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法律評論》創辦于1999年,由四川大學法學院主管,四川大學法學院主辦的一本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政法類省級期刊。欄目設置有:論文、專題:民法典與中國民法學、評論、人物。該雜志創刊以來所獲榮譽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以推動法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為宗旨,致力于發表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和學術性的研究成果,涵蓋了法學各個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程序法學等。該雜志注重從多學科、多角度研究法律問題,推動法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同時,也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法律問題,為解決社會矛盾和推進法治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學術支持。
雜志作為法學領域的核心期刊,為法學界的學者、教師、研究生和博士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學術思想的平臺。該雜志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和高標準化的辦刊理念,注重論文的質量和創新性,致力于推動法學研究的創新和發展。以其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嚴謹的審稿流程、專業的編輯團隊和廣泛的影響力,成為了法學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1)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2)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3)題名與標題以最恰當、簡明的詞句反映論文、報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題名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4)來稿要有參考文獻,內容必須是公開發表的,參考文獻需詳細標注,例如:(1)參考專著: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2)參考期刊:請注明作者、文章名稱、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5)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邏輯性和實用性。要求資料完整、可靠,觀點明確,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并經過統計學處理。
(6)實用性要求:論文應具有實用性,研究內容和方法應針對實際生活中的法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能夠為實際生產提供指導和參考。
(7)學術性要求:論文應具有學術性,研究內容應符合學術規范,研究方法應科學合理,結論應有充分的依據和支持。
(8)創新性要求:論文應具有創新性,研究內容和方法應具有獨特性和前瞻性,能夠引起同行的關注和討論。
(9)論文質量:論文應具有創新性、學術性和實用性,數據可靠,推理嚴謹,文字表達準確、流暢。
(10)論文主題:論文主題應與法學相關,包括但不限于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程序法學等領域。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蓮花池西里7號
郵編:100073
主編:劉昕杰
我們不是四川大學法律評論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蓮花池西里7號,郵編:100073。
四川大學法律評論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四川大學法學院主管,四川大學法學院主辦的一本政法類期刊。國內刊號:--,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蓮花池西里7號,郵編:10007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