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是一本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03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1.08。該期刊已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是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和山東中醫藥大學附院主辦的國家級學術期刊。它的創辦,填補了我國中西醫結合系列期刊中的一項空白,為廣大從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事業的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和交流信息的園地。雜志創刊一年來,受到了社會各界人事,特別是廣大醫學工作者的一致好評。本刊讀者對象為廣大醫學影像工作者(主要包括X線、CT、MR、DSA、US等)和中醫、西醫臨床醫師,以及從事影像學與核醫學研究的人員。本刊以中西醫結合影像學臨床與實踐研究為主要內容,重視影像學研究的新進展、新理論及新技術。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山東省中醫藥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基金、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濟南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河南省醫學科技攻關計劃項目。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0CB5305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02768)、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2YD18106)、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基金(98105)、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1208085MH14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3674)、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1HZ11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2CB51850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1CB5052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70668)。
1、《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文章應具備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選題新穎,文辭通順,重點突出,論點明確,數據可靠。
2、《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論著及綜述一般不超過5000字(超出字數將加倍收取版面費)。所有文章均需附關鍵詞3~5個,關鍵詞請使用《醫學文獻索引》中的醫學主題詞。
3、《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論著、短篇論著應按以下格式用中、英文書寫:包括文題、作者單位、關鍵詞及摘要,摘要請按“四要素”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書寫。作者姓名應全部排出,用漢語拼音書寫。中文摘要字數應在300字以內。
4、《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文章均需標注通信作者,并注明通信作者E-mail地址。
5、除專家論壇、綜述等文章外,一律要求提供圖片。圖片要求制作清晰、對比度好,并注明圖序,提供圖說,圖序應與文內引用部位相符。表格請用“三橫線”表。
6、稿件文責自負,但編輯部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258 | 超聲;影像;動脈;影像學;血管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160 | 超聲;成像;影像;磁共振;影像學 |
山東大學 | 104 | 成像;影像;磁共振;腫瘤;磁共振成像 |
山東省立醫院 | 101 | 成像;X線;磁共振;X線計算;X線計算機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83 | 成像;中醫;磁共振;磁共振成像;超聲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 76 |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針刺;影像 |
武漢市第一醫院 | 52 | 成像;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影像;腫瘤 |
四川省骨科醫院 | 52 | 關節;成像;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影像 |
青島大學 | 48 | 腫瘤;乳腺;影像;X線;成像 |
山西醫科大學 | 48 | 腫瘤;成像;CT表現;磁共振;病理 |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6369號
郵編:250014
主編:楊培民(總編)
我們不是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6369號,郵編:250014。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是一本統計源期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辦的一本醫學類期刊。國內刊號:11-4894/R,國際刊號:1672-0512。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6369號,郵編: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