月份)和果實采收后(8月份)遇干旱分別灌水1次,果實成熟期(7月份),如連續(xù)干旱,每7~10d應灌水1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層(15~30cm)為準,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除采用地面灌溉外,盡量采用滴灌、穴灌等節(jié)水灌溉措施。地勢低洼或地下水位較高的黑莓園,雨水過多時,會發(fā)生漬害(黑莓不耐澇),應及時排水。

查看全文

化學除草劑在玉米田推廣應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玉米田;化學除草劑;推廣應用

論文摘要玉米田化學除草可根據(jù)玉米的生長期分為3個階段:玉米播后苗前進行封閉處理、玉米苗后早期進行莖葉處理、玉米中期封行以前定向處理,根據(jù)田間雜草分布、栽培技術及天氣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品種是解決玉米田雜草危害的關鍵。

近些年來,隨著除草劑品種的增多及化學防除技術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化學除草已廣泛應用于玉米生長的各個時期。而根據(jù)田間雜草分布、栽培技術及天氣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品種是解決玉米田雜草危害的關鍵,不但會降低農戶的勞動強度與時間,而且會降低耕種成本,達到增產的目的。玉米田化學除草可根據(jù)玉米的生長期分為3個階段。

1玉米播后苗前進行封閉處理

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小麥收割后或地表進行整理完畢,雜草出土較少或未出土,已經進行玉米播種后可采用封閉處理。應用的除草劑以酰胺類、均三氮苯類除草劑為主,比如乙草胺、異丙草胺與阿特拉津的混劑。目前市場上表現(xiàn)較好的除草劑有惜玉、棒米笑等,其作用機理是通過地表噴霧,讓藥液在地表表面形成1層厚1cm的藥土層,在雜草出土時碰到藥土層,經幼芽或幼莖吸收,達到殺死雜草的目的。因此,應用以上產品進行雜草防除時要求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要破壞地表,噴藥時應倒退行走,做到噴灑均勻;否則可能影響藥效。

玉米田苗前除草受天氣、土質、地表情況、使用技術及用量等因素影響較大,經常藥效表現(xiàn)不穩(wěn)定。但是玉米做封閉處理對于玉米的生長起關鍵作用,作物前期與雜草爭肥爭水的能力弱,需要一個相對良好的環(huán)境才能得到有效成長,同時更大程度上限制了雜草的出土,為后期雜草防除效果提供有力保障。但有些雜草在玉米播后苗前已有小部分出土,此時可以配合天閃(200g/L水劑)進行綜合除草(即封殺結合),可以控制出土和未出土的雜草,但需要注意的是天閃應在玉米播種后立即使用。

查看全文

精細化學品化學教學論文

1課程設置探索與提高化學教學效果的改革與實踐

1.1選課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存在問題分析

精細化學品化學是我校應化學生在大四第一學期開設的課程。在開課之前我們做過調查,提出三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一是,你為什么要選這門課?二是,你了解精細化學品嗎?三是,你選這門課主要是想了解那些問題?學生在思考后,對于第一個問題,大部分同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拿學分,有的同學直接就說沒有其他的科目可選而只能選該課,而對后兩個問題回答的非常模糊,說不出所以然,只有個別同學表示雖然不能講清精細化學品的概念,隱約認為和我們的生活非常相關,想通過精細化學品的學習來掌握一些配方技術。通過這幾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雖然是學生自己選的課但是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是十分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開課過程中,首先在緒論中主要講授了精細化學品的定義,特點,作用,主要內容,發(fā)展趨勢,通過這幾方面問題的闡述,主要使同學解決了調查中的前兩個疑惑。緒論講授過程中引用大量的例子和數(shù)據(jù),如涉及到洗滌劑、化妝品等日用化學品及一些前沿技術的應用如DNA測序用到的染料、液晶染料、防火涂料、變色龍涂料等功能性染料和涂料時,學生反響很大,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而隨著課程的進行,具體到每一章節(jié)需要掌握理論性非常強的枯燥知識,如解釋高性能顏料化合物結構和性能之間的聯(lián)系時,學生的情緒明顯的低落下來。我們又做了一次調查,就是讓大家談一下上課的感受,主要是指授課內容方面,很多同學表示理論的東西太枯燥,僅靠授課教師的敘述引不起很大的興趣;另外,存在著個別學生請假或逃課的現(xiàn)象。我們分析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一是大四的學生面臨考研和就業(yè)的壓力,有些同學認為逃課無關緊要,只要最后能拿到學分就行;二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注入式教學模式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辛辛苦苦查資料、備課,學生沒有接受多少。這就促使我們對課程上課的形式和內容作出適當調整。

