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廣西農業農村廳 主辦單位: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廣西農學報》是一本由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主辦的一本農業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農業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6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35。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農業類期刊。著重于學術性,又有一定的參考和實用價值;既有鮮明的理論,又有調查研究報告論證。
目前《廣西農學報》已被《中國期刊網》《中國科技期刊網》及面向海外的CEPS思博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數據庫》8家著名數據庫或檢索機構全文收錄,全文上網報道,成為傳播最新科技信息、展望農業發展趨勢的重要陣地,展示我國農業科學的重要窗口,農業科技人員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為發現和培養人才,為提高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促進農業科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廣西農業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全國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發展基金、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攻關計劃。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廣西農業重點科技計劃項目([2006]36)、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0537007-3)、廣西水稻病蟲害防治項目([2006]7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1033004-06)、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2006]26)、廣西農業重點科技計劃項目(200636)、全國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2009)、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201012MS221)、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發展基金(2003005)、廣西省自然科學基金(0728062)。
1.原則:題名應確切、簡練、醒目,在能準確反映論文特定內容的前提下,題名詞數越少越好。
2.基金項目: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3.來稿須未公開發表,不接受一稿多投。
4.文稿必須包括題名、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第一作者簡介。
5.引文標注采用文后注形式,采用[1][2][3]……的形式統一編碼。文獻征引請使用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廣西大學 | 261 | 農業;栽培;玉米;土壤;紅壤 |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216 | 高職;院校;高職院校;教學;農業 |
廣西農業科學院 | 177 | 栽培;水稻;農業;甘蔗;玉米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 | 83 | 農業;農村;農產;農產品;廣西農業 |
廣西桂林茶葉科學研究所 | 72 | 茶樹;茶園;茶產業;茶葉;綠茶 |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40 | 旅游;森林公園;景觀;植物;植物景觀 |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 29 | 油梨;植物;農產;農產品;園林 |
廣西壯族自治區植保總站 | 25 | 農業;植保;農藥;稻癭蚊;癭蚊 |
廣西百色農業學校 | 22 | 農村;引種;引種試驗;試驗初報;水稻 |
百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20 | 玉米;右江河谷;農業;鮮食;鮮食玉米 |
地址:廣西南寧市七星路135號廣西農業廳
郵編:530022
主編:甘海燕
我們不是廣西農學報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廣西南寧市七星路135號廣西農業廳,郵編:530022。
廣西農學報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廣西農業農村廳主管,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主辦的一本農業類期刊。國內刊號:45-1133/S,國際刊號:1003-4374。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西南寧市七星路135號廣西農業廳,郵編: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