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地理學會
《干旱區地理》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地理學會主辦的一本地質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地質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78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1.38。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本刊是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主辦、新疆地理學會協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它的主要任務是反映干旱區地理學太其分支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即:自然地理、全球變化及氣候變化、土壤學研究、水文與水資源,環境變化、景觀生態研究、植被與生態建設、地理信息與遙感技術的應用、動物生態學與動物地理學、區域地理與可持續發展、生態與及其生態系統建設、災害與防治、資源開發與利用、干旱區與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和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干旱區資源環境研究重大科學問題:還刊載干旱區研究成果,研究報道、學術活動、消息和書刊評價等,并反映干旱區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干旱區研究報道;同時還免費刊登有關國際地理學合作研究信息、國際會議通知、英文版新書介紹、地理專業招聘招生啟事等內容?!陡珊祬^地理》的辦刊宗旨:反映干旱區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反映全球氣候變化給我國干旱區帶來的氣候暖濕化、內陸水分循環和水環境、脆弱生態系統的保護與重建、綠洲生態經濟的建設等重大科學問題,以及沙漠改造利用,發展交通等方面科研成果,為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繁榮和發展干旱區地理學提供論壇。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199904350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1999043509)、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19990435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10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0102007)、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19990435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771054)、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06203110002)、中國科學院西部行動計劃項目(KZCX2-XB2-0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9CB825105)。
1撰稿人的文章應區反映地理學及干旱區資源環境研究重大科學問題,主題鮮明,論據充分,觀測、實驗、統計數據應包括新近的。論文以不超出8000字為宜,其它形式應更為簡練。
2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的(250字左右),應具有摘要正文對文章的方法、結果、某些關鍵數據及論文的主要創新點,進行詳盡說明。英文摘要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譯名、摘要正文(相當于中文500字)、關鍵詞。
3關鍵詞關鍵詞的提取要以利于計算機文獻檢索為原則,主要從文章的題目中選取關鍵的詞,-般選取3--5個,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
4正文一般包括研究目的、實驗方法、資料與數據的分析與討論,以及結論。如不能導出結論,可進行必要的討論。
5插圖插圖一般不宜超過5幅。插圖必須用計算機繪制,大小要適宜,請用Excel、Photoshop、COrelDRAW等軟件進行處理,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必須清晰準確,凡涉及國界的圖件。須繪在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上。半欄圖不超過80mm,通欄圖不超過155mm,圖件中的文字不小于6號字或8榜字。
6附表己用曲線圖示或文字敘述的數據不再列表。表格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加輔線),每表應有序號和表名,中、英文對照一并置于表上方。
7參考文獻應在論文中注意引用近2-3年的主要相關文獻。一般需列出正文中引用的公開出版的文獻,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碼(在引用處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對文中注釋或未正式發表的文獻可作為腳注處理,用數字加圓圈標注。引用文獻資料和數據要認真核實,注明出處。文獻作者一般只列前三名,中用“,”隔開,三人以上后加“,等”或“,etai”。英文文獻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P.Ejam的文獻著錄為JEmesPE。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 | 830 | 生態;土壤;干旱;干旱區;塔里木河 |
中國科學院 | 790 | 干旱;氣候;土壤;流域;干旱區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233 | 土壤;植被;氣候;干旱;干旱區 |
蘭州大學 | 204 | 氣候;氣候變化;干旱;流域;盆地 |
新疆大學 | 204 | 土壤;生態;綠洲;干旱;干旱區 |
西北師范大學 | 183 | 城市;流域;冰川;河流域;氣候 |
陜西師范大學 | 143 | 黃土高原;土壤;生態;全新世;氣候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128 | 干旱;干旱區;遙感;土壤;古爾班通古特 |
新疆農業大學 | 125 | 土壤;生態;塔里木河;植物;流域 |
北京師范大學 | 114 | 土壤;生態;降水;干旱;植被 |
地址:烏魯木齊市北京南路818號生地所45號樓
郵編:830011
主編:陳曦
我們不是干旱區地理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烏魯木齊市北京南路818號生地所45號樓,郵編:830011。
干旱區地理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地理學會主辦的一本地質類期刊。國內刊號:65-1103/X,國際刊號:1000-6060。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烏魯木齊市北京南路818號生地所45號樓,郵編:830011。