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 id="gdku2"></u>
      <sub id="gdku2"></sub>

          1. 中醫藥通報
            • 創刊時間2002
            • 影響因子0.85
            • 發行周期雙月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中醫藥通報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廈門市中醫藥學會

            《中醫藥通報》是一本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廈門市中醫藥學會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02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85。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醫學
            出版地區:福建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35-1250/R
            國際刊號:1671-2749
            郵發代號:34-95
            全年訂價:¥22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中醫藥通報雜志介紹

            《中醫藥通報》雜志是在已故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盧嘉錫院士關懷和支持下創辦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創刊。本刊編委會由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吳階平任名譽主編,25名院士中醫名家為學術顧問。我國著名中醫教育家、臨床家、福建中醫學院原副院長、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名譽院長盛國榮教授和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李俊德教授為編委會名譽主任。廈門市中醫藥學會會長、著名中醫專家盧泰坤教授出任主編。近百名國內(包括臺、港、澳)著名中醫藥專家和學者組成了第一屆編委會。《中醫藥通報》雜志是通報中醫藥高層專家研究動態和臨床新進展的大型雜志,是國內唯一的通報類中醫雜志。

            《中醫藥通報》是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系列雜志之一,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中醫藥學術期刊。本刊的辦刊方針和任務是:全面報道我國中醫、中西醫結合、中藥研究在臨床、預防、科研、教學等方面的最新進展、成果和診療經驗,探討中醫藥學術提高的思路和方法,介紹國內外中醫藥研究動態,開展學術爭鳴,反映中醫藥市場現狀與開拓前景,臨床治療新方法及新藥研究開發成果。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鄭州市科技領軍人才培育計劃、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中醫藥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項目。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鄭州市科技領軍人才培育計劃(112PLJRC360)、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1CB505403)、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7132125)、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13210231009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3008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60537)、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0YJA870017)、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201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1CB5054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560188)。

            中醫藥通報雜志征稿要求

            (一)中醫藥通報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中醫藥通報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來稿為沒有公開刊載的作品,作者嚴禁抄襲,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編輯部對來稿有權做文字性和技術性的修改、刪節。若有特殊情況請在稿件附言中注明。

            中醫藥通報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福建中醫藥大學 371 中醫;中醫藥;慢性;辨證;療效
            江西中醫藥大學 202 中醫;META分析;慢性;辨治;辨證
            河南中醫藥大學 157 經方;雜病;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
            北京中醫藥大學 142 中醫;中醫藥;主病;辨體;辨證
            湖北中醫藥大學 127 中醫;金匱;金匱要略;黃帝;黃帝內經
            廣州中醫藥大學 93 傷寒;傷寒論;中醫;《傷寒論》;辨證
            山東中醫藥大學 79 驗案;中醫;舉隅;辨證;中風
            南京中醫藥大學 72 中醫;醫經;辨證;證論治;辨證論治
            湖南中醫藥大學 57 中醫;療效;針灸;針刺;臨床療效
            上海中醫藥大學 56 中醫;中醫藥;國醫;國醫大師;治案

            中醫藥通報雜志文章選集

            • 《黃帝內經》的歷法知識與五運六氣理論(一)——陽歷、陰歷、農歷篇 張登本
            • 沉痛悼念我刊學術顧問、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 本刊編輯部
            • 對《仲景書本與〈內經〉無關》之商榷 羅雄; 劉芳
            • 論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 王付
            • 顏德馨學術思想在婦科中的運用 楊悅婭; 韓天雄
            • 黃利興辨治濕邪所致咳嗽的經驗 徐松濤; 黃利興
            • 梁君昭運用“藏絡結合”法治療眩暈病臨床經驗 姜浩; 李彥; 劉麗梅; 高海紅; 梁君昭(指導)
            • 健脾益腎化瘀利濕法治療腎病綜合征心得體會 周雯姣; 艾一多; 盧愿; 范偉; 吳國慶
            • 預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體會 歐陽曉燕; 高樹彬
            • 覆盆子名字的由來 《中國中醫藥報》
            • 淺談干燥綜合征從脾論治 楊寧
            • 試述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血瘀的相關性 楊云翔
            • 心腎不交論 汪綺石
            • 中泰中醫教育體系的比較探析 黃妙森; 沈佳成; 何其達; 連林宇; 楊宗保
            • 從“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探討足三里穴“既病防變”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蘇育鈴; 萬文蓉

            中醫藥通報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廈門市仙岳路1739號(中國廈門市中醫院院內)

            郵編:361009

            主編:耿學斯

            中醫藥通報
            中醫藥通報雜志

            價格:¥220.00元/1年 雙月刊 郵發代號:34-95

            主辦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廈門市中醫藥學會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廈門市仙岳路1739號(中國廈門市中醫院院內),郵編:361009。

            人妻爽爽免费在线视频_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_中文字幕人妻少妇av_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不卡

              1. <u id="gdku2"></u>
                <sub id="gdku2"></sub>

                    1.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老鸭窝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