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教育》是一本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2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83。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中醫教育》創辦于1982年,是教育部主管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的高級中醫藥教育科學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內外發行,集導向性、學術性、研究性、應用性于一體,全方位服務于中醫藥教育事業。目前,《中醫教育》屬于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統計源期刊,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醫教育》期刊在創辦過程中,經歷了創建、發展、完善提高3個階段。《中醫教育》作為高等中醫藥教育的唯一一本行業性雜志,無論在形式上、內容上、以及作者群和讀者群,都有著中醫行業的特色。
《中醫教育》的作者,有來自全國各類醫學院校的教師及管理人員、關心中醫教育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從事臨床帶教工作的醫務人員、中醫藥院校的研究人員、海外中醫從業人員,以及在校的本科生、碩博研究生。《中醫教育》發表的論文稿源涉及33個地區,100多個院校。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預算內科研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J1103607)、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J5030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S30301)、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2007012)、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專項資金(200729121)、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TS2253)、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規劃項目(B07068)、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J5030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Z10102)、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ADB08098)。
1文題應簡明扼要,突出重點,要能概括文章的主旨,一般不超過20個字,最好不用標點符號和副標題。
2署名按順序寫清楚每位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及所在地郵政編碼并在文末附第一作者的性別、年齡、學位、職稱,是否碩士生、博士生導師,聯系電話,email地址。
3摘要論文超過3000字者,需寫中文摘要200字左右(盡量提供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應敘述完整、清楚、簡明,盡量用短句子并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現在時態敘述作者結論。注意刪繁從簡,第一句避免與題目重復。
4關鍵詞論文均須標注3~8個中文關鍵詞(盡量提供英文關鍵詞)。
5中圖分類號參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執行,也可不做標注。
6文章內容文章立題要有新意,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原則。稿件須加蓋單位公章。資料要真實可信,經得起重復驗證。如系各級科研基金資助的課題文章,請標注課題名稱和編號。論文課題如若獲獎請及時反饋我刊。來稿要求文字準確、通順、精煉,重點突出,層次分開,但不宜過細,只需1,1.1,1.1.1三層。名詞術語規范,標點符號正確。
7圖表圖表要精選,應有自明性。表的內容切忌與插圖及文字表述重復。建議采用三線表。凡能用文字說明者,盡量不用圖和表。
8計量單位嚴格執行GB3100~3102-93規定的量和單位的名稱、符號和書寫規則。量的符號一般為單個拉丁或西臘字母,并一律采用斜體。
9參考文獻按國家標準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中規定采用順序編碼制,只著錄最必要、最新、公開發表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內部文件和資料、二次文獻不宜作參考文獻引用。不論引自期刊或書籍,作者超過3位時須列出前3位作者姓名,每位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后加“,等”。文內于引用處按順序在右上角注明,文后對應列出其出處。
參考文獻例:引用文獻序號作者名.文章名.出處,出版年,卷次(期次):引用起止頁碼
作者收到收稿通知后6個月內未收到錄用通知的稿件可自行處理。作者請自留底稿,本刊概不退稿,切勿一稿兩投。來稿刊出后酌付稿酬,并贈當期雜志2冊。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1139 | 中醫;教學;教育;中醫藥;院校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357 | 教學;中醫;教育;中醫藥;課程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215 | 中醫;教學;教育;中醫藥;課程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148 | 中醫;教育;教學;中醫藥;院校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138 | 中醫;教學;教育;中醫藥;院校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 127 | 中醫;教學;教育;中醫內科;中醫藥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117 | 中醫;教學;中醫藥;教育;院校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99 | 中醫;教學;院校;中醫藥;教育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98 | 中醫;教學;中醫藥;教育;護理 |
甘肅中醫藥大學 | 91 | 教學;中醫;中醫藥;院校;中醫藥院校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
郵編:100029
主編:谷曉紅
我們不是中醫教育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郵編:100029。
中醫教育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的一本醫學類期刊。國內刊號:11-1349/R,國際刊號:1003-305X。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