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主辦單位:四川省國土科學技術研究院(四川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宣傳教育中心
《資源與人居環境》是一本由四川省國土科學技術研究院(四川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宣傳教育中心主辦的一本科學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科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5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0.33。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萬方收錄(中)收錄。
《資源與人居環境》雜志是探討人與天下資源、人與地球環境、人與居住環境之間辯證關系的一本集政策、學術、科普、時速、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刊物。
本刊是我國西部第一家地產專業期刊,其宗旨是關注人居環境,服務房產,房產的開發管理和資源保護,宏揚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為讀者提供最前沿的人居環境理念與生活咨詢服務。刊物內容主要包括社會熱點、房地產動態、家裝設計、風水建筑、居家生活等諸多方面。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四川省統計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規劃項目、四川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上海市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4JZD0010)、四川省統計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1sc126)、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0679027)、上海市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B-8101-08-0050)、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05011775)、“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J05A1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7AA120306)、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9AA12Z124)、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8BAK49B02)、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2004601043)。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國土資源 | 242 | |
成都理工大學 | 108 | |
四川大學 | 63 | |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 | 59 | |
江油市國土資源局 | 46 | |
成都市國土資源局 | 41 | |
國土資源部 | 37 | |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 35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 | 32 | |
中國科學院 | 24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號
郵編:610081
主編:彭智力
我們不是資源與人居環境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號,郵編:610081。
資源與人居環境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主管,四川省國土科學技術研究院(四川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宣傳教育中心主辦的一本科學類期刊。國內刊號:51-1679/P,國際刊號:1672-822X。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號,郵編:6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