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技》雜志(雙月刊)是目前全國唯一綜合報道交通全行業的科技技術期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武漢理工大學主辦。《交通科技》的辦刊宗旨是“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科研與生產相結合,水陸運輸并舉,路橋、港航建設兼顧,為交通運輸全行業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全面、具體地反映交通領域不同運輸方式的發展動態、技術經驗、科研成果,多視角地介紹國外先進交通科技,全方位地傳遞交通行業產品的開發與市場信息。
《交通科技》以使用技術為主,兼顧科研、實驗、生產、管理等方面等方面,主要欄目由:道路工程、橋隧工程、智能運輸與交通工程、材料與實驗、養護與環保、工程管理、船舶海事、港航工程、鐵路工程、物流工程與綜合運輸等。
《交通科技》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交通領域從事工程技術、科研設計、施工、養護、監理、管理等工作的技術的管理人員,大中專院校師生等。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江西省交通廳科技項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湖北省交通科技項目、湖北省交通廳科技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廣東省交通廳科技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湖北省交通科技項目(03-66-34)、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2010-121-03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836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372075)、內蒙古自治區交通科技項目(NJ-2012-1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90105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08103)、湖北省交通廳科技項目(2013-700-2-19)、“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J18B0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6AA11Z117)。
1.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獻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應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體。第一次應使用全稱,第二次可使用簡稱。
2.來稿注釋應采用腳注形式,連續編號,注釋序號置于標點符號之后。
3.每篇論文的作者數最好不超過6位,若超過請投稿時附必要的說明,其他對研究有貢獻者列入志謝部分。作者署名居中、英文題名下方,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用逗號“,”隔開。
4.本刊鼓勵一稿專投。一稿多投的文章將不予錄用。
5.投稿須基金項目論文,請給出項目的編號或批準文號,本刊將優先采用。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武漢理工大學 | 666 | 公路;橋梁;有限元;船舶;應力 |
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 | 396 | 公路;高速公路;隧道;邊坡;滑坡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 | 333 | 鐵路;橋梁;隧道;公路;軌道交通 |
同濟大學 | 246 | 瀝青;路面;公路;混合料;瀝青混合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 | 177 | 公路;高速公路;橋梁;隧道;應力 |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 110 | 公路;高速公路;大橋;橋梁;斜拉 |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 109 | 大橋;施工技術;橋梁;斜拉;斜拉橋 |
長安大學 | 81 | 公路;瀝青;路面;高速公路;瀝青路 |
東南大學 | 81 | 瀝青;路面;公路;橋面;瀝青混凝土 |
華中科技大學 | 67 | 公路;隧道;路面;瀝青;大橋 |
地址:武漢市武昌和平大道1178號
郵編:430063
主編:張謝東
我們不是交通科技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武漢市武昌和平大道1178號,郵編:430063。
交通科技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武漢理工大學主辦的一本交通類期刊。國內刊號:42-1611/U,國際刊號:1671-7570。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武昌和平大道1178號,郵編:43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