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
《理論與史學》是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辦的一本歷史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歷史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5年,出版周期年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理論與史學》雜志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注重史學理論的研究,著眼于中國歷史的重大學術問題,提倡學術爭鳴,以繁榮和推動歷史科學的健康發展為己任。其主要刊載內容包括史學理論、中國歷史研究、歷史文獻學等領域內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為廣大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心得、展示研究成果的平臺。
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了史學理論的多個方面。其中,“史學理論”欄目主要刊載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歷史學理論方面的學術論文,反映了史學理論研究的最新進展;“中國史學史”欄目則關注中國傳統史學、中國現代史學的建立與發展,以及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產生、發展的研究,深入挖掘中國史學史的豐富內涵;“歷史文獻學研究”欄目則致力于歷史文獻的整理、研究與利用,推動歷史文獻學研究的深入發展。此外,雜志還設有“中國古代史研究專題”、“史學評論”等欄目,分別就某一歷史時期或某一學術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及就學術問題進行爭鳴和討論。
1.凡在本刊發表的作品版權屬于編輯部所有,其他報刊、網站或個人如需轉載、翻印、復制、鏡像等,須經本刊同意,并注明轉載自本刊。
2.對文章標題層次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小圓點隔開,小圓點加在數字的右下角如“1.1”、“1.2”。
3.來稿請注明作者簡介( 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或主要從事工作、供職單位任職) 、詳細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郵箱。
4.來稿要有參考文獻,內容必須是公開發表的,參考文獻需詳細標注,例如:(1)參考專著: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2)參考期刊:請注明作者、文章名稱、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5.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6.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說,摘要就是一篇短文,看完摘要,就知道文章的內容,即解決的問題、所用方法、結果與結論等),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詞。
7.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8.圖、表應遵循“先見文,后見圖或表”的原則,且順序編號,圖題、表題應準確、完整。表應順序編號(表1、表2等),并寫明表題,且居中位于表的上方;若有表注,應寫在表底線下左側。
9.內容涉及基金資助項目、專利項目或獲獎項目等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單位證明和項目證書的復印件。
10.本刊實行三審定稿制,取舍稿件重在學術水平;出版后的期刊和每篇文章均需接受主管單位的專家審讀。請勿一稿多投并杜絕學術不端行為。
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
郵編:100720
主編:徐歆毅
我們不是理論與史學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
理論與史學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辦的一本歷史類期刊。國內刊號:--,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