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江蘇省科委 主辦單位:江蘇省微循環學臨床應用實驗培訓中心;中國微循環學會;錫山市第三人民醫院
《中國微循環》是一本由江蘇省微循環學臨床應用實驗培訓中心;中國微循環學會;錫山市第三人民醫院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93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68。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中國微循環》重點報導國內微循環、血液流變學、血栓性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研究水平,同時報導國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溝通國內外學術聯系與交流。本刊宗旨為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積極扶持中青年科技人員,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提高我國微循環、血液流變學、血栓性疾病的研究水平而努力。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30255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997034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37056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670822)、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N020050678008)、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C2004000649)、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N02004C0043M)、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3992503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37056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670727)。
來稿范圍:1.微循環基礎與臨床研究成果、經驗總結,微血管與微血管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微循環的調控機制,影響微循環內外因子研究,細胞、分子生物學與微循環、器官微循環,各種疾病的微循環,微循環在各類疾病發病與治療中的作用,微循環與各類特殊環境的關系,特殊作業微循環,改善微循環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與地位,治療微循環障礙的新技術、新方法;2.祖國醫藥學與微循環、中醫治療微循環障礙的新技術、新方法、新藥物等的基礎與臨床研究;3.血液流變學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血液流變學療法的臨床理論與應用研究,細胞流變學的實驗與臨床研究,分子生物學和血液流變學、血液流變診斷標準、臨床應用標準的探討以及新理論、新進展、新技術的應用、完善;4.淋巴微循環;5.微循環血液流變學檢測儀器的研制、介紹、檢測標準、新方法的建立和完善;6.微循環、血液流變學診斷標準的探討與臨床應用總結;7.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心、腦、肺、腎等臟器的血栓性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經驗總結;8.有指導意義的專題報告、講座、綜述、特殊個案報告、病例(病理)討論、新書介紹與評論、國內外重大學術活動消息、重要會議紀要;9.改善微循環、血液流變學狀態的新藥研究與臨床應用報告;10.有關微循環、血液流變學、血栓性疾病不同學術觀點的探討;11.其他相關論文。
來稿務必觀點鮮明、字跡清楚。論著、實驗研究、綜述、專題講座一般不超過5000字,短篇報道、個案報告不超過1000字。中文文題不超過20個漢字。為便于雙盲審稿,作者姓名、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請另紙書寫,不寫入正文。作者姓名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并依次列于文題下,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和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為作者,必要時可在正文后列為致謝對象。作者郵編、地址、單位名稱列于第一頁下,多單位作者姓名用括號列于各單位后。
論著、實驗研究請寄原稿一式兩份,必須附中英文結構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語。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對應,并附有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外文摘要在單位地址后列出國名。摘要需標引出3~8個關鍵詞,并在中文摘要下附中圖分類號。請使用最新版美國國立圖書館編輯的《IndexMedicus》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之詞,也可參考我國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漢語主題詞表》。外文需打印。簡化字以國務院辦公廳1986年重新發表的《簡化字總表》為準。醫學名詞以1989年及以后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為準。暫未公布者仍按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寫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獲基金項目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原文第1頁末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多項基金項目可依次列出。
本刊采用三橫線表,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則在這行上面加一條分界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線。照片、圖要有良好的清晰度及對比度。圖中需標注的符號(包括箭頭)請另用紙標上,不要直接寫在照片上。圖和照片不得折疊、出現劃痕,背面應注明圖號、作者、文題、上下方向。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照片與圖均應附簡要說明。計量單位的書寫請參照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統計學符號書寫請按GB35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 | 65 | 血管;細胞;燒傷;高血壓;造影 |
華中科技大學 | 47 | 細胞;心肌;內皮;動脈;蛋白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46 | 細胞;血管;微循環;微血管;心肌 |
第二軍醫大學 | 43 | 細胞;缺血;血管;腦梗;內皮 |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 41 | 動脈;心肌;血管;細胞;冠狀 |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 | 41 | 細胞;血管;動脈;肌細胞;心肌 |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 40 | 微循環;燒傷;高壓電;電燒傷;家兔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 | 38 | 細胞;血管;樹突;樹突狀;樹突狀細胞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 36 | 細胞;血管;內皮;心肌;缺血 |
上海醫科大學 | 34 | 細胞;血管;微循環;內皮;蛋白 |
地址:江蘇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內
郵編:214041
主編:曹克將
我們不是中國微循環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江蘇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內,郵編:214041。
中國微循環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江蘇省科委主管,江蘇省微循環學臨床應用實驗培訓中心;中國微循環學會;錫山市第三人民醫院主辦的一本醫學類期刊。國內刊號:32-1473/R,國際刊號:1007-8568。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蘇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內,郵編:21404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