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成都大學 主辦單位: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中國抗生素》是一本由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76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1.24。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中國抗生素雜志》由中國醫藥集團主管,中國醫藥集團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主辦。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1-8689,國內統一刊號CN51-1126/R。創刊于1976年,月刊,是我國目前微生物藥物領域惟一一本專業性學術性期刊。主要報道我國抗生素及具有生理活性的微生物代謝物(微生物藥物)的科研、生產、臨床應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該刊為我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并被國內各數據庫、文獻檢索系統和國外權威檢索機構BiologicalAbstract(BA)、ChemicalAbstract(CA)、InternationalPharmaceuticalAbstract、荷蘭EMBASE/ExcerptaMedica等收載,是我國微生物藥物領域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2ZX09301002-003)、微生物藥物技術創新與新藥創制產學研聯盟(2010ZX09401-403)、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0ZX09401-403)、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2005DKA212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373454)、“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2012ZX09301-002-001-01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29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3662)、四川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02SG022-030)、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9301-007)。
1.文稿可用中文或英文WORD文檔撰寫,A4紙打印。打印稿字體不小于5號,1.5倍行距。來稿需打印文稿和E-mail文檔各一式,兩者應完全一致。
2.論文著作須附作者單位介紹信,并加蓋公章。稿件的保密審查和科研成果的歸屬問題應由作者單位負責。一稿不得兩投。
3.文章已在有關的學術會議上交流、論文所屬課題為某類攻關項目或受有關基金資助(資助文號),請在第一頁下方加腳注說明。
4.論文著作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嚴謹、結構嚴密、層次分明。應該有題目、作者及作者單位、郵編、中文摘要和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
標識碼、正文、致謝、參考文獻,以及英文的題目、作者及作者單位、摘要和關鍵詞。
4.1題目
題目應盡量簡單明了,能概括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5個字。中文和英文題目必須一致。
4.2作者
論文署名不宜過多。每位作者應該是論文學術內容的創始構思或設計者;實驗數據的采集并能給予解釋者;能對編輯部提出的審改意見進行核修者;能在學術界就論文內容進行答辯者。對本文有貢獻的其他人可寫在致謝項中。來稿包括作者排列順序須經全體作者同意。在第一頁下方加腳注說明第一作者的性別、出生年份、學位及職稱、研究方向等情況。
4.3工作單位
注明作者從事工作時的單位、單位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若是國外的工作單位,則應加注國名。單位名稱要寫全名。幾位作者如分屬一個以上單位,應在作者名字的右上角注出1、2,并分別列出對應的單位名稱、城市名和郵政編碼,用“;”號隔開。為便于及時與作者聯系,請提供電話號碼、E-mail等。
4.4摘要
研究性論文的中文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總體不宜超過300字,應著重于創新與發現。應注意中、英文摘要須一致,英文摘要寫在中文摘要之后,正文之前。
4.5關鍵詞
每篇文章需擬關鍵詞3-8個。關鍵詞的確定,應按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和北京圖書館主編的《漢語主題詞表》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于1984年編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上收載的詞匯選人。因兩刊收載的詞匯有限,亦可根據文章自擬關鍵詞,注意不要擬成詞組和句子。中文的關鍵詞與英文的Keywords應一致。
5.正文
論文著作主要應該回答3個問題:為什么做?怎樣做?結果怎樣?要求寫作思路清晰、文章層次分明。層次的劃分一般不宜超過4節。若4節不夠時,可將層次再細劃分。數字編號左起頂格書寫,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字位置再寫標題,另起行寫具體內容;沒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字位置寫具體內容。若內容參照或是依據已公開發表的文獻,請直接列出引用文獻即可,無需重復闡述。討論應該只對本文結果相關的國內、外數據作比較。
6.致謝
對在原則上指導本項研究工作和對工作做過實質性貢獻的人,應進行書面致謝,以示尊重別人的勞動。致謝需經被致謝者許可。
7.參考文獻
應以近年文獻為主;不應忽視國內一些主要刊物近期文獻,按正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在右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只列正式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中學位論文可列人正文并加以注明)。作者應對所引用的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參考文獻中的所有標點符號請使用英文格式。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 421 | 抗生素;活性;抗菌;藥物;腫瘤 |
華東理工大學 | 148 | 發酵;紅霉素;生物合成;鏈霉菌;抗生素 |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 134 | 抗生素;SIPI;制劑;抑制劑;生物合成 |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 124 | 活性;鏈霉菌;純化;制劑;抑制劑 |
重慶醫科大學 | 121 | 沙星;耐藥;抗菌;耐藥性;活性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119 | 耐藥;耐藥性;桿菌;抗菌;藥物 |
成都大學 | 117 | 活性;頭孢;色譜;抗菌;藥物 |
四川大學 | 111 | 頭孢;色譜;抗菌;相色譜;色譜法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111 | 耐藥;抗菌;耐藥性;沙星;體外抗菌 |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 108 | 色譜;相色譜;高效液相;高效液相色譜;液相色譜 |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華冠路168號
郵編:610052
主編:劉昌孝
我們不是中國抗生素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成都市成華區華冠路168號,郵編:610052。
中國抗生素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是由成都大學主管,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主辦的一本醫學類期刊。國內刊號:51-1126/R,國際刊號:1001-8689。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成華區華冠路168號,郵編:6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