1.2課程設置時間探索

由于精細化工產品的范圍十分廣泛,目前很難明確專業(yè)的學科領域,但從它們的研制、生產、應用三個方面來考慮,精細化工的基礎是應用化學,其內容主要涉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以及物理化學的基本知識。而這四大化學我校應化專業(yè)學生在三年級的上半年已經全部開完。鑒于大四學生面臨著考研的壓力以及考研時方向的選擇,可考慮將精細化學品課程安調整在大三第二學期開課開課。提前一個學期的開課為同學考研方向的選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避免了就業(yè)壓力的干擾,使學生可以安心學習,增加專業(yè)知識,以便就業(yè)時為自己提供就業(yè)便利。

1.3課程設置內容探索

查看全文

化學除草劑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玉米田;化學除草劑;推廣應用

論文摘要玉米田化學除草可根據(jù)玉米的生長期分為3個階段:玉米播后苗前進行封閉處理、玉米苗后早期進行莖葉處理、玉米中期封行以前定向處理,根據(jù)田間雜草分布、栽培技術及天氣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品種是解決玉米田雜草危害的關鍵。

近些年來,隨著除草劑品種的增多及化學防除技術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化學除草已廣泛應用于玉米生長的各個時期。而根據(jù)田間雜草分布、栽培技術及天氣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品種是解決玉米田雜草危害的關鍵,不但會降低農戶的勞動強度與時間,而且會降低耕種成本,達到增產的目的。玉米田化學除草可根據(jù)玉米的生長期分為3個階段。

1玉米播后苗前進行封閉處理

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小麥收割后或地表進行整理完畢,雜草出土較少或未出土,已經進行玉米播種后可采用封閉處理。應用的除草劑以酰胺類、均三氮苯類除草劑為主,比如乙草胺、異丙草胺與阿特拉津的混劑。目前市場上表現(xiàn)較好的除草劑有惜玉、棒米笑等,其作用機理是通過地表噴霧,讓藥液在地表表面形成1層厚1cm的藥土層,在雜草出土時碰到藥土層,經幼芽或幼莖吸收,達到殺死雜草的目的。因此,應用以上產品進行雜草防除時要求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要破壞地表,噴藥時應倒退行走,做到噴灑均勻;否則可能影響藥效。

玉米田苗前除草受天氣、土質、地表情況、使用技術及用量等因素影響較大,經常藥效表現(xiàn)不穩(wěn)定。但是玉米做封閉處理對于玉米的生長起關鍵作用,作物前期與雜草爭肥爭水的能力弱,需要一個相對良好的環(huán)境才能得到有效成長,同時更大程度上限制了雜草的出土,為后期雜草防除效果提供有力保障。但有些雜草在玉米播后苗前已有小部分出土,此時可以配合天閃(200g/L水劑)進行綜合除草(即封殺結合),可以控制出土和未出土的雜草,但需要注意的是天閃應在玉米播種后立即使用。

查看全文

富硒稻米栽培技術分析論文

1基地選擇

要選擇土壤、水、空氣等無污染區(qū)域建立無公害稻米生產基地,生產地的環(huán)境質量應達到規(guī)定標準:土壤中重金屬、砷含量不超標,符合GB15618-1995二級標準中關于農田或水田部分的要求;農田灌溉水質達到地面水二級標

準,符合GB5084-1992中有關水作部分的要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各項污染物指標符合GB3095-1996要求。

2品種選擇

要根據(jù)水稻對產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及其富硒能力,選擇品質好、產量高、抗病耐蟲害的品種作為主栽品種。經試驗研究,長三角地區(qū)宜選用抗病蟲、抗逆性強的嘉禾218、秀水128等新型優(yōu)質稻品種作為富硒大米的生產品種。種植全過程實行無公害管理,在水稻生長中后期進行葉面噴施硒肥,使稻米中含硒量符合國家食品中硒限量標準,米中硒含量控制在0.100~0.300mg/kg范圍內。

3沼液浸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