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陜西省環境保護廳 主辦單位:陜西省環境保護局
《陜西環境》是一本由陜西省環境保護局主辦的一本環境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環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2年,出版周期雙月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陜西環境雜志》致力于報道和研究陜西省的環境保護問題。旨在傳播環境保護理念,推動陜西省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雜志內容包括環境保護政策法規解讀、環境保護新聞報道、環境科技創新成果介紹、環境保護案例分析、環境保護行業動態等,全面反映了陜西省環境保護領域的最新發展和成就。本雜志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編輯團隊,他們具有豐富的環境保護知識和專業背景,能夠深入挖掘和報道陜西省環境保護領域的重大事件和話題。同時,雜志還邀請了一批知名專家學者作為特約撰稿人,為讀者提供經驗分享和學術研究成果。
《陜西環境雜志》注重內容的權威性和可讀性,力求將專業知識以簡明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雜志采用圖文并茂的編輯風格,配以精美的圖片和插圖,從而提高讀者對環境保護的興趣和理解。此外,本雜志還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相關的社會宣傳和教育活動。它舉辦環境保護講座、論壇和培訓班,組織環境保護實地考察等活動,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實用的環保知識與技能。
《陜西環境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用性的結合,以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總之,作為陜西省環境保護領域的權威媒體,《陜西環境雜志》在宣傳推廣環境保護理念、報道行業動態和促進交流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本雜志將繼續做出更大的貢獻,推動陜西省環境保護事業邁上新臺階。
1.根據《著作權法》規定,文章著作權屬于本資料和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對錄用的稿件進行編輯加工、文字修改或刪節。
2.論文題目應當簡潔明了,反映論文的主旨。論文題目應便于讀者檢索、轉抄和引用,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個字;外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問意味的主標題和副標題。
3.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4.參考文獻以著者姓氏的拼音為序,均另起一行排列。本刊參考文獻一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處理。
5.注釋:應與參考文獻予以區別,格式為作者名:《文章或書名》,載《期刊名》年份期數卷數,出版社,頁數。
6.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約300字,英文摘要約600-800字。關鍵詞2至5個(中英文)。
7.正文部分小標題一般單獨占一行;段首小標題,前空兩格,后空一格。層次編碼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8.計量和計數單位前需使用阿拉伯數字,外文字母、上下角標、黑白體、大小寫應準確表達,對易混淆的請用鉛筆標注。
9.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10.來稿一般在1個月內提出處理意見,請不要一稿兩投,若1個月后仍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作者有權自行處理來稿。
地址:西安市長安北路49號
郵編:710061
主編:張振文
我們不是陜西環境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西安市長安北路49號,郵編:710061。
陜西環境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陜西省環境保護廳主管,陜西省環境保護局主辦的一本環境類期刊。國內刊號:61-1279/X,國際刊號:1006-8678。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長安北路49號,郵編:71006